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衣舞歌舞团,你意欲何为?


  湖北、湖南、四川、安徽等地十几岁农村姑娘,被人骗至福建等地,被逼走上跳脱衣舞之路。两名曾在闽南一安徽脱衣舞歌舞团做过伙计,并深知其中内幕的知情人士来到报社,他们向记者讲述了我省专门从事脱衣舞表演的歌舞团的内幕,十分惊人,下面是他们谈话的整理记录。

  内幕之一:脱衣舞女怎么来?

  脱衣舞歌舞团、脱衣舞女是在近10年间出现的,以前没有。80年代时,一般都是正规的,唱歌的、跳舞的,演杂技的,变魔术的,当时民间娱乐不丰富,所以歌舞团每到一地都很受欢迎。现在,很多脱衣舞歌舞团的大老板都是当时发家的。后来,生意慢慢冷落了,于是出现了三点式表演,然后发展到今天*脱衣来吸引观众。

  现在的一个歌舞团一般有7到8个女孩子,年纪在16岁到22岁之间,主要来自湖北、湖南、四川、安徽等农村地区。这些人主要通过棚主(小歌舞团老板)的姘头、朋友和亲戚的朋友充当中间人,在上述等地招徕来的。一般来说,许多中间人并不知情。招徕时一般说成是某歌舞团或某厂需要工人,有男有女,男的当伙计,女的就当脱衣舞女。其实,招人时给的待遇并不高,不过月薪500元左右,食宿全包。但对于当地农村来说,许多人在家待业,这笔钱也让很多人动心。

  确定对象后,这些女孩子被带到福建,交给棚主进行培训。刚开始,先是教跳舞,在教的过程中,慢慢用言语打动这些女孩子,教她们开放些,同时也通过老脱衣舞女表演对其进行教育洗脑。刚开始,绝大多数的女孩子知道自己要跳脱衣舞后,往往不干。然后,棚主及其姘头就抓一个反对最激烈的,捆起来用扫帚棒痛打一顿,起到杀鸡给猴看的作用。我亲眼见过,有个不愿意跳的,被棚主打的浑身是血,带到医院花了1000多元,治好后又必须跳。还有一次,差点出人命,有个女孩从6楼跳下,当时摔到2楼的厨房内。但女孩没什么事,只刮伤了一些皮,最后还是被抓住。

  由于带来的姑娘都是农村出来的,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年纪很小,几乎都是首次出远门,身上又没钱,离开了这些地方也不知如何生存,所以给这些棚主一吓,都乖乖的跳脱衣舞。

  内幕之二:脱衣舞团咋管理

  一个棚子由几种人组成,一个棚主,一个棚主的姘头,这个姘头往往是脱衣舞女,对其他脱衣舞女进行监视,有的还负责管帐。有3到4个伙计,主要是从事搬家、看场地、买票、烧菜等工作。还有就是7到8个的脱衣舞女。

  脱衣舞女除了平时演出外,平时就呆在团里打牌、睡觉、看借来的小说杂志。虽然跟着剧团在全省巡回演出,但除了演出外,平时很少外出。外出时,也要由棚主信的过的人带队,起监视作用,棚主也担心她们逃跑。每天,两个脱衣舞女还要轮流煮饭,一人打扫卫生。

  棚主对脱衣舞女的控制主要通过三点实现,一是钱,虽然承诺是月薪500元,但实际上很少会实现的。绝大部分的棚主不会给脱衣舞女发工资,这样一来可以多赚钱,另外不让脱衣舞女有钱离开,一举两得。舞女需要钱时,一般找棚主支,支的多少,就要看跟棚主的关系如何,一次有支20元、30元的,也有支50元、60元的,好的一般一个月可以支到150元到200元。通过控制钱,棚主将脱衣舞女紧紧控制在团里。二是暴力,对于不听话的,想逃跑的,就是棍棒伺候,在歌舞团里,脱衣舞女被打是家常便饭。三是性,为了控制这些小女孩,棚主一般都会霸占几个女孩做小老婆。在封闭的歌舞团内,棚主就是皇帝,想跟谁睡就跟睡睡。也有不从的,他们(棚主及其亲戚朋友)会通过下药、暴力等手段,胁迫其屈服。而在歌舞团内,许多脱衣舞女对性也不是很在意,一般会通过睡觉的方式,讨棚主的喜欢。这样每人感觉都和棚主有特殊关系。另外,在脱衣团内,对伙计与舞女之间的交往也比较在意,棚主就怕两人之间产生感情,伙计将脱衣舞女带走,这种情况发生很多,因为棚主对于伙计比较难控制。

  内幕之三:脱衣舞团咋运作

  一个以泉州南安为据点的歌舞团,下面有17个棚子。这个鼓舞团的老板叫黄老大(外号),原先他和老左(老左)一起办了一个歌舞团,后来慢慢扩大,有了许多棚子,这些棚子的棚主都是黄老大等人带出来的,是他的亲戚朋友,或有些沾亲带故的人,绝大部分是安徽人。

  这些棚子有的有演出证,有的没有,将演出证相互借来借去。由于黄老大对福建省各地演出场所很熟,刚开始各个棚主都在黄老大处开介绍信,然后到当地演出。

  各个棚子和各地的演出场所都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各个棚子间相互轮流。在一个演出场所,一个歌舞团一般是的2到3天,最长的可到七八天。这些演出场所一般是当地的剧院、电影院、公园、火车站、废楼、包租的楼房等。这些演出场所的老板一般在当地都有背景。棚子到当地后,只和演出场所的老板接触,由他们提供安全保障。

  在棚子与演出场所之间,对于收益,一般采取四六分成、或三七分成,剧团拿大头。只有厦门一家影院是倒四六。剧团的门票一般是十元,春节的时候可达20元。在春节,是这些棚子的收入旺季,在火车站,有时一天门票收入可达一万元。平时,一天收入在两三千元。一个棚子,一天缴纳50元的文化费,50元的伙食费,有时还有零星的支出,平时的纯收入也在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