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国同仁给我一篇中文的楼继伟在3月21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 年会”上的演讲稿,问我有何看法?我细读楼先生的大作,但不敢恭维许多,不妨大家分析探讨一下,也许能给中国投资公司多献点策略。
楼先生认为:当前国际经济面临“L”型衰退,是因为(1)2007年经济周期性高峰期后回落;(2)国际经济结构的不可持续,包括西方过度销费和东方过度储蓄;(3)国际货币过度依赖美元不可持续。三个问题都交织在一起,所以造成“L”形的衰退。是系统性风险爆发,仅有G4主权债券和黄金等短期壁险产品在上涨。我认为三个问题只不过是其中很多因素的一部分,并非那么简单。经济周期性是可预测的,西方过度消费也有中国因素在其中,如果不是中国牺牲资源并提供低价物品,大力支持出口,还有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美国人早就没钱买了,另一方面,东方过度储蓄,为什么?因为他们还没有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实中国人也过度消费在教育,房子和医疗服务。如果让老百姓的收入和支出和美国一样比例,我相信东方也会消费的,如美国人工作6个月薪水可买一辆新车,工作6年薪水可以买幢房子。国际货币不完全是依赖美元,还有欧元,日元,那么中国为何就愿意投资美元,甚至不愿意让美元进入中国市场,又不能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楼先生是否认为中国过度购买大量的美国主权债券(美国国债)是明举之作,难道黄金投资不是较长期的壁险工具,比投资美元更合适吗?中国投资公司对外投资是否有过度投资在金融产业上,就不能分散投资在各种实体行业公司上吗?如果中国投资公司不能帮助中国自己企业走向世界,中国公司何时才能靠国外的投资公司投资成为世界500强的公司,而这些国外的投资公司却是中国提供的资金,中国投资公司就不能直接投资中国公司走向海外吗?
楼先生提出了未来全球金融发展面临十大趋势,但是他应该说明如何去应付这些趋势。银行要转向传统经营模式,中国各银行却是靠收取各种手续费,而不是靠利息差盈利,银行资金进入风险相当高的房地产业,对中小企业却兴趣不大,中国的银行做项目如同是海外的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和融资混在一起,股权和债权也不清,让人心惊胆战。去杠杆作用可以减少风险,可是中国股市上不能卖空买回,却可以先上股标期权证买卖,还没学走路就要学飞行,难道高级管理层不知道后者风险更大吗?中国还需要更好地掌握风险管理的水平。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短期内是损失较大,但是如果管理较好的公司和个人,只要基本经济复苏,回报率还是可以提高的,今年中国基金表现不是较好吗?投资需要长期性,短期风险还是很高的。楼还认为投资者与外部管理人利益分配方式将发生变化。比如管理人收取2%的管理费,并获得20%的超额利润分成,这种模式将可能不被市场接受。特别是像中投这样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就不会接受这种模式。我认为楼先生不象很内行,就不能降低管理费(如0.5%),增加利益分配率(如22%超额利润分成),总比大笔一次性直接投资黑石集团损失惨重好些。对那些过度虚拟化的、已经看不到与实体经济有关系的产品,我们是不会去碰的。这可以理解,但是中国投资公司又有何实体经济投资,还不是通过黑石集团,摩根投资银行再到实业,难道不应该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才吗。更加重视抵押品的作用和尽职调查的价值是对的,可是投资公司就如同银行一样了,如何评估抵押品,技术创新和管理团队等无形资产能成为抵押品吗,难怪中国项目是以房地产为主体,就没有风险吗?楼先生对石油价格的预测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经济复苏,其实市场上对石油需求更大,一下子还很难使石油价格下降,除非新能源能够替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这还需要再有1-2个经济循环周期,石油价格重新回到每桶100美元不是不可能的,否则中国也不需要大量海外收购石油资源。楼先生说简单地将会计方法恢复为“成本法”也不见得是好的,问题是中国如果连简单的会计方法还不完善,许多公司帐目并非很公开可以经得起推敲,如何建立新的“成本法”,就象人民币不能成为国际上自由兑换的主权货币,还要谈建立非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有点牵强吧,如果人民币能成为自由兑换国际货币,说不定能成为和美元地位一样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更有说服力,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如美国完善,不能简单地把美国401K计划和金融危机后的损失加载在社会安全体系,美国还有其他固定保障的退休基金,401K计划也在调整,投资回报率也会因经济复苏而增加,今年上半年大部分401K计划已有高于20%回报率,已经减少了去年的损失,如果再过2-3年,也还是有可能获得不错的回报,需要分时投资,如果现在因为害怕金融危机不再继续投资,那就失去很好的机会,这也是中国投资公司需要看到的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至于楼先生说国际组织和一些奉为金科玉律的政策的公信力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合理性将受到质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中国也会经常被指责,也没有必要太在意,关键在于自己认为可行就好,中国没有必要说明别人不行来证明自己最好,倒是可以了解为何国际组织的公信力和合理性会出问题,来加强自己的弱处,检讨一下自己的公信力和合理性。
中国投资公司需要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听一听别人的意见,根据更多的数据和战略分析,把投资方案的决策更加透明化,说不定可以降低更多的风险,获取更稳定的回报,中国投资公司至少分散投资行业组合,逐步分时投资组合,并及时调整投资组合,高瞻远瞩些,长期投资并非要一次性投资大手笔显耀一下(如投资美国黑石集团在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没有必要一下子投资那么多的股份),如同许多共同基金规定投资一家公司不超过该公司的5%资产。最后我还是需要说明一下,本人对楼继伟先生还是很敬重的,这篇文章只是提出来和朋友探讨一下,也是希望中国投资公司做得更好,这也是代表中国投资行业的最高水平,期望中国投资公司在这场世界经济危机中更上一层楼,继续前进,让中国领航世界才显得更加伟大,也算是全球华人的共同志向。
楼继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 年会”上的演讲值得探讨
评论
3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