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雨


  七月流火,流火的七月,炎炎烈日一直延续到7月22日,也就是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前一天。

         这之前,可谓是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挥汗如雨,有时候还特别闷热,空气都凝滞了。那些日子,人烦躁不安,情绪低沉,办事效率低,火气还大的很。就连那窗台上的花呀草呀的,也提不起精神,晌午过后就无精打采,蔫头耷脑的,看了让人心里堵得慌。街头的樟树,梧桐树可谓生命力旺盛,早晨精神抖擞,黄昏疲惫不堪,热的呀。

  盼望着夏日里清凉的风拂去笼罩在心头的沉闷,渴望来自海洋的台风席卷去逼人的暑气,期待着一场骤雨荡涤热浪洗去尘埃……

  日全食的前一天,热带风暴捎来了遥远的问候,虽然千万里跋涉,步履稍显迟缓,但仍不减其风中霸主的豪气。天格外的高远,澄净,湛蓝,流云轻盈飘逸,丝丝缕缕,在海洋般广阔的天宇上曼舞。连阳光似乎也纯粹了许多,晶亮亮,黄澄澄,空灵透明,却不骄奢狂妄。

  仿佛观音菩萨净瓶中的仙水轻轻洒落,往日骄阳下那无精打采的花草树木光彩重生,挺直了腰杆,舒展了眉眼,展开了笑靥,抖落了七月的尘土,俏答答,娇嫩嫩,亭亭玉立或是青春飞扬。那一袭绿衣也褪去了黯淡,油亮油亮,仿佛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生命在跃动。

  自日全食那一天开始,雨在江南徘徊复徘徊。梅雨季节已远去,迎秋的细雨似乎也没有这么早,可是这连绵了一周的雨还是没有停止的迹象。是不是这片土地对雨水渴望得太久,是不是干涸的河流喑哑了潺潺的歌喉,是不是岸边的垂柳失去了绰约的风姿?江南没有水就失去了一半的妩媚和灵性,江南因水而活,江南的小巷和古镇哪一样不是因为水在延续了千年的神奇和幽长?所以,雨尽情的下着,这片土地渐渐地润泽起来,渐渐地活泛起来,渐渐地生动起来,江南又是江南了。

  风卷着斑驳的梧桐树叶,在噼里啪啦的雨点催促下,归往大地,化作春泥。樟树永远是生命盎然,延续着青翠的不老的神话。其实,你看枝头那星星点点的浅绿就是新生的嫩芽,那树下一捧尚未枯黄的落叶就是刚刚逝去的生命。不,没有逝去的生命,生命就在那星星点点的新绿里年复一年的传承着。

  玻璃窗上还附着点点滴滴晶莹的水珠,鸟儿在蓝灰色的天空下盘桓,先前还在烟雨的轻纱里若隐若现的建筑物此时仿佛触手可及,棱棱角角清晰可见。红砖黛瓦,绿树掩映,虽没有小桥流水的古韵,却也有一丝乡野的景致,在这E时代里。

  风,带着雨后的清凉钻入房间,逡巡着,隐隐约约的闻到了一缕空气的清新和淡淡的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