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行动-上海女人老“灵”吗?


上海女人老“灵”吗?    

 

如果没有在上海生活七年多,无论如何是没办法如此提笔谈论上海女人的,尽管我早就大剌剌地总结过《我爱上海牌男人》一书,但比起顶着全国其他地区男人的口诛笔伐,终究表扬上海男人要轻松过评述上海女人!

 

而此处“老‘灵’”(上海人形容“很好的”的俚俗说法)这个文字游戏是我独创的,除了显示上海语言味儿之外,那个“灵”字我就着眼在“灵性”,那可不管是长得灵光或精明干练,怎么看她们硬是缺了些灵气,或者说不少上海女人丢失了女性特质,往往得意于“强势”,同时又运用了“作”的手段,如果没有上海男人相应的修养,一般上海女人的亲密关系品质其实是挺让人捏把冷汗的。

 

我敢冒大不韪点名上海女人可是有谱的。包括在国内或国际,黄浦江边的一颗东方明珠它极具指标性,尤其上海性别文化发展趋势,一如它引领时尚当仁不让,演示着未来的两性关系走向,亦即女性走强、男性走弱。但难不成就要应证我2003年即提出的一个概念:上海是“类母系社会”?那是对父权的反扑?抑或人类文明规律?还是有更好的性别关系模式可作为典范?

 

无论哪一种,我都更愿意看见是女人灵性当道,回归“大地之母”的角色,从珍爱生命到为众生谋福利,把柔媚内化为灵性气质,定静优雅,充满慈悲心,自然看懂男人世界的权谋、竞争,只会带来难以挽回的地球灾难,另方面,也不会张牙舞爪地压迫男人物质服务到位,或得听命于她,一不顺遂就撒泼。

 

过去在许多演讲场合或媒体受访时,我总是把所见所闻所感于上海女人的实说,开始还有点忐忑,毕竟我非土生土长的,理应逊让三分,但发现受众对方完全能心领神会或俯首承认我所说的。在此,我毫无得意之情,反而不免有些怅然,心想她们如此外型亮丽和处在优越的性别环境条件下,这群女性如果能修养身心气质,拾回中国女性温婉、灵巧、慈悲的美德,加上见多识广与处事魄力,该是多么有力道,且充满个人魅力的群体啊!

 

我常提醒道: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女人的世纪,是心灵的世纪,三者皆无悬念,几个关键词串接起来就是“中国女性心灵”,而上海又活跃在国际风尚文化舞台上,“男女”则是永不褪色的话题,假使上海女人在津津于上海滩风情时,也重视内修灵性,刚柔有度,进退得体,那才真正是个“老‘灵’”的女人呵!

 

至于如何内化气质,最好跟能够安静下来的朋友多亲近,谈谈心,或者参加些人文活动,多看些西方电影,观其角色间的言行举止与人际关系,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镜的地方?回过头来再省思我们生活周遭是否闲话、噪音都挺多的?多少琐碎的事被放大到相互内耗?也听听自己的嗓音会否刺耳?有没有咄咄逼人?随手拉纸的动作是否尽显粗暴?当内在灵性具足,外显的行止就必然细致跟善体人意了啊!

 

我相信当上海女人具备内外气质和谐后,其魅力将锐不可挡,尤其与上海男人这个性别角色弹性较佳的伴侣间,必然是相辅相成的绝配,并足可为和谐典范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