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晓思比章子怡更适合成为青年榜样


  写这篇博文是有风险的。因为地球人都知道章子怡,而龚晓思几乎无人知晓。但我却认为龚晓思比章子怡更适合成为青年榜样。

龚晓思
龚晓思

  在这个演艺明星主宰青年人梦想的时代,当曾轶可带着病态的“绵羊音”站在聚光灯下接受90后的欢呼和漫骂,我不知道该庆幸还是悲哀。

  萨特说:存在即合理。哪怕存在多数很荒谬。

  由于我的青春岁月适逢理想旗帜迎风飘扬的80年代,支撑生命的信念往往是一些很形而上的想法,由于 后来单位距离北京著名精神病院安定医院很近,当功利主义全面驾临世界之后,便成了永远不敢言说的秘密——我怕因此住院。不过,幸运的是,这些想法超越了简单的物质欲望和成功主义。

  这也成了内心深处与更年轻一代深深的认知鸿沟。年龄上他们很IN,我们很OUT。我们注定会被淘汰,但被这样的人淘汰真有些江山不幸诗家幸的意思。

  直到几天前,我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看到一个名为《青年创业中国强》的节目,反讽的是,这样契合实际且符合主流价值的节目是无法与快乐女生PK收视率的。但我还是认真看了一下,一个来自成都的23 岁的女孩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她叫龚晓思。是个富二代。

  她的父母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1992年怀揣着不足1000元钱来到成都打拼创业,一家人挤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斗室里,使她的童年充满了艰辛的磨砺。

  于是,伴随着父母的艰苦创业,和所有没有背景的草根子弟一样,天资聪颖的龚晓思开始了大长今式的 自我奋斗。在8岁的时候接触到国际象棋。因为天生的热爱和父母赋予我性格中的勤奋和坚韧,她很快就崭露头角。10岁的时候就成为全国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的亚军,四川省成人赛的冠军。后入选国家青少年队,13岁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棋协大师。

  因为学习成绩优秀,棋类竞技成绩突出,外加在学生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领袖能力,2003年龚晓思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以全额奖学金破格录取。

  进入大学后,龚晓思主修经济和东亚语言文化双学位,并在日本东京留学一年。本科毕业后,她来到香 港,进入一家知名时尚企业成为设计师。与此同时,父母的企业到达了一个发展的转折期。她毅然地放弃了在香港高薪的工作回到祖国和家乡,进入了建筑行业,开始全面接手家族的企业。

  她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在工地上和农民工们同吃,同睡,同工作。每天背着安全带攀爬机器,检查零部件,机油和汗水混得满脸全身都是。但其实和他们相处久了,我对那些被别人歧视,生活在社会最边缘和底层的民工们,反而滋生出了一份割舍不下的亲切和感情。他们身上带着最原始的本能和性格,未经修饰,也不加掩饰。他们也狡黠,也粗鲁,却也可爱,也真实。”

  和多数生来衣食无忧的富二代,龚晓思从18岁起经济独立。回到公司起步之初的那段日子,她没有经济来源,常常会为了节省两块钱的车费,而徒步行走2个小时。在拥挤的公车上,她总是大家,特别是年轻女孩子们躲避和厌烦的对象,因为在他们眼里她就是个头戴安全帽,浑身沾满黑乎乎机油的建筑工人。

  一个陪她跑过几天工地,后来在香港做了投行的好朋友这样说龚晓思:“你知道我最佩服你哪一点吗?你那些开着名车,流连于Cartier, Gucci, D&G里一掷千金的朋友,和这些在钢筋水泥中大声说笑,大碗喝酒的伙计们,也许永远都没有见面的机会,但你却可以淡然自如地行走其间。”

  龚晓思最大的担心是,商界的现实和社会的复杂会泯灭她一直没变的童心和那份始终超越现实物质而存在的热血理想。但在现实的深刻锻造和感悟中,她获得了这个时代普遍缺乏的东西:信仰。她说:我们生长在一个物欲横流,金钱当道的年代,信仰象征一个伟大的道德准则——捍卫人人生而平等所拥有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信仰是推动理想实现的动力,是发自于个体,而又高于个体而存在的庄严感。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是一个没有灵魂和道德约束的躯壳,一个渺小的人。

  在美国一本名为《基业常青》的杰出商业畅销书中道出所有百年公司的核心机密:有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

  年轻的龚晓思之所以没有简单地沉迷于财富、荣誉和自我的成功,是因为她找到了一种比这些更值得追寻的目标,学名叫实业报国。唯此,她才能单纯透明、不懈奋斗、永不放弃、吃苦勤劳。而这是中国商业同时是年轻一代弥足珍贵也相对稀缺的品质。

  穿过漫长的时空隧道,我从充满激情和梦想的80年代,来到众声喧哗的2009年,竟然从一个年轻的商界新秀身上感受了久违的摆脱感官欲望的万丈雄心。我认为这是一份珍贵的少数派报告。

  人可以失去财富、地位、名声,但不能丧失希望。

  从曾经的家长溺爱、物质丰裕跌落到现实不公充斥、权力金钱联姻、竞争压力空前的真实困境,也许曾经不被看好的80、90后们反而有了一种集体伟大的可能。

  世界是不完美的,所以才需要你们奋斗并改变它。怀着改变世界的梦想从改变自己的命运开始吧。

  因此,我觉得在这个商业主导的社会,面对实业报国这个最重要的时代课题,龚晓思们比章子怡们更适合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榜样。

 

  龚晓思个人简介

  龚晓思,1986年出生,四川思博机械有限公司新掌门人。她13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大师,高中时就读于成都树德中学,2度当选树德之星,在校时创办了全国十佳校园杂志,并参加奥运火炬手选拔,获得四川第2名。17岁被哥伦比亚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21岁成为GUCCI亚洲区最年轻的设计师。2008年,她回到成都,接手家里年产值超过5000万、四川最大民营升降机大型建筑设备企业。

  象棋大师

  龚晓思龚晓思的父亲是留学瑞士的建筑设备工程师,毕业后分配到华蓥山的一个国企。因为不甘心一辈子呆在大山里,1992年辞职,一家三口来到成都打拼。那时在成都一个人也不认识,一家人挤在成都郊区一个廉价的出租房里,连阳台也没有,衣服就晾在窗户下的一根铁丝上。

  由于没有成都户口,又交不起高价的学费,7岁的龚晓思突然失学了。她还记得那个晚上,父亲带她去了当时成都最高的蜀都大厦的顶楼。父亲指着万家灯火的夜景对她说,“我们一家为了创造梦想来到这个城市,只要你够勇敢,你的梦想就会实现。”10年后,父亲真的做到了。

  既然不能上学,那就看能不能学点特长。母亲带着龚晓思来到成都市少年宫学画。一天,晓思偷跑到教室外瞎逛,走到国际象棋室,一下子就被“像小人儿一样,立体感极强”的棋子给吸引住了。从此与国际象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8年,12岁的龚晓思参加四川省国际象棋少年赛、成人赛均折得桂冠,并于同年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1999年,龚晓思在全国棋协大师赛上经过11轮拼杀,将“棋协大师”这一成人专业称号揽入怀中,成了最年轻的“大师”之一。

  这时候,各所学校开始争着邀请龚晓思入学。她以成都市第九名的中考成绩考入“高手云集”的成都树德中学。高三上学期,龚晓思因为象棋特长被保送北京大学,下半学期申请哥伦比亚大学,被全额奖学金录取。

 

  GUCCI设计师

  龚晓思在哥伦比亚大学修的是经济学和东亚文化双学位。一进校,闲不住的龚晓思,就主动到学校图书馆打工,1小时工资10.37美元。暑假在师兄们的推荐下到瑞士银行香港分行打工,头衔是经济分析师,实际是影印东西、打杂,管它呢,反正有13美元/小时的收入。

  大三那年,GUCCI招聘实习生。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龚晓思坐在一个密闭的房间,接受五六批不同考官轮番面试,最终通过考试,成为GUCCI纽约市场部实习生。但作为一个世界顶级服装品牌,设计部是这个庞大的机构中最为核心和私密的部门,即使成为了GUCCI的员工也不一定有机会对其一探究竟。

  一天,龚晓思被告知去设计部送布料选样。当她推开设计部那扇门时,GUCCI的几大王牌设计师正激烈地讨论着这一季的流行主题。龚晓思在一旁听得入迷,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们,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一张年轻而稚气的亚洲面孔,竟然在一群世界最顶级的设计师面前滔滔不绝起来。直到设计部的秘书对她说,“这位女士,请你出去。”

  3天后,她接到其中一名设计师的邀请,要找她谈谈。“我们聊了4个多小时,天南海北,什么都聊。”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没多久,她就收到了GUCCI总部的调令,把她由市场部调往设计部。就这样,她成为设计部最年轻的亚洲设计师。

 

  接班家族企业

  毕业前的一天晚上,龚晓思接到父亲电话,让她回成都接手家族企业。这时她已经申请调入GUCCI香港分部,做女装和围巾方面设计,拿着8.6万美元一年的薪水。

  “一开始,我以为是老爸在开玩笑呢!”龚晓思父亲所说的“家族企业”,跟时尚沾不上一点儿关系。

  一边是喜欢的工作,一边是需要自己的父母,龚晓思一时间无法作出抉择,那就两头都干吧!从2007年7月起,龚晓思做了一年的空中飞人。周一到周五香港工作,周六乘最早的航班飞回成都熟悉家族企业工作,周一再乘飞机返回香港。

  父亲给龚晓思安排的第一个职务是施工现场管理,60多个建筑工地上,机器设备故障、工人突发心脏病、有人闹事打架……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归她管。

  为了熟悉工作,龚晓思干脆搬到工地上住,第一天晚上,她在简陋的工棚里坐了整整一晚;第二天晚上,一只老鼠从她脚边跑过,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哭过之后,她发现自己之后都能在工棚里睡安稳觉了。

  2008年7月,龚晓思终于下定决心从GUCCI辞职,全心全意回到成都接班。父亲把她从工地上调回公司总部,做自己的助理,主抓材料采购。

 

  父母评价

  “现在企业70%以上的担子,已经交到女儿手中,”龚晓思的妈妈姚玉琴对于女儿的表现非常满意。2008年,房地产不景气,对建筑设备行业影响也非常大,公司在建工程数量从60多个减少到40多个。但因为女儿出色的市场开拓能力,公司近期已经和万科等房地产龙头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晓思的妈妈姚玉琴说:“做母亲的总爱夸自己孩子,但晓思这孩子的确让我不得不夸。一开始很犹豫,不知道让女儿接班好不好?一方面担心她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很难以适应中国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也担心她从光鲜的时尚行业跳到枯燥的建筑行业,会不快乐。出乎意料的是,晓思适应得非常快,短短的一年时间就把公司理顺了。女儿很坚韧、勤奋,而且不怕吃苦,她本身也很聪明。”

  对于女儿接班的变化,母亲姚玉琴说:“变化很大,刚回到公司时,女儿叫了一帮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朋友成立了一个投资公司。他们拿出来的分析报告全是用瑞士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国际上一流的方式做的。但拿去跟合作者们谈时,没有人理他们。经过大半年的沉淀,女儿从刚回来时飘在天上的空壳,一头扎入了务实的工作。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团队,和工人打成一片,每天跟成都甚至全国的房地产商打交道,一点点成熟起来。女儿很要强,事业心强,同时她的爱好也很广泛,懂得生活情趣,这些我都很放心,她目前最需要的是平和,这是年龄上的缺陷,她需要经历更多的磨练,才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成都青年创业形象大使

  青年富则中国富,青年创业则中国强!2009年7月3日,中央电视台《青年创业中国强,我是城市榜样》全国第一站走进成都,成都三位青年创业之星——成都广天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宇、四川思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晓思、成都魔方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庆上台“PK”。

  经过精彩的比赛,“让人有很多忘不了”的龚晓思征服了评委,最终夺得“成都青年创业形象大使”的荣誉称号。并将在今后的创业发展中获得1000万元以内的创业信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