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有失水准
丁启阵
今年全国语文卷一作文是一道材料题。
材料中说,小兔子被迫学游泳,很苦恼。我估计,考生要比小兔子更苦恼。
理由如下:
一、童话体材料,高中生读后有被拉回小学语文课堂的感觉,因而产生轻敌(题)心理,写作时容易于不知不觉之间使用“装嫩”腔调,写出来的作文难免幼稚肤浅,很难得到理想的成绩;
二、材料内容杂乱无章,会令考生无所适从。材料本身的意思,相当混乱。我读了好几遍,都没有读明白,材料作者所要表达的,究竟是关于逃生训练方法,关于什么技能更加重要,关于成功的奥秘,还是关于认识的难以统一,无法捉摸。另外,小兔子之外,还有小狗、小龟、小松鼠,主角是谁并不清楚,乱七八糟的一点儿都不精炼。我认为,材料本身根本就是一篇不知所云的蹩脚文字——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的大手笔!
三、“选准角度”、“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要求,强人所难。即使是一篇有条理、内容明确的材料,也可以有多种理解,见仁见智是很正常的事情。命题者的所理解的“角度”、“含意”就未必准确,未必人人认同。这样的要求除了束缚考生文思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好处。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云云,纯属废话,删之何妨?
不客气的说,看了这道作文题,我对有关命题专家的语言修养、文章鉴赏能力和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怀疑。
附:2009年全国语文卷一·作文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