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名远扬——黎阳访谈 直播节目


  

  美名远扬——黎阳访谈 直播节



  

                 Flash:美名远扬——黎阳专访   

 

      节目访谈主要片断

  

  

              川籍美女作家黎阳做客华网在线

 

导语:

 

  

   

   黎阳,著名新生代女作家、演讲家。籍贯四川德阳,研究生,大学客座教授。曾在大型国企从事共青团工作,担任过刊物主编,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企业文化运营总监,文化公司总经理等职。自幼酷爱文学,擅长演讲,多次在国内各类文学大赛中获奖。著有散文集《激情人生》、诗集《朝阳集》、中篇小说《永远的守候》,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编译作品《处世手册》、《绝妙口才》(作为公务员培训教材),《秋的怀念》(梁实秋、韩菁清纯美爱恋真情纪事)等。代表作《何处是归程》被列入“畅想2003提高个人修养的十本好书”之中,亦被选为大学当代文学必必读书目。散文《激情人生》入选高中语文课本。

致力于口才学和成功学培训,在全国多所大中专院校进行了以文化、社会、人生为主题的巡回演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评论界誉为独特的黎阳现象。创办个人网站黎阳心语文室,致力于优秀中国文化的传播。内容丰富,已与海内外很多知名文学、传媒、学术网站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黎阳以其为人阳光和作品阳光被大众广泛誉为“阳光女作家”,其演讲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发人深思,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让东学西渐,向世界传播优秀中国文化”是她不变的梦想;“做公共知识分子,文化传播者”是她积极倡导的理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阳光才女,这就是黎阳。

 

 

 

  

 

 

 

 

 

 

 

 


  

扬名,是传播名声,名声传扬,名人、名家、名景、名物;美人、美事、美情、美食,发现美好,展示美好。让我们一起(让我们一起)美名远扬,美名远扬……

 

 

她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她是美丽的演讲家,她是率真率直、任情任性的奇情才女。美名远扬与您共同走进阳光才女黎阳。

  

主持人(美扬、林波)今天请进我们的嘉宾:被大众广泛称之为“阳光女作家”、新生代女作家、奇情才女、美丽的演讲家黎阳……

黎阳老师,在上你的节目之前,特意在网上GOOGLE了一下,你知道你的名字在网上有多少个查询结果吗?我那天看了一下,好像有11万多的搜索结果出来……我从黎阳的介绍中,感到她挺博古通今。包括地名,三国时期的地名都如数家珍。从名字上来看,就能感受到黎老师性格上的一些特点。黎阳,黎明的阳光,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指引。而且非常的率直,我们黎老师被称作“阳光女作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原因。

黎阳:我想是吧。因为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开朗,又比较健谈,可能同我以前长期从事共青团的工作有关。一天同人打交道,那就是“说”;然后要做杂志,就是“写”。

主持人:这样一说一写,就把自己人生中的一些感悟,形成了文字,出版了很多作品。

刚才说到你的散文,《激情人生》入选高中语文课本。在我的感觉中,能入选语文课本的应当是茅盾、鲁迅这类文坛大家。你觉得你的散文能入选高中语文课本,靠的是什么,凭的是什么呢?

 

黎阳:当我看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系统的人都在学习这篇文章,而且把它作为左右铭,我真的非常感动,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人生,是一个存在的过程。

人生,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人生就是在这理想与现实中辗转,在这入世与出世中徘徊,在这有缘与无缘间飘泊。活着的时候因为精神的富足才具有生命,逝去了之后灵魂的永驻才能延续生命。

这篇文章是我在东电共青团工作时写的。多年以后,我看到自己写的这篇文章,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或许以前我有的只是青春的激情、理想主义的痴迷、唯美主义的情怀和一点自以为是的才情,除此之外,我觉得我没有什么,人生经历真是少之又少。诚如我自己所言:我是一个没有真正谈过感情的人去写的“爱情小说”——《何处是归程》,一个写完了小说再去体味社会人生的我。这几年来,所见所感难以尽述……

    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我尝尽人情淡薄。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有段时间不敢面对自己曾经的文字,不敢上自己的网站,我甚至于觉得我怎么当初会写下这样的文章。因为你可以发觉,我以前是非常唯美的,也就是说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完全一切都是美好的。

我写的小说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写的是知识分子心灵的蜕变史,但是我没想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依然让我感觉到是如此的巨大,所以我说有段时间我不敢去上自己的网站,不敢面对自己曾经的文字。可是今天我明白什么道理呢,这就是我今天一定要说的:也许人生本没有归程,一切只是过程。现在我可以欣然地去面对给我人生带来重大变化的人和事,因为那一切是必然的,是注定的。即使上天再给我一次生命,我也将如此面对,欣然重活。因此,我还是要说,人生要有激情常相伴,也要有理想常相伴!

 

 

她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她是美丽的演讲家,她是率真率直、任情任性的奇情才女。美名远扬与您共同走进阳光才女黎阳。

 

 

 

主持人:我们今天请到的这位嘉宾她从3岁就通过了识字关,而且能够背诵百余首古诗词,25岁的时候就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她的处女作,就是我们在节目的前半段黎阳老师屡次同我们谈到的《何处是归程》。黎阳老师,我听说你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晃着脑袋在大人面前背这些古诗……

黎阳: 我一定要感谢我的母亲。以前有人在书评中曾说,“黎阳和她的小说是一位母亲的杰作”。我今天这一切都得益于母亲对我的熏陶。母亲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我小的时候,她就教我背唐诗宋词。我父亲希望我在理工科方面有所发展,叫我每天一道数学题。我每日一诗坚持了下来,可每日一题怎么也没坚持下来。

 

主持人:这本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被评论界认为是一部唯美主义的诗化小说,列入了“畅想2003提高个人修养的十本好书”之中,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选入大学当代文学必读的书目。这本书发表的时候你才25岁……

黎阳:爱与欲,情与义,梦想与现实,前程与去路一曲在无奈现实中挣扎与浮沉的人性悲歌,一部现代知识分子心灵的蜕变史。那时的我只是很肤浅地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学校出来到社会上再到工作岗位上,你会发觉,你所设想的美好东西,在现实面前是不堪一击,如同昨日黄花,就这样消失了,不留痕迹。我出生于70年代末,我出生的时候,旧的思想价值体系被打破了,新的思想价值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我今天认为是对的东西,明天也许是错误的。我今天认为是错误的,明天看来又是那么的正常。我感觉自己就像海明威笔下的“the lost generation”,迷惘一代。因此我就想把我这迷惘之心表述出来,希望用迷惘之心写出史书一部,当然这只是我的理想。我想让大家知道象我这样的人的理想、精神和追求,象我这样的人的唯美主义情怀。你知道,与我同龄当时有很多的美女作家,象卫慧,她的《上海宝贝》等等。她们所写的很多东西,今天看来我不作任何评价。因为我觉得“文学即人学”,真的,一切反映人类生存方式的作品,我们都应该允许它的存在,不能一棍子打死。我只是想说,我同她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我看到她们很多人写的东西,我觉得我不是这样生活的,我周围大多的朋友、同学都不是这样生活的,哪里象琼瑶笔下一天都是谈情说爱、花前月下,我觉得我是除了怀着理想与壮志,还被工作的重压包围着,我周围的同学都也是这样生活的,80%的人都是这样生活的,所以我很不明白,也很不理解。我当时只是想把很多东西表达出来,如此而已。

所以还是那句话,“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才是文学的原动力。文学永远是我的兴趣,但我不会把它做为我的职业。这就是我一向提倡的公共知识分子,就是你不一定从事文化行业,但你具有人文关怀。我在给高校、公务员,包括现在给企业做培训时,我都说,我们需要的是公共知识分子,因为在座的不可能都是文学家或从事文学这个行业,更多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具有人文关怀。

    这里我就提到我们中国古代的文人,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是公共知识分子,很少纯文人。他们首先是官员,然后才是诗人;首先是政治家,然后才是文学家,出现了一种现象:官是越贬越小,文章是越写越好,这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特有的“贬官文化”……

    社会现在更多需要的是公共知识分子。

 

 

主持人: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你的这部《何处是归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黎阳: 我可以这样讲,如果仅从故事情节来说,我现在写的小说一定要比《何处是归程》精彩很多倍,但我现在写不出这样的小说。它是特定时代、特定年龄、特定状态的真实观照,定格于此,不可复制与再生。当时的那种心境,那种情况,我现在是无法企及的。所以一旦你有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的时候,你就一定要把它表达出来,不管你在做什么。即便这个时候是原生态的、粗糙的,但它却是以情贯注的,是真实感人的。而且我相信“何处是归程”这个本身带有哲学命题意味的问询早已远远超出了文本本身。为什么呢?“何处是归程”不只是对我个人,也是对家庭、对社会乃至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一种拷问。人,不管你是哲学家还是平常人,都要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不同的是哲学家思考的多一点,自己一生十分之七都在思考我为什么活,人为什么活;平常人是十分之九都在思考我怎么活得好,十分之一来思考我为什么活。但无论如何,大家都要问:何处是归程。

我现在已经想通了一点,正如我在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座谈会上的发言,“几年来的经历使我终于觉得我不再迷惘”。你可以看到,我的《何处是归程》是一本没有结尾的小说。为什么没有结尾呢?因为我也迷惘,我不知道给他们什么样的结果,我自己就是带着问号的。

当你对很多东西没有答案的时候,你自然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大家。

那么今天我要说:也许人生本没有归程,一切只是过程。我将会欣然面对给我人生带来重大变化的人和事。我感觉我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心态平和,所以我说要以儒家的精进之心对待自己的学业和事业,积极入世;以道家的道法自然对待自己的个人荣辱,淡然出世,是我所追求的人生观和人生境界。

 

 

 

她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她是美丽的演讲家,她是率真率直、任情任性的奇情才女。美名远扬与您共同走进阳光才女黎阳。

 

 

 

 

 

主持人:黎阳,我们在直播间里坐了二十分钟了,我从你的语速中感到你的语速很快,而且非常有力……你是喜欢作演讲或者和别人辩论吗?

黎阳:我喜欢演讲,但我现在比较少辩论,就像我的《绝妙口才》所说的,我觉得很多东西只需要表达,而尽量减少同别人辩论的习惯,这种习惯并不好。今天我的说话比平常还要加速了一些,因为我觉得半个小时的时间太少了,我想同大家分享的东西太多了。

主持人:其实,你很擅于演讲,经常在讲台上对着上万人。同时我在网上了解到,你不但到大学的讲台,也到中学的教室里,还给公务员进行口才的培训,演讲非常精彩……一开始进场的时候,你才开始说5 分钟的时候,下面的学生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黎阳:因为我年龄比他们大不了多少,一开始大家肯定是惊讶,或者不信服等等诸多的表情。我今天同朋友谈到,我母亲同我讲,”你上去说话,完全可以忽略下面的存在,你当做下面不存在”。我说怎么可能呢,我从第一次上台,就喜欢看着下面,喜欢看着下面眼神的交流和反馈。这种反馈的信息不会对我造成任何紧张,反而觉得能很好的调整我的语速,我的表达等等。也许人越多,越能调动我的激情。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很多东西让我坐在那里写是写不出来,可我坐在台上一看到人,我的心里就非常激动,自然就觉得如有神助,就表达出来了。很多东西是表达出来再写出来的,那篇浅谈玄幻小说(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座谈会上的发言——《浅谈当前国内玄幻小说的现状与发展》),很多人说你怎么写那么好。我告诉他们我其实是讲出来然后录下来我把它整理的。

    也许台上那种特定环境和氛围是很难以模仿和复制的,下来是找不到此种感觉的。在台上发言时,很有激情,注意力高度集中,许多平常意想不到的词藻语句会突然闪现,自己都感觉是妙语连珠……

    罗宾生说“一切恐惧皆衍生于无知与不确定”。第一,你无知,你无知你当然不知上去讲什么了。所以说当你胸有成竹的时候,你自然洋洋洒洒,语出惊人。前提是你胸有成竹。第二,你不确定。你为什么害怕,你就是怕讲了之后,你自己讲得不好,讲得结结巴巴,大家笑你等等,脸上过不去。这个问题就更好克服了。从这点上来说,我很欣赏李阳的“enjoy loseing your face”,热爱丢脸。无所谓了,笑就笑吧,你上去讲也并不会比我讲得好多少,我能上去讲已经是一种很可嘉的行径了。你觉得呢?

 

主持人: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黎阳老师的演讲会吸引那么多的听众。就是黎阳老师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还有非常夸张的形体语言、身体语言……对黎阳老师的评价是“奇情才女”……

黎阳:在我的身上,他发现儒家的那种精进精神,或者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等同道家的“道法自然”等本身很矛盾的东西在我身上和谐地统一。我告诉他,这一点都不矛盾。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是立体的、多面的,只是这样东西占主流,那样东西占少一点,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特别矛盾的东西组合,而我自己也知道,我是由两种相对比较极端的东西很好地组合在一起。其实我自己想来,这没什么,凡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你会发觉都有这个倾向。所不同的以前多是儒家士大夫,现在是小女子而已,如此而已。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黎阳老师你的爱好还是非常的广泛,这也应当算是奇情的一种吧?

 

 

黎阳:这一点我的很多朋友都想不通。我想这还是得益于我的共青团工作吧。写作只是我的兴趣。很多东西难于或者不能诉诸于口,就将其诉诸于笔。我觉得是对我人生的总结,是一段记忆永久的保存,定格于此,不可复制。这是我对此的理解,写作使生命的重量不会被轻轻抹去,因此我会写作。很多朋友都很惊讶,我怎么唱歌、下棋、打球、玩牌等等什么都会,而且每样都玩得很好,问我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我会告诉他们我真的没花什么时间,大家同样在学,我一会就会了,而且我记得住。

主持人:触类旁通嘛!就像你小的时候,我在网上查到的,母亲经常给你讲故事。你为了听新的故事,你前一天就必须把故事烂熟于心,讲给其它的一些朋友,学得很快。

黎阳:所以我很感谢我的母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母亲。你想想,她这样的规定下来,先是一种强制,或是不愿意,最后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所以说什么都是一种习惯。我的记忆力非常强,我知道,对很多东西一下就能记住,但从来都不像古诗词这样,我只需要看一遍就记得住,而且这辈子都不会忘。我只对这个,前提申明,只对古典诗词,具有这样的记忆能力,别的我还达不到。

  

 

主持人:(美扬)我们知道你唱歌唱得非常好,能现在给我们唱两句吗?

(林波)你这样吧,才女嘛,出道题考考你。先给听众朋友们说下,事先没有同黎阳沟通过。

黎阳:我心里好大的压力,今天一定要重申,我是直接先到直播间来,不知道他们要问我什么。我是今天中午才赶回来,坐在这里,一片茫然。

主持人:用散文的体裁,把今天进直播间的一些感受写出来。

黎阳:首先说我是阳光才女,我进来时,发觉两张更加阳光的脸,那就是这两位主持人,我都没想到……进了演播间,我真的想说点感受,第一个是新闻的严谨性,在这里完全能体现出来,还有就是诗意的流动性。我们三人在这里交谈,非常愉快。我们感觉半个小时都不够,我们很想表达更多的东西,所以语速不经意间自然加快了。其实我们三个都很年轻,我们都很阳光,本质上我们都是浪漫的,尽管我对你们俩没有深入地了解。可是我从你们的眼神中已经看出来,就像说诗意地存在永远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

 

 

 

主持人:谢谢黎阳老师,在节目的最后,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黎阳: 我希望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Spread the Chinese culture throughout the world………

    我希望能对家乡做点贡献。我走到哪里,或者别人报道我时,我都一定要写四川德阳,如果还可能的话,我还想再写上东电。我真的很感谢,因为是家乡的这片土、这方水才养育了我。我带着朋友,前几天到这里,我对他们说,“你们看一看吧,这就是曾经养育过我,我工作、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我真的很热爱这片土地。我也希望通过这个节目,不是扬名我个人,而是真正把德阳传播出去。

 

主持人:短短半个小时,我们今天和听众朋友共同走进美女作家、奇情才女,来了解黎阳老师她的人生、作品、经历还有她的一些人生感悟。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感谢黎阳老师今天能够作客我们的直播间,能够带给我们这么快乐的半个小时。时间过得非常快,最后一句话还是让黎阳老师来总结吧。    

黎阳:我希望有更多的公共知识分子。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都需要具有人文关怀,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是我想表达的。

 

 

相关报道

 

千龙网: 美名远扬——“阳光女作家”黎阳访谈实录

 

海南网: 川籍美女作家黎阳做客华网在线

华文在线 :  川籍美女作家黎阳做客华网在线

中金在线   美名远扬——“阳光女作家”黎阳访谈实录

 

文化中国:    川籍美女作家黎阳做客华网在线

 

《市场导报》:  川籍美女作家黎阳做客华网在线

 

《中国供应商》:川籍美女作家黎阳做客华网在线

中国广播网:[人物访谈]黎阳: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阳光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