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日食——激动与宁静之间(7月22日)


 

长江大日食——激动与宁静之间

 

关键词:长江大日食  传媒运行  受众心理  喧嚣与浮躁

 

2009722(农历六月初一)在中国大陆长江流域发生的一次壮观的日全食。

上午8点开始,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成都、重庆、武汉、合肥、杭州、上海等许多大城市都将会看到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月球本影将会沿长江东行,扫过长江中下游两岸许多重要城镇,许多地方全食持续时间长达五六分钟。

媒体与天文学家说,此次日全食可能是近百年来出现的最完美的一次日食,是在1991年到2132年之间发生的日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更为重要的是日食带覆盖的地区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直接观看到日全食的人数有可能创造历史之最。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09长江大日食great eclipse)”!

这件事情在半年之前就开始被炒作,关注的焦点被从天文转移到旅游资源,再到媒体热点,然后成为轰动全国的热点事件。

国务院下发特别命令,全国范围内如临大敌。

 

媒体一直在竭尽一切华丽而醒目的词汇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并形容这件事情的难得与错过之后的可惜。媒体铺天盖地的关注与报道,把这称为千载难逢的“伟大”“完美”“壮美”事件,罗列观测日全食的各种“全攻略”、甚至报道由于考虑到有可能会出现的阴天下雨,并特意订价格不菲的机票到天空上去“欣赏”日全食,并美其名曰“追日”。

政府特意出台各种相应的政令,甚至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都在航空、交通、船运、道路、甚至照明等等各行业的应急预案,甚至CCTV新闻频道与一些地方电视台,进行长达数个小时的现场直播。

天文现象居然也可以用伟大、完美来形容,当通过媒体的炒作,数以亿计的人群随着倒计时般地掰着手指数日子,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着这一天的来临。

在我们看来,这不过是体现了人们“我与大事件同在”的心理。

 

对这样的“大事件”媒体是不会在乎溢美之辞的。

比如应急预案、500年一次,千载难逢,等等。各行业也都磨刀霍霍,特别是望远镜等器材制造与营销机构,形成了独特的天文事件营销。

但是难道就没有在忽悠大众的嫌疑吗?

 

媒体,你在关注的是什么?在忽悠大众的同时,你追求的是谁的利益?

媒体的关注是在引导受众的取向还是在迎合受众的取向?

在媒体填充这些资讯的时候,是为了服务受众还是为了服务商家的业务宣传与利益需求?

让每次事件都无处可逃,让每个人都生活在资讯的爆炸之中,这就是传媒的力量,但这同时也只能造成信息的廉价与不受尊重。

日食每年两次,日全食每三年两次,并不能称为罕见。

但所谓的观测带就把所有人都忽悠了。观测带上的每个城市,连同仅仅可以看到日偏食的城市,都把本次日全食作为拓展旅游观光业务拓展的绝佳时机。所以,地方政府的心理需求又带动了庞大的媒体资源。

 

媒体、民众与政治、商业之间的关系,是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

大概是民众由于爱好而对一个事情进行关注的时候,就会有政客用政令来表明自己是站在民众的立场,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为人民的便利提供服务的。人民对政客意味着支持率,对商业意味着市场占有率与利益,所以就需要媒体帮忙,具体事件都可以成为市场的一个机会。而有了政客的名义支撑与企业机构的资金支撑,媒体才能够得到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天有阴晴雨雪,就如很多次天气预报都被证明是不准确的,每次地震信息都被证明是马后炮。科学观测是爱好还是与科学依据的?是有内在规律的还是有严谨的规律?或者是给媒体在市场运作的时候提供瞄准商业利益的噱头?

 

这个动静好象是大了点——

日全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要看?没看到又有什么损失与遗憾?是要追求还是要回避?是一个机遇还是一个挑战?

日全食——不就是一次天文现象吗?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如临大敌吗?

媒体跟风是否在证明媒体与观众所关注的是同样的内容?而且表现的是更深的渴望?

 

媒体报道的每次事情都在撩拨着我们的神经。

关注当然是可以的,连续三小时的电视直播、网络直播给这次的“长江大日食”让全中国4亿以上的人口同时目睹这一天文现象,甚至很多天文学家与天文爱好者,都激动得潸然泪下。

但仅仅是一次天文现象,真的是那么值得珍惜吗?

最终依然是随着直播心情激动了一些,似乎证明自己还没有与时代的脉搏脱节。

 

有多愁善感的朋友感慨:

难道你们没有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吗?当黑夜不再是黑夜,当白天已经不是白天,我们怎样看到这个世界的光明,如有一天世界不再有白天。

——我们是不是都是瞎子了!

 

她的感慨让我们在面对这样的大事件的时候,在让我们心情激动的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把心态放得平和与宁静一些。

在这样喧嚣的环境与浮躁的心境中,如何能够静心地工作呢?不过大概我们每个人确实都不应该把神经绷得那么紧。生活是需要享受的。特别是与日月星辰、地球太空这些东西相比较而言,毕竟人类的历史都是短暂的,更不用说是生命个体所持续的时间了。与天文、地理、风雨雷电等伟大的自然力量相比,人确是渺小的,也是无助的。不要把世界的负担压在自己的肩头。

我们的生命需要考虑到意义,否则没有价值;但在有意义的同时,生命的真谛还应该在于享受。享受一种随意与洒脱,享受人别人对你发自内心的关怀,享受被人牵挂、被人惦记的那丝温情。那就不要考虑任何利益纷争,阴谋与艺术。

即使是暂时的释怀,都是能够带来一种难得的宁静。

 

贾春宝

2009722星期三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