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呼唤“白宫实习生”


袁岳第一次和我谈起“大学生实习联盟”之事的时候,我挺不在意,甚或很有些不理解,你掺和这种事情干什么?这事复杂着呢。

可是回到学校与两位负责就业的同事无意间谈起此事,他们倒是如获至宝,极力怂恿我邀请袁岳老师来举办论坛或者讲座。他们如此热心的原因其实很直接、简单,就业办所做的调查,以及麦克斯(Mycos)教育数据咨询公司为大学毕业生所做的调查分析均清楚表明:毕业生的实习对就业率的贡献排在第一位。温总理曾讲,大学生就业是天大的事情。调查表明这“天大的事情”当前的解决方案首先在于促进大学生更多的实习。

实习的贡献远不止这么简单。我们作为过来人,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记忆最深的部分不是某个教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有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下课后,学生所能记忆的不超过15%),能忆起的主要是实习的场景与收获,或者是各类社团活动,文体竞赛等。

我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回想起来,大学生最积极关心和提问的事情,一是实习,二是就业,三是社团活动。既然实习有如此的功效,而大学生们又趋之若鹜,我们国家的大学的实习开展又如何呢?零点调查的一组数据列在下面。

           - 90%以上的美国学生四年里会实习2-3次;

           - 德国80%的专业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实习时间才能毕业;

           - 要拿证书必须实习,法国学生毕业前至少实习2次以上;

           - 中国仅11.7%的学生拥有实习经历,远低于国外实习比例。

实习如同谈恋爱是实习生与用人机构双方面的事情,当然校方如同女孩子的父母,在其中也发挥重要的、好或者坏的作用。新浪人力资源总监段东讲过,“企业与学生都过于急功近利——企业希望尽快找到需要的人,学生也希望在两三个月内找到合适的岗位。结果不少学生对企业的了解非常有限,进入企业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在该企业发展。我们从03年开始的实习生计划,为实习生提供了良好的待遇,从实习生中获得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其实,上面这段话用谈恋爱来比喻更简单,谈恋爱相互了解一段时间,合则步入婚礼的殿堂,不适则友好地说拜拜,可是我们现在的就业有多少位毕业生有这样的恋爱阶段,基本上双方直接就成了亲,成亲前考量的不外乎名声、外表与经济条件。志趣与感情很少在考虑的范围内。这种婚姻的结局不是浪费了彼此青春,就是孕育了一批批要离没胆,凑合着过又不甘的怨妇。

在我们随后主办召开的“寻找行动的巨人”大学生实习就业论坛上,袁岳博士还对不实习与实习的效用做了分析与阐述:

                  不实习         实  习                  

                   想象的职业  VS  感知真实的需要

                     格式性知识  VS  场景性知识

                           纯知识  VS  人情世故

                       被灌输的状况  VS  带着问题的能力

                         单一人际关系  VS  多样化人际关系

                        考试的必要和能力 VS  主见的必要与压力

                             消极接受工作  VS  发现自己的爱好

虽然我们大家没有袁岳老师看得如此透彻,但实习的好处其实大家都能够感觉到,而现在实习没有在我国大学里普遍开展的阻力肯定不在学生,他们眼巴巴地期盼着学校的培养方案中有更多的实习安排。

阻力来自于用人单位,中国目前只有5%的用人机构有明确的“实习生招募计划”,相对应的是著名外企有“实习生招募计划”的比例高达75%,可惜著名外企的数量还太少

更大的阻力来自大学自身,我们的大学的办学导向远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中心,学校在现在的高教体制下,有国家计划分配生源,主要精力不在于参与生源(或优质生源)的竞争。 大学主要的精力在于争取上级给予的各项级别、荣誉与资源,如“博士点”、“重点学科”以及“经费”、“贷款”等等。提高大学生的实习比例既麻烦,又破费,还得不到高校排名机构的青睐。这是教育体制的原因,当然也是大学自身缺责任、拎不清的表现。

“知道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吗?”袁岳卖了个关子。

“当然!”老胡不由得竖起了耳朵,希望听到游走于中美之间的袁岳有新的关于莱温斯基的猛料。

“美国白宫在大学生实习问题上,早就带头示范,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现在每年的人数高达150名。白宫实习生也可以翻译为‘白宫学者’(White House Scholar)。获选非常不易,当事人更是以此为荣。”袁岳切入正题。

“看来大学生实习不仅仅是学校、学生和少数用人单位的事情,而应该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特别是中央政府应该率先垂范。”老胡在袁老师的启发下,也引申了一句。

中国呼唤“白宫实习生”!中国应该诞生“中南海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