谈谈群体意识


人在社会生活中,不但不能离开群体而生存,而且应当积极地为群体的发展与和谐而献身。什么是群体意识?它主要是指在一个共同体生活中的人所应有的维护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意识。家庭、学校、企业、机关等都可以说是一个群体。群体有大小、层次高低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原则就是小群体应当服从大群体,下级的群体应当服从上级的群体。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是一个最高的群体。国家的利益、国家的尊严、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是群体意识的最高体现。群体意识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个人同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不要以个人的私利来妨害群体的利益,要发扬协作的精神,要自觉地维护群体的利益。一个有道德的人,总是为群体着想,为群体的尊严和荣誉而奋斗。一个人从小在家庭中,有父母的生育和教养;在学校中,有学校的关心和教育;到了社会上,有社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这样才能够成长和发展。如果没有群体的关心和教育,一个人就不可能在社会中生存,更不用说发展和成长。个人的努力固然也有重要的作用,但任何个人,一旦脱离了社会,背离了集体,就必然一事无成。一个只知道关心自己而不知道为集体献身的人,迟早总是要被社会所抛弃的。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的国家中,许多重大的项目、重要的事业,都是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的。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整体,是不可能做出重大的成绩的。群体意识或者说集体意识,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而且是整个一生都要不断加以发展和提高的。在当前,群体意识有利于更好地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