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媒体曝光多了,开始有新的商海混号,计有NOW TV “星期日大班” 节目中的 “另类医神”,壹周刊的 “粗口CEO”。 先讲“另类医神”,若果大家有看明珠台的 HOUSE M.D. (医神),主题桥段是每遇奇难杂症,候医生要用快速而高密度的大胆假设,去断定病因,对病理有了解之人都知落药易,判症难,判错症,是危险不过之事,可惜全球咨询界,喜欢卖假「度身订造」,真「柜面成药」,例如HR,已经变了企业保济丸,有病医病,无病健身,要做 “医神” 有何难,练好断症就可以,但现代企业,要求快速蜕变,企业医生应该要在一季内断准症候!
扣帽子,变牛鬼蛇神
至于粗口CEO的来由,背后竟然是体制笑话一则,话说当时的记者邀请笔者受访,说笔者是他心目中的墨攻(刘德华电影),因为墨家是一个独立于春秋列国的政治/顾问/道德体系,随时被任何一国之主邀请,代守代攻,变成临时之师,好不特别。虽然日本漫画家森秀树的【墨子攻略】及刘德华的电影笔者都看过,但从未想过有人会将自己比拟成墨家的人物革离,觉得特别而有趣,更欣赏这年轻记者的观点新颖可嘉,虽然对该周刊顾忌甚深,但因十多年前已做过一次封面,并无不良后遗症,所以不虞有险。但受访数周后,仍未出街,后小记致电,谓老编觉得不够吸引,要押后等待时机,这些神功戏,笔者并无酬劳,你要押后多久就随你的便,小记突然又来电,说近期(当时)特首 “狗嗡”及唐唐 “吊吊Fing” 事件,“粗口”这课题被传媒热炒,可否将笔者与粗口挂靠,笔者发梦都未想过这样被人软屈,当然反对。但由于笔者在前几年的贸发局演讲上,内容触及过若CEO不能理解及面对粗口,男女亦然,将难以在大中华地区立足,甚至西方名牌学院,亦有粗口科目可以选修,所以当对方为出位(出版位置)而出位,霸王硬上刊,笔者亦只能事后才知晓,可算是周刊界背后为出位而出位体制闹剧,受访人由墨攻的革离降格成为粗口CEO。
老虎其实是恼苦
另外周刊又要求笔者给他一些童年照片,笔者不喜照相,只有一张十来岁时,与一众义工搅的戒毒营合照,其实笔者在十八岁之前,已经为社会福利署等义务机构,训练了过千义工。这张三人照,是模拟蒙面超人1号2号及V3的团队姿势,是象征合作,但可笑的是,他们竟然又玩设计对白,说笔者生于虎年,所以张牙舞爪,其实笔者并非生于虎年,绝对是对方 “老作” ! 一般老客户看到这些笑话,当然一笑置之,但有两个坏影响,有些客户的职员不知就里,以为何华真驾临,就一定会整他们,在大中华区域,是讲壮大的肥沃地,很多企业连在前线执钱的人手都未够,何来有空去整他们!凑巧这时候,一家刚准备签约的新加坡上市公司见了这负面报导,马上取消签约,金融海啸,这样来一害,正符合笔者一名句——有危必有损,而不是有危必有机。
CEO既高且低
但有一点要向媒体,尤其财经记者申明的就是,CEO这头衔其实是既高且低,例如郑经翰问笔者既然为客户作嫁衣裳,何不自当CEO,实在我们的工作,是替客户看管CEO(们),是在上一档之设,亦有如一银行分行经理,头衔不高,但向他借钱的,全是老板,分行经理与老板之间,供求计是平辈,所以咨询公司的顾问,尤其战略咨询顾问,起码与CEO平起平坐,咨询公司头头就更上一层,与基金经理甚至大家长对口。有朋友问,CEO等于司机一说,是否由笔者发明?第一,司机这头衔,并不低下,是一机之司,航机机长广府人叫飞机司,是「司」令整架飞「机」。风投私募佬每每喜欢问Who’s on the driver seat?即谁是CEO?在driver seat上,不是司机是谁!司机者不等于车夫,要理解CEO在员工中是万人之上,在股东中是众人之下的微妙。
混号背后,真真假假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