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马也是国际化了,呼唤他们行走需要说一声“le’s go”,我骑着一匹棕色的高头大马,走在云龙雪山的路上,一边是万丈悬崖,一边是茶花满道,耳朵里听着绿洲合唱团的摇滚,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山上骑马听摇滚是什么感觉,那就是“嗨”。
马夫是云南纳西族男子,像一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一会儿给我折了一大树枝的野果,让我放心食用,保证不会让我们含笑半步颠,一会儿钻进丛林里,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个毛茸茸的小动物,他告诉我那是“飞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在吃奶,他说要拿回去养着。
章胖子的马走在最后,毕竟他有一百八十多斤,徐王爷的马最轻松,我的马由于那顽皮马夫一会儿猛拍马背,我还享受了一下纵马奔腾的感觉,走在了第一。马夫一会高歌起来,我摘下了耳塞,欣赏那纯自然的k歌。
第一次骑马就爱上了那种感觉,心想手里要是有弓箭就更好了,从小就有一个侠客行的梦,骑马的神奇感觉让我觉得它是一个自动机器人,根本不需要指挥,只要看看风景,它自己就把你驼上天山,无论是什么泥泞草地,也无论是什么崎岖山路,你都像坐着一部稍微有一点颠簸的升降机,慢慢就上到了海拔几千米的无名高地。
下山的时候比上山恐怖,马儿前倾的幅度几乎让马背成七八十度,为了不从马背上摔下去,只有尽量地把身子后仰。路上和其他的马队擦肩而过时,就好像高高在上俯视苍生的神灵,有些“马友”互相打着招呼,我看到一个女孩,英姿飒爽,像《七剑下天山》里的女侠。
丽江的客栈有四百多个,但我一眼就心仪了这家院子,我开玩笑说,“只有我这样的文化人,才会选中这样有文化的客栈”,客栈名字叫太史第,在各种“丽水客栈”“懒虫客栈”里独树一帜,连客栈两字都省了,不知道的游客还以为是旅游景点。
客栈门口一个牌匾,上书“太史第,因丽江李氏宗族七代孙李樾官封太史得名,道光十三年科许楣榜中式第三十一名”。
“原来丽江历史上只出了一个翰林,难道古时候少数民族高考不加分”,我不禁要弱弱地问。
走进大门,是两排盆栽,像是被检阅的士兵,狭长的通道进去左拐,一下豁然开朗,是一个小院,院子的入口处是一棵果实累累的海棠树和一个小凉亭,天井正对的是一个类似包公的断案台和狗头铡。
看到那些书后我决定住下的,这是我在丽江看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最高的藏书客栈。
后面的事情证明了我的英明决定,文人相轻也有例外,在一个慵懒的午后,我和客栈老板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果然不出我所料,此君乃一隐士,曾经也做过书,在我的气场下,章胖子也和老板打成一片,是夜,老板热情地宴请我们,不仅喝了好酒,还一同去听了他的好友,一个乐队的演出,最牛逼的是,经过三天的夜夜笙歌,章胖子虽然因为贪杯而误了艳遇,但在第四天,我们在布拉格咖啡一起谈起我们的创业的时候,老鱼(客栈老板)拿了一份风投的策划书让章胖子学习,并答应努力帮他找一个投资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