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甲骨文不能得100分?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拷问高考制度
陈绪国
年年争议高考作文,今又争议高考作文。然而,今年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由黄蛉用甲骨文写的《熟悉》,不亚于在高考试验场上投掷了一颗精神原子弹,龙卷风似的刮起精神冲击波。
我们先不要过问她是何许人也,只要熟悉她的《熟悉》就够熟悉了。甲骨文,这个深不可测的远古文字,全世界也只有几个郭沫若们才能一探她的真容笑靥,也难怪那些摇头晃脑的主考官们一个个目瞪口呆,读甲骨文如读天书。而乳臭未干的小黄蛉,偏偏写的就是这种天书,其胆量之贼大,水平之贼高,特囧,特贼,简直是盖了冒了。
所有的主考官都是甲骨文文盲,扁担倒下来,不知道是一个“一”字,这也难怪,术业有专攻嘛。然而,他们这些人说的话,作的事,真令人大跌眼镜:说什么我们不提倡写甲骨文啦,否则就犯了天规戒律啦;说什么考生越了雷池啦,越了雷池要雷死人啦;说什么考生写了天书啦,天书是神仙看的啦,不是凡人看的啦;说什么写这种文章令我们尴尬不已颜面扫地啦,我们考你,你反而考我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啦;说什么写天书的人只配得0分啦,说什么写天书的人不能得高分,不能得满分啦……,傲然,俨然,全然一副雷公电母的作派。
所谓语文者,乃“语言+文学”也。汉语言文字之古老,意缊之奇妙,千古之绝唱。然而,中国最古老之甲骨文,就是中国汉语言文字鼻祖之鼻祖,如今之汉语简化字,乃甲骨文玄孙之玄孙。一个是文字的源头,一个是文字的末端,一个生长于五千年前,一个蜕变于五千年后,此乃实则简直于天壤之别。
如今的汉字,是宋体字独占鳌头,而楷体字、隶书字是左膀右臂,其它的字体是喽罗,而甲骨文的高深莫测,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书同文”是秦始皇发肇的,那时候的统一文字是隶书,不是现在的样子。宋体字是从活字印刷时期开始的,是因为它四四方方的,比较好刻版,好印刷,才成为汉字的皎皎者。
甲骨文是完全的象形字,没有会意字、形声字,写作、刻字、刻版、印刷特麻烦,被淘汰是意料之中的了。回过头来想,或者再往后想,如果我国在现有汉字100多种字体和变形字体基础之上,将古老的甲骨文文字全部发掘出来,再新增几万个创造的甲骨文文字,不亚于一次文字大革命。
古今中外,实施“双语双文字”制度,在民间普通语言、民间普通文字之上,再加上一种官方语言、官方文字,以满足其特殊需要,如政治机密、军事机密、信息机密的需要。如果保留甲骨文,在国家核心部门得到应用,不至于让黑客们轻松地攻击到国防部国防机密,不至于让他们轻松地攻击到国防工业的核心机密,危及国家安全。
我国古文字的抢救发掘工作后继无人,古文字研究更是无从谈起。特别是甲骨文的研究,几乎断绝了香火。突然之间,有一个学生在高考中秀了一把,竟然有那么多考官嗤之以鼻,竟然有那么多好事者煽风点火,真是咄咄怪事!
“古文字无用论”、“甲骨文无用论”的奇谈怪论由来已久,他们讲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他们扼杀新生事物,就象杀鸡取卵,就象兔死狗烹,就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小黄蛉是反潮流的小英雄,小小年纪,初出茅庐,敢于挑战高考权威,敢于挑战僵化的语文教育制度,敢于为中国最古老文字鸣不平。就冲这一点,理所当然,她百分之百应当得高分,应当得满分,应当得100分!
小黄蛉撰写了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甲骨文作文《熟悉》,而且文从字顺有文采,为什么不能得高分、得满分、得100分?为什么网友们追捧大明星黄蛉?为什么人们要质疑、垢骂那些大小庸官?
—拷问良知,拷问中国教育与中国高考制度!
本文资料:请参见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大洋网:[email protected]
字数:160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