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将近四年的班主任生涯的打拼,我想从一下四个方面谈谈班主任工作:
一.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作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2008年重新修订颁发为六条:即,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新的《规范》这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贯穿这六条当中的核心和灵魂就是“爱”与“责任”。具备良好的“师德”,是做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职业和班主任岗位的本质要求。
二.班主任工作常规
在讲班主任工作常规之前,首先明确一下“班级”的概念和对班主任的定位。
“班级”是学校按照一定的人数规模、一定的目标任务、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学生集体。
“班主任”是学校委派到班级这个学生集体、这个基层组织的直接领导人,负责对班级实施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关爱学生的全面成长。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常规性工作: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主任在组织和培养集体过程中,主要应该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设计制定班级的集体奋斗目标,实行目标管理;二是构建班级活动体系,组织开展健康、适宜、经常、有序的班级活动;三是确定班级角色;四是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提高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
(3)做好班级生活指导
班级生活指导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进行生活的基本教育与指导,教育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质;二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指导。主要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班集体学习氛围的营造、人文精神的培养;三是对学生进行升学和就业奇偶碍于和指导;四是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与指导。
(4)协调好班内外教育力量
主要协调三种关系: 一是协调班集体内的各种关系;二是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三是协调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主要是与家长的关系。
三.我们学生(职业中专)的特点
关于我们的学生状况和特点,我们的一个基本认识就是:年龄小、基础差、教育管理的难度大。同真正完成初中学业的合格毕业生相比,在好多方面都存在着差距,最主要的有这么五点:
一是认知能力低,学习基础差;
二是个性发展偏执,心理素质差;
三是意志薄弱,耐挫力差;
四是情感淡漠,责任感差;
五是自控能力低,遵规守纪差。
以上我讲到的这些“差”并非全盘否定我们的学生,可以肯定的说,学生的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向上的、进步的。讲这些“差”的问题,目的是为了了解和研究学生,充分认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使我们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富有针对性,增强主动性。
四.学校的工作节点和相应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的工作节点,实际上是阶段性的中心工作。我们的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在两个学年里,主要有四个大阶段的工作节点:
1.入学报到和军训阶段;
2.正式上课,实施教学阶段;
3.升大专与留读中专的“分流”阶段;
4.中专继续开课与就业安置阶段。
另外,还有一些小的工作节点,也是十分重要的节点,如寒、暑假、清明、“五一”、“十一”、中秋,元旦等节假日。
(仅此一点拙见,望大家海涵,有不当之处望多加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