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
29日晚,重庆巫山县公布对文科状元何川洋民族造假的处理意见,决定对原县民宗局局长万民强,县招办主任何业大(何父)作出免职处理。同时,对县委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卢玲琼(何母)予以停职反省。何川洋已与北大签订预录取协议,但充满变数。卢玲琼称,这事错在父母,不要株连孩子。香港大学28日下午打来了电话,邀请何川洋前往该校读书,称将不受内地录取之限制。(6月30日《成都商报》)
港大向何川洋伸来橄榄枝,这话是卢玲琼说的,现在我们尚无法确认其真实性。在自己的儿子因父母之错遭受致命一击时,当然会后悔难过的,出于本能地想保住孩子能被北大录取的资格,父母都会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以求公众原谅。但现在追悔已经“莫及”了,在2006年,在县招办工作的何业大找到万民强,请他帮改何川洋民族成分时,何业大和卢玲琼想到过会有今天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许许多多的好法规、好政策,就是这些靠权钱去捎尖脑袋的“钻营者”给践踏了的。
“状元郎”的父母一次次说,自己的孩子没有责任,挠了何川洋吧。的确,何川洋看起来似乎是有些倒霉,是因为他太能考了,竟考了一个市文科状元,要是他和重庆的另外30名同样民族身份造假者一样,考个不被媒体特别聚焦的非状元的较好成绩,没人关注的话,这个“坎”他不就一跃而过了吗?拿之前的重庆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汤平之女汤蕤蔓民族造假事件来说,不就一阵风后没了下文了吗?迹象表明,汤平头上的乌纱帽还掉不了,汤蕤蔓的录取资格可能还保留着。
当前社会公平秩序已被一些人撕扯得够惊人了,若今天放他们一马,必然是对百姓子弟之不敬,它伤及社会公平肌体。31名身份造假的学生,从他们知道自己的假身份起,便一直默认着这种“起点不公”,这种许可就是一种显现的失范与失德行为。卢玲琼称何川洋3岁就开始看四大名著,5岁便读书,我认为这说明不了啥,现在,公众的关注点已不再是成绩问题,而是公权的监守自盗带来的逆向摧毁作用。实际上,一名这么爱看书的文科生,自2006年起便默许 “汉改土”的身份,这恰恰反映了何川洋考试能力与人格品质之间已经开始脱节。一个连小学生都知道的民族成分,难道知识面较广的文科状元会不知道?
我注意到,这两天港大在大陆面试招生的题目,可谓是道道关注现实命题,几乎都与个人素养与人格魅力关联。比如,“迈克尔·杰克逊该不该整容”、“婚前同居好不好”、“甲流感暴发,我们该做什么”,从到大陆开始录取学生的这10年间,港大一直看重学生的品学兼优。难道港大为了扯人眼球,“掐”更多的尖,真的要来趟“状元郎身份造假”这浑水?果真如此,港大失去的可能不仅是自身的良好形象,而让更多报考港大的考生为之失去尊严。当然,最终这可能只是卢玲琼说的一句假话。
港大果真欲录取身份造假的“状元郎”?
评论
2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