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的管理思想(二十四)


《探源“管理学”》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的管理思想(二十四)

武则天的管理方略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通经史,善权谋,刚强机智,在其专权的半个世纪中,使“贞观之治”的兴盛局面得到了发展。她的主要管理方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武则天在太宗宫中时,太宗有匹壮马,名叫狮子骢,非常暴烈,没有人能制服它。武则天向太宗说,她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器物:一个铁鞭、一个铁挝(zhua)、一个匕首。其制服的办法:用铁鞭抽打它,若不服,用铁挝打它的头,若再不驯服,用匕首割断它的喉。武则天执政之后以制烈马的方法驾驭天下,即以严刑来控制仕途,发现不称职或不规的官吏,便革职甚至杀戮。她还任用一些酷吏,大开告密之门,屡次召见告密者,并予以赏赐。

另一方面,武则天对大臣们的中肯建议、批评,又实行奖赏。大臣苏安恒两次上疏,指责武则天代唐自立,建议她还政于李氏,疏中严厉批评她:“贪其宝位而忘母子深情,将以何圣颜见唐家宗庙?”武则天不仅没有生气,还把苏召到宫中赐给酒食。大臣朱敬则当面批评武则天生活腐化、宠爱男妾,武则天非但不动怒,反而“赐百段”;又一次,朱敬则针对武则天滥施威刑,建议“宜省刑商宽”,“使提案下苍生坦然大悦”,于是“太后善之,赐帛三百段”。

历史上的武则天虽然有暴政的一面,但也有开明、纳谏、体恤属下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