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居天下之中”,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对于太阳能行业而言,河南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此为天时之硬件;天时之软件,上个世纪70年代,河南就已经是全国最早进行太阳能产品研发地之一,国内第一次太阳能产业会议就是在河南安阳召开,太阳能在河南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河南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此为地利;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有6000多万农村人口的消费空间,此为人和;另外,河南的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觑,2008年全年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8407.78亿元,继续保持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五的位次,常住人口人均GDP为19522.5元。
种种因素,使河南成为太阳能下乡扎堆的热土,每年约60亿的市场份额引群雄竞相折腰。从中标区域市场来看,品牌数量密度最集中的是河南省,河南市场中标的品牌共有71个,占中标企业的75%,共计725个产品型号。家电品牌中标区域,也以河南最多,有14个品牌。由此可见,各个品牌对该省的重视,逐鹿中原并非虚话。
看外来企业
河南市场中标的71个品牌之中,河南本土的品牌仅2个,所占比重为3%,97%的品牌来自外省,依次是山东、北京、江苏和浙江四大产业基地的品牌。山东阵营以皇明、力诺、桑乐、海尔为代表,进入河南市场比较早,业务团队和经销商团队经过多年的千锤百炼,在市场上已经拥有了很强的战斗力;北京阵营以天普、桑普、清华阳光、四季沐歌为代表,因其地域性特征及企业悠久的历史背景,其品牌在河南独有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江苏阵营以太阳雨、元升、桑夏为代表,进入市场虽然迟一点,但爆发力超强,业绩随着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而成倍增长;浙江阵营以现代、同济阳光、斯帝特、高得乐、神太这些新锐为代表,在市场终端也掀起了一团不小的旋风。
为了巩固市场的即得利益,更有效地开发市场空白点,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考虑在河南安营扎寨。太阳能热利用企业的竞争,逐渐由价格之争转入成本之争。
● 濮阳——力诺瑞特
3月10日,力诺瑞特举行了濮阳基地4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下线暨力诺瑞特河南省“百城千镇万村”太阳能热水器救助工程启动仪式;6月16日,力诺瑞特举办了“濮阳办首届终端导购暨家电下乡培训峰会”,濮阳办管辖的所有县城经销商和乡镇分销商、导购员,共同参加了此次培训峰会。
● 驻马店——清华阳光
10月,清华阳光位于河南省驻马店的新工厂将正式投产,目前前期工作已经启动。这是清华阳光继北京的两家生产太阳能热水器工厂之后设立的第三家工厂。新工厂采取的是“技术+资本”的合作运作模式,即清华阳光以技术投资取得控股权,双方合作进行生产。
● 郑州——桑乐
桑乐总经理高靖平透露,公司在完成咸阳、济南、岳阳、海宁、淮安这五地的生产基地构建之后,将在河北唐山合拢为一个覆盖中国十亿人口的大包围圈,最后直捣中原,在河南郑州建物流中心。最早进入农村市场的桑乐在河南精耕多年,拥有一支战斗力很强的业务团队和经销商团队,截至6月24日,桑乐在河南的销售收入已超过当地2008年全年总收入。
● 洛阳——四季沐歌
为完善市场布局、扩大产品产能、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在洛阳洛龙科技园区,占地364亩,总投资4.5亿元,年产20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1500万支全玻璃真空集热管、6万吨高硼硅玻璃毛坯管——到2011年年底,四季沐歌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基地项目将于7月1日全面开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8万平方米,库房2.5万平方米,办公及配套用房1.5万平方米。
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骏表示:洛阳良好的地理位置能够辐射西南、西北地区,这是选择在洛阳建厂的原因之一。
看地方政策
6月18日,《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已经确定,按照这一方案,河南省在5—10年间,将建设“五区一中心”的郑汴新区,即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服务的区域服务中心,
总面积约2077平方公里。郑汴新区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对有志在河南开疆拓土的太阳能热利用企业而言,或许这是一个良好的占位契机。太阳能首次被列入家电下乡的阵营,意味着国家对这个行业的肯定,在这种利好形势下,太阳能热利用企业也要不断地肯定自己,加重自身在社会各项建设中的占位,只有频频占位,而后才会出位。
●政府补贴
太阳能在河南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农村市场发展更快。河南邓州在全市实施太阳能集热器进村入户工程,当地政府对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进行了大量的补贴。截至2007年底,共在全市28个乡镇办416个行政村,示范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6839台(其中,群众集资1235万元,政府补贴480万元)。加之城乡居民自发安装,目前,全市共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约30000台,占全市38万农户的7.9%。
6月,河南省漯河市出台了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实施方案,农民购买太阳能热水器在享受国家家电下乡13%财政补贴外,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达到100台以上的村,财政再给予每台补助500元。截至目前,全市已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987台,发放财政补贴资金99.35万元。
●“即买即兑”政策
中标河南市场的产品平均价格为275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6元。从具体分布看,1500—2000元之间的产品数量所占比重为38%,3000元以上的产品所占比重为32%。
作为最早的“家电下乡”试点省份,河南自2007年以来一直采用“事后补贴”的方式,即购买人先付全款,在购买后30日内,持所购产品的发票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补贴类家电产品专用标志卡、购买人储蓄存折(或粮食补贴卡)等相关材料,到所在乡镇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审核办公室申报补贴。
补贴程序的繁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太阳能下乡”的瓶颈。因此,河南率先在济源市、登封市、新安县等市县推行“即买即兑”政策。即由商家先行垫付13%的补贴款,农户只需要支付87%的货款即可买走产品。然后,由经销商将农户的相关资料汇总后提交县财政局或乡财政所集中申报,财政部门对经销商提交的每个产品信息和农户资料进行审核,并将符合条件的补贴资金发放至销售商账户。此种即将在河南全面推行的做法亦称“代垫直补”。
河南省副省长宋璇涛表示:力争2009年销售“下乡”产品200万台(件),年销售额突破40亿元,对农民的补贴资金超过5亿元。通过3年推广,实现销售量500万台(件)、销售额100亿元。
●河南省家电下乡销售企业行为规范
为规范下乡销售企业行为,河南省家电下乡办公室近日印发了《河南省家电下乡销售企业行为规范》,详尽界定了家电下乡销售企业的职责和义务。
根据《规范》要求,县(市、区)政府所在地的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营业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乡镇销售网点营业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各销售网点应将“家电下乡指定店”标识牌悬挂于醒目位置,并设立家电下乡产品销售专区或专柜;家电下乡样品机的标价签上要注明产品型号、中标销售价格、补贴比例、补贴金额,严禁非家电下乡产品进入销售专区。
《规范》同样对家电下乡流通企业的销售环节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杜绝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产品进入家电下乡流通体系,否则追究企业责任;严禁市场垄断,即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或禁止非本企业中标产品进入本企业家电下乡流通网络;企业不得搭配供货,即向销售网点供应家电下乡产品搭配销售非家电下乡产品及配件;企业供应销售网点的供货价格,按零售价格扣率不低于8%,以保证零售商的合理经营利润;企业应规范促销行为,禁止违规开展限时限量的促销活动。
在家电下乡产品的售后服务方面,《规范》要求家电下乡流通企业完善售后服务体系,销售网点所售家电下乡产品要免费送货上门;对符合“三包”规定要求退货的,家电下乡流通企业要协助销售网点做好退货事宜。
根据《规范》,4月30日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视同违反《规范》。违规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将被取消资格,其顶级流通企业负“连带责任”。《规范》的施行时间暂定至2012年11月底。
编者按
本次太阳能下乡,中标河南省的71个品牌之中,本土的品牌只有两个,分别是开封福暖儿太阳能和新飞太阳能。数字是最具说服力的,对此本地政府及本土企业都很难做到无动于衷,只要他们反思了,69个外来品牌所带来的冲击便不仅仅是经济方面,而是从思想上触动了河南。太阳能下乡在现阶段而言,还不是除草剂,它对于杂草并不具备清扫的能力,但是,对于有心求上进的企业,它是催化剂,能够促进企业朝更远更规范的方向发展。其次,还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洛阳是中国多晶硅厂的所在地,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光伏产业大省,2008年省内光伏企业有35家,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当然,对于太阳能热利用企业来说,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