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的假设#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武杰
(330046,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一、引言
新世纪初,笔者曾指出,教育理论必将从同心理学的结合转向同生理学结合的方向发展,并开始倡导生理教育理论。[1]随后的研究发现:文学思维对儿童数学(“算术”和几何除外)学习有较大的抵触性。而数学思维对儿童文科学习有很好的兼容性。[2]笔者由此提出“儿童思维可分为文学型思维、数学型思维、文数相兼型思维,即使是文数相兼型思维也还有两者之间更加倾向一方的特点”的新观点。[3]
以后的研究笔者发现:人类数学思维与音乐思维之间有相当的排斥性,音乐(特别是音准、节奏方面)是区分儿童属于哪类思维的试金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它不仅能准确预测儿童思维类型,更为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4]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而提出假设: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
二、儿童思维类型和血型都是源于遗传并且终身不变
早在1900年人们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聚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只含B凝集原的为B 型,其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为AB 型,其血清中既没有抗A也没有抗B 的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其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
人类ABO血型系统由细胞核染色体上的A、B、O三个基因所控制。A、B、O基因是复等位基因,三个基因在染色体处于同一个基因点上。也就是说,在染色体的这一点上可能是O基因,也可能是A或B基因,三者必居其一。子代的染色体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性细胞的染色体。在遗传基因中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A和B是显性因子,O是隐性因子。所以人体内所具有的血型的遗传基因和血型的表现形式不一定相同。因此,具有AA或AO遗传基因的人,其血型的表现形式为A型;具有BB或BO遗传基因的人,血型的表现形式为B型;具有AB遗传基因的人,表现为AB型,只有OO遗传基因的才表现为O型。
毫无疑问,血型由遗传决定,并且终身不变。
---------------------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儿童生理教育理论及其效应》(编号:FBA011459)成果之一。
在我们制定的关于“儿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培养”的问卷调查中,我们意外发现,儿童思维类型也有着明显的遗传特点。在我们从幼儿园至高中的所有问卷中,儿童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幼儿园小朋友问卷由家长和老师据情填写)填写的内容与父、母亲自己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填写的内容大都一致。
在分析所有问卷材料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男孩与母亲、女孩与父亲相一致的情形大大多于男孩与父亲、女孩与母亲相一致的情形,明显表现出智力类型有异性遗传的特点。在我们对小样本的分析时候,我们还发现,智力类型同人的长相有一致性,儿童长相像父亲,其智力倾向会与父亲更多地保持一致;长相像母亲,其智力倾向会与母亲更多地保持一致;如长相既像父亲又像母亲,其智力倾向则会是综合父母亲的智力倾向。
另外,儿童智力类型也是终身不变的。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发现,人的智力类型不会因为教育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一位属文学型思维儿童,即便是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他(她)无论长至哪个年龄阶段也不可能成为数学型思维的人。有一小学女校长曾告诉笔者这样一段亲身经验:早在她怀孕的时候,她就朦胧感觉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理科学习会不好。因为她父亲擅长音乐,是一位专业文艺工作者。而她也是从小文科学习优秀,中师学的是艺师。于是根据当年流行的胎教、早教理论,这位女校长从小对自己的儿子进行理科方面知识的教育,渴望孩子长大后不要像自己而能从理科方面发展。由于这一强烈愿望,她甚至利用孩子在自己学校就读的方便从小阻止孩子参加学校文艺活动。可是,这并没有阻碍孩子音乐天赋的表现,孩子的歌唱天赋仍然使所有认识孩子的老师刮目相看。遗憾的是,由于这种严重逆反儿童思维类型的教育环境,孩子升至高中后,由于忧郁而疾不得不休学在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人的心情,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实际是血型特征和理智行为矛盾的结果。当行为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人会感到愉悦;当理智行为不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而痛苦不属于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在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中,认识和引导儿童发展天赋,服务社会,体验人生的幸福。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笔者二十余年特别是高、中考的教育咨询中,所有咨询者中教育失败者无一不是同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改变儿童思维类型的做法有关。
鲁迅小时启蒙学习时便喜欢在书本上画些刀枪斧钺,在日本学医做生理学作业时竟然为了“美丽”修改人体解剖图,直至晚年仍情系木刻,可见鲁迅实属文学型思维。鲁迅弃医从文固然有他自己所说的理想因素,但他能在文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却是顺从自己思维类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年近七旬的我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忆自己成长之路曾说:我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负负得正。2001年我在北京接受国家科技奖时(我国首届科技奖得主为袁隆平和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我还问吴文俊,为什么负负得正呢?这虽是一句戏言,却反映人的思维类型终身不变的事实。其实,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都一定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儿童思维类型与血型类型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两者都是遗传的结果并终身不变,特别是两者都会对人的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行为形成巨大影响却是可以肯定的。因为,遗传是一定会发生效应的。
三、血型有着非常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应当说,以往我们对血液比较多的认识是:血液在人的生命期间内不停地在全身范围内迅速流动。血液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类、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
其实,体内各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是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影响并改变靶器官活动的。笔者以为,这是血液影响人的行为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时至今日生理学理论能为本假设提供的唯一基础。并且这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还有其它方面,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对此,我们期盼生理学研究的新发现。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血液并不仅仅只有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它还有着能够铸就我们行为方式的特殊功能。血型类型的根本特征实际就是血液的这种特殊功能的外显表现。
笔者认为,血型行为的根本特征属原始行为。与原始行为相对应的是理智行为。原始行为是血型的直接结果,理智行为是儿童经过理性思考后的行为。
通过问卷和个案追踪研究,笔者发现,A、B、O血型(AB血型有倾向A或B的特点,故本文暂不专门讨论)有着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A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A血型者为“追求他人好评的人”。为了获得他人好评,他们做事仔细谨慎,追求完美。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或是早睡早醒,或是晚睡早醒。无论何时何地,天亮即醒,是他们永远遵循的规律。
A血型者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人好评”的潜意识,由此给A血型者带来一系列品质:性格内向,他们始终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保持在其认为安全的距离;非常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以获取别人好评的标准行为处事;情绪瞬变,典型的性情人;自尊心极强,让人小看会产生侮辱感;待人诚恳,特别强调公平;与人交往有过分区别对待的倾向,很容易与自己性情一致的人成为好朋友,排斥与自己性情不同人的交往;比其它血型的人更爱干净整洁。
B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B血型者为“喜欢站在舞台上的人”。他们最喜欢在别人面前或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特点。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晚睡晚起和睡眠时间偏长的特点。
“喜欢站在舞台上”的根本特点给B血型者派生出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性格外向;快人快语,说话和做事不会掩饰自己的不足,典型的“露相即真人”;喜好张扬,对好事喜欢夸大表现,坏事则缩小宣传;心地善良,常常助人为乐;兴趣泛化,比较容易改变思想;不拘礼仪,举止马虎。
O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O血型者为“外圆内方的人”。他们外表平和待人,内心却与自己不分上下的人有着极其强烈的压倒对方的愿望。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过晚睡和晚起特点,一般是午夜以后才有睡意。与B血型相比,O血型者更能熬夜,更能补觉。
O血型者喜欢压倒对手的竞争意识导致了他们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和自我表现意识;很善于处理与上、与下的人际关系,对上,他们无条件地非常尊重,对下,他们非常自然地表现大度,给人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处理事务非常有心计,留有余地;嫉妒心理强烈。
需要指出的是:理智行为会掩饰原始行为。比较而言,智力水平高的比智力水平低的更会掩饰,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更会掩饰,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更会掩饰。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还显示,A血型者比O血型者会掩饰,O血型者比B血型者会掩饰。
四、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有效地影响儿童学习方式
为检测血型类别特征是否会影响儿童学习方式,我们根据上述血型类别的根本特征,分别设计了《幼儿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小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中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有计划地对血型与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我们也特别追踪了一些个案,对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
(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部分地开始显现出来
根据笔者的体会,凭经验区分血型类别的首要标准是睡眠规律。A血型者早睡早醒或晚睡早醒,睡眠生物钟特别准确,睡眠过程敏感;B 、O血型者都有晚睡的习惯,属“夜猫子”。B、O血型者大都有着白天“倒床即睡”的特殊本领,睡眠水平异常地高。
根据观察研究,这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重要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我们观察婴儿睡眠状况时可以发现,A血型婴儿睡眠较之其它血型婴儿更有规律,并且睡眠过程中特别容易惊醒。B、O血型婴儿更容易体现“吃饱了就睡”的特点,故家长们常形容他们:像小猪似的,真好养!
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性格。A血型者是典型的内向性格,B血型者是外向性格。O血型者属内外向性格。这一特征在婴儿阶段也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了。A血型婴儿从小害怕生人,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他们都不愿意接触陌生人。见了陌生人总是一脸疑俱表情,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从不要陌生人拥抱他们。而在他们每天都接触的人面前却会显得非常开心。B血型婴儿很少俱生。遇上能够挑逗他们的人,他们一般都会顺从挑逗者的语言或情绪愉快地表现自己,常给人留下“人见人爱”的印象。O血型婴儿不会像A血型婴儿那样认生,也不会像B血型婴儿那样容易被人挑逗,O血型婴儿给人最深刻的感觉是:这孩子真乖。
在学习方面,A血型婴儿不喜欢模仿他人,他们常常会一个人独自玩玩具、翻书,如果家长刻意要教他们一点什么,就会发现A血型婴儿不是那么配合的。从小就比其它血型更显“自尊”。B血型婴儿与A血型婴儿完全不同,他们很乐意接受家长或其他人的示范行为,并努力模仿。O血型婴儿似乎比较懂事,会有“选择”地进行模仿。我们在家长带着孩子“聚会”的场合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母亲抱着孩子说:“这孩子,教他就是不学,一个人在那里什么都会做。”另一奶奶抱着孩子说:“不会呀!我们这宝宝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宝,我们来做个欢迎,欢迎!欢迎!”孩子随即像大人一样拍手欢迎。其实,家长不知道,婴儿的这种不同表现,并不是教育带来的差异,而是婴儿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使然。
(二)不同血型儿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不同血型是否会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答案是肯定的。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A、B、O血型的学习风格有以下差异:
在学习时间方面: A血型儿童白天学习精力旺盛,上午学习效率比下午学习效率高。B、O血型儿童晚上学习效率比白天高。
在学习环境方面:A血型儿童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B血型儿童喜欢和同伴在一块学习,如是一个人学习,最好能有音乐或其它音响相伴随。O血型儿童对学习环境没有特别要求,其适应性大大高于A、B血型者。
在完成作业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提前安排时间完成作业,B血型儿童有时会拖拉完成作业,O血型儿童则是按时完成作业。
在考试方面:每次考试完后检查试卷的时候,A血型儿童非常小心,并且总是担心有未检查到的错误;B血型儿童检查有时粗心,有时仔细;O血型儿童检查认真仔细,但不会产生A血型儿童的害怕感。考试结束后,A血型儿童立刻就想知道考试成绩。B、O血型者儿童没有这种急切感。
在对待学习成绩方面:A、B血型儿童主要看重自己感兴趣学科的学习成绩。O血型儿童非常在意排名次序,心中喜欢争第一。
在学习方式方面:A血型儿童独立性最强,更喜欢自学。B血型儿童更强调个人学习兴趣,容易强化偏科现象。O血型儿童循规蹈矩,面面俱到,在当今中国高考体制下,O血型儿童的学习方式最具竞争力。
在和学习伙伴交朋友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和尊敬自己的人交朋友,B血型儿童喜欢和自己同样兴趣的人交朋友,O血型儿童喜欢和听自己话的人交朋友。
在接受批评方面:A血型儿童对批评总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公众场合的批评会极其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B血型儿童会比较容易接受正确批评,却不乏“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现象。比较而言,O血型儿童最容易接受所有批评。
在学习总体态度方面:A血型儿童细致,B血型儿童随意,O血型儿童稳重。
(三)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
在研究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这一假设的时候,我们发现,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的现象。这是因为:
其一,学习风格是综合行为表现。(5)学习风格不仅受血型的影响,还受到智力水平和思维类型的影响。个体学习风格是其血型类别、智力水平、思维类型的综合反映。血型仅仅是形成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实际上,每个儿童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特点,但这并不影响以血型为基础对学习风格类别的划分。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却有理由区分出这是柳树叶,那是枫树叶。
其二,如前所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是天性表现,学习特点是理性表现。个体天性常常会与理性发生冲突,特别是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一些扭曲的教育教学方式常常迫使天性无条件地服从理性。如一些家长每天都在好心地劝说O血型孩子早点睡觉,一些高三毕业班的家长总是命令式地要求A血型孩子晚上要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长期如此,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改变儿童学习习惯(仅仅是暂时,只要条件一旦改变,天性又会我行我素。恰是应了中国人一句古训:江山易移,本(天)性难改)。但其学习效果一定适得其反。笔者一贯以为在教育实践中,用理性改变天性是事倍功半,而顺应天性则事半功倍。天性和理性类似“野生”与“家养”。“家养”在漫长的过程中(几代、十几代乃至几十代)能改变“野生”的习性(亲代至子代不可能),却会因之失去许多“野生”的宝贵灵性。动物园的所有动物与野生动物相比,目光呆滞,动作迟笨;鱼塘人工喂养的鱼生长期短却远没有江河野生鱼味道鲜美,都是这个道理。
宇宙间所有物质运动,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遵循一个普遍原则,那就是平衡。天性和理性之间同是如此。精神病实际就是天性与理性失衡所致。笔者以为,如果儿童学习行为不能与其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相匹配,亦即失衡,那一定会学习失败!严重者,儿童会患学习忧郁症。这方面,A血型儿童比其它血型儿童更容易体现之。
其三,非常典型而完整地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的机率很小。一个人身上很难完全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这是因为,儿童血型是遗传的结果,它既有父亲的遗传因子,又有母亲的遗传因子。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一儿童血型是B型,按B血型类别特征,这位儿童对衣着整洁不会有特殊要求,可这位儿童恰恰相反,“在学校大扫除的时候,担心弄脏衣服”。细一查看该儿童资料,我们发现,该儿童母亲是B血型,父亲是A血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位B血型儿童也有爱干净的品质了,因为他血管里流的血除了有母亲的特点外,依然会有着父亲的特点。在我们的所有问卷对象中,这种情形非常普遍。并且即使儿童与其父、母都是同样血型,儿童也难完全体现血型类别特征,因为父母完全按血型类别特征要求教育孩子的情形几乎没有。
五、小结
在行将结束本文的时候,笔者再记叙在本研究过程中亲历的两件小事:
笔者举行一小型调研会,请小学五年级一班主任随机找8位同学参加。8位同学被班主任指名参加会议。笔者问班主任挑选人员的标准是什么,班主任笑答,他们都很听话。再逐一问同学血型,6个O型,2个AB型。
笔者在一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校长亲自提名他认为比较优秀的老师参加课题组。在第一次课题组碰头会上,笔者好奇地问老师们的血型,6位老师除一位不知道自己的血型外,其余5位都是O型。
或许这是两件偶发事件,却不经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往人们从未注意的现象:血型规定着人的原始行为方式并影响着社会评价。在本研究过中,越到后期,笔者越是感到血型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深刻性。血型有理由成为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笔者一贯倡导教育孩子从认识孩子开始,现在要补充一句:认识孩子从了解孩子血型特征开始。
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教育研究后提出的新认识。
(本研究得到江西省政府第三保育院、新余市保育院、南昌市上海路新村小学、南昌市三眼井小学、鹰潭市一中、南昌市二十七中等单位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合作,笔者不可能完成此文。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武杰:《教育学中的生理学问题》刊“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9期,第6页。
(2)武杰:《教育实践对脑科学新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刊“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12期,第7页。
(3)武杰:《发现天才》,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页。
(4)[美]M S Gazzaniga主编,沈政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46页,第851页。
(5) George E.B.Movren.Jr: 《Behavior in Changing Enviroments: Learning,Problem Solving,and Seeing the World,》,http//www.rci.rutger.edu/prspectvs/course-materials.htm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武杰
(330046,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一、引言
新世纪初,笔者曾指出,教育理论必将从同心理学的结合转向同生理学结合的方向发展,并开始倡导生理教育理论。[1]随后的研究发现:文学思维对儿童数学(“算术”和几何除外)学习有较大的抵触性。而数学思维对儿童文科学习有很好的兼容性。[2]笔者由此提出“儿童思维可分为文学型思维、数学型思维、文数相兼型思维,即使是文数相兼型思维也还有两者之间更加倾向一方的特点”的新观点。[3]
以后的研究笔者发现:人类数学思维与音乐思维之间有相当的排斥性,音乐(特别是音准、节奏方面)是区分儿童属于哪类思维的试金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它不仅能准确预测儿童思维类型,更为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4]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而提出假设: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
二、儿童思维类型和血型都是源于遗传并且终身不变
早在1900年人们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聚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只含B凝集原的为B 型,其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为AB 型,其血清中既没有抗A也没有抗B 的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其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
人类ABO血型系统由细胞核染色体上的A、B、O三个基因所控制。A、B、O基因是复等位基因,三个基因在染色体处于同一个基因点上。也就是说,在染色体的这一点上可能是O基因,也可能是A或B基因,三者必居其一。子代的染色体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性细胞的染色体。在遗传基因中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A和B是显性因子,O是隐性因子。所以人体内所具有的血型的遗传基因和血型的表现形式不一定相同。因此,具有AA或AO遗传基因的人,其血型的表现形式为A型;具有BB或BO遗传基因的人,血型的表现形式为B型;具有AB遗传基因的人,表现为AB型,只有OO遗传基因的才表现为O型。
毫无疑问,血型由遗传决定,并且终身不变。
---------------------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儿童生理教育理论及其效应》(编号:FBA011459)成果之一。
在我们制定的关于“儿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培养”的问卷调查中,我们意外发现,儿童思维类型也有着明显的遗传特点。在我们从幼儿园至高中的所有问卷中,儿童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幼儿园小朋友问卷由家长和老师据情填写)填写的内容与父、母亲自己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填写的内容大都一致。
在分析所有问卷材料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男孩与母亲、女孩与父亲相一致的情形大大多于男孩与父亲、女孩与母亲相一致的情形,明显表现出智力类型有异性遗传的特点。在我们对小样本的分析时候,我们还发现,智力类型同人的长相有一致性,儿童长相像父亲,其智力倾向会与父亲更多地保持一致;长相像母亲,其智力倾向会与母亲更多地保持一致;如长相既像父亲又像母亲,其智力倾向则会是综合父母亲的智力倾向。
另外,儿童智力类型也是终身不变的。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发现,人的智力类型不会因为教育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一位属文学型思维儿童,即便是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他(她)无论长至哪个年龄阶段也不可能成为数学型思维的人。有一小学女校长曾告诉笔者这样一段亲身经验:早在她怀孕的时候,她就朦胧感觉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理科学习会不好。因为她父亲擅长音乐,是一位专业文艺工作者。而她也是从小文科学习优秀,中师学的是艺师。于是根据当年流行的胎教、早教理论,这位女校长从小对自己的儿子进行理科方面知识的教育,渴望孩子长大后不要像自己而能从理科方面发展。由于这一强烈愿望,她甚至利用孩子在自己学校就读的方便从小阻止孩子参加学校文艺活动。可是,这并没有阻碍孩子音乐天赋的表现,孩子的歌唱天赋仍然使所有认识孩子的老师刮目相看。遗憾的是,由于这种严重逆反儿童思维类型的教育环境,孩子升至高中后,由于忧郁而疾不得不休学在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人的心情,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实际是血型特征和理智行为矛盾的结果。当行为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人会感到愉悦;当理智行为不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而痛苦不属于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在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中,认识和引导儿童发展天赋,服务社会,体验人生的幸福。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笔者二十余年特别是高、中考的教育咨询中,所有咨询者中教育失败者无一不是同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改变儿童思维类型的做法有关。
鲁迅小时启蒙学习时便喜欢在书本上画些刀枪斧钺,在日本学医做生理学作业时竟然为了“美丽”修改人体解剖图,直至晚年仍情系木刻,可见鲁迅实属文学型思维。鲁迅弃医从文固然有他自己所说的理想因素,但他能在文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却是顺从自己思维类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年近七旬的我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忆自己成长之路曾说:我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负负得正。2001年我在北京接受国家科技奖时(我国首届科技奖得主为袁隆平和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我还问吴文俊,为什么负负得正呢?这虽是一句戏言,却反映人的思维类型终身不变的事实。其实,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都一定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儿童思维类型与血型类型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两者都是遗传的结果并终身不变,特别是两者都会对人的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行为形成巨大影响却是可以肯定的。因为,遗传是一定会发生效应的。
三、血型有着非常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应当说,以往我们对血液比较多的认识是:血液在人的生命期间内不停地在全身范围内迅速流动。血液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类、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
其实,体内各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是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影响并改变靶器官活动的。笔者以为,这是血液影响人的行为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时至今日生理学理论能为本假设提供的唯一基础。并且这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还有其它方面,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对此,我们期盼生理学研究的新发现。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血液并不仅仅只有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它还有着能够铸就我们行为方式的特殊功能。血型类型的根本特征实际就是血液的这种特殊功能的外显表现。
笔者认为,血型行为的根本特征属原始行为。与原始行为相对应的是理智行为。原始行为是血型的直接结果,理智行为是儿童经过理性思考后的行为。
通过问卷和个案追踪研究,笔者发现,A、B、O血型(AB血型有倾向A或B的特点,故本文暂不专门讨论)有着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A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A血型者为“追求他人好评的人”。为了获得他人好评,他们做事仔细谨慎,追求完美。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或是早睡早醒,或是晚睡早醒。无论何时何地,天亮即醒,是他们永远遵循的规律。
A血型者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人好评”的潜意识,由此给A血型者带来一系列品质:性格内向,他们始终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保持在其认为安全的距离;非常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以获取别人好评的标准行为处事;情绪瞬变,典型的性情人;自尊心极强,让人小看会产生侮辱感;待人诚恳,特别强调公平;与人交往有过分区别对待的倾向,很容易与自己性情一致的人成为好朋友,排斥与自己性情不同人的交往;比其它血型的人更爱干净整洁。
B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B血型者为“喜欢站在舞台上的人”。他们最喜欢在别人面前或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特点。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晚睡晚起和睡眠时间偏长的特点。
“喜欢站在舞台上”的根本特点给B血型者派生出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性格外向;快人快语,说话和做事不会掩饰自己的不足,典型的“露相即真人”;喜好张扬,对好事喜欢夸大表现,坏事则缩小宣传;心地善良,常常助人为乐;兴趣泛化,比较容易改变思想;不拘礼仪,举止马虎。
O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O血型者为“外圆内方的人”。他们外表平和待人,内心却与自己不分上下的人有着极其强烈的压倒对方的愿望。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过晚睡和晚起特点,一般是午夜以后才有睡意。与B血型相比,O血型者更能熬夜,更能补觉。
O血型者喜欢压倒对手的竞争意识导致了他们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和自我表现意识;很善于处理与上、与下的人际关系,对上,他们无条件地非常尊重,对下,他们非常自然地表现大度,给人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处理事务非常有心计,留有余地;嫉妒心理强烈。
需要指出的是:理智行为会掩饰原始行为。比较而言,智力水平高的比智力水平低的更会掩饰,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更会掩饰,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更会掩饰。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还显示,A血型者比O血型者会掩饰,O血型者比B血型者会掩饰。
四、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有效地影响儿童学习方式
为检测血型类别特征是否会影响儿童学习方式,我们根据上述血型类别的根本特征,分别设计了《幼儿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小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中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有计划地对血型与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我们也特别追踪了一些个案,对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
(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部分地开始显现出来
根据笔者的体会,凭经验区分血型类别的首要标准是睡眠规律。A血型者早睡早醒或晚睡早醒,睡眠生物钟特别准确,睡眠过程敏感;B 、O血型者都有晚睡的习惯,属“夜猫子”。B、O血型者大都有着白天“倒床即睡”的特殊本领,睡眠水平异常地高。
根据观察研究,这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重要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我们观察婴儿睡眠状况时可以发现,A血型婴儿睡眠较之其它血型婴儿更有规律,并且睡眠过程中特别容易惊醒。B、O血型婴儿更容易体现“吃饱了就睡”的特点,故家长们常形容他们:像小猪似的,真好养!
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性格。A血型者是典型的内向性格,B血型者是外向性格。O血型者属内外向性格。这一特征在婴儿阶段也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了。A血型婴儿从小害怕生人,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他们都不愿意接触陌生人。见了陌生人总是一脸疑俱表情,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从不要陌生人拥抱他们。而在他们每天都接触的人面前却会显得非常开心。B血型婴儿很少俱生。遇上能够挑逗他们的人,他们一般都会顺从挑逗者的语言或情绪愉快地表现自己,常给人留下“人见人爱”的印象。O血型婴儿不会像A血型婴儿那样认生,也不会像B血型婴儿那样容易被人挑逗,O血型婴儿给人最深刻的感觉是:这孩子真乖。
在学习方面,A血型婴儿不喜欢模仿他人,他们常常会一个人独自玩玩具、翻书,如果家长刻意要教他们一点什么,就会发现A血型婴儿不是那么配合的。从小就比其它血型更显“自尊”。B血型婴儿与A血型婴儿完全不同,他们很乐意接受家长或其他人的示范行为,并努力模仿。O血型婴儿似乎比较懂事,会有“选择”地进行模仿。我们在家长带着孩子“聚会”的场合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母亲抱着孩子说:“这孩子,教他就是不学,一个人在那里什么都会做。”另一奶奶抱着孩子说:“不会呀!我们这宝宝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宝,我们来做个欢迎,欢迎!欢迎!”孩子随即像大人一样拍手欢迎。其实,家长不知道,婴儿的这种不同表现,并不是教育带来的差异,而是婴儿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使然。
(二)不同血型儿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不同血型是否会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答案是肯定的。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A、B、O血型的学习风格有以下差异:
在学习时间方面: A血型儿童白天学习精力旺盛,上午学习效率比下午学习效率高。B、O血型儿童晚上学习效率比白天高。
在学习环境方面:A血型儿童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B血型儿童喜欢和同伴在一块学习,如是一个人学习,最好能有音乐或其它音响相伴随。O血型儿童对学习环境没有特别要求,其适应性大大高于A、B血型者。
在完成作业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提前安排时间完成作业,B血型儿童有时会拖拉完成作业,O血型儿童则是按时完成作业。
在考试方面:每次考试完后检查试卷的时候,A血型儿童非常小心,并且总是担心有未检查到的错误;B血型儿童检查有时粗心,有时仔细;O血型儿童检查认真仔细,但不会产生A血型儿童的害怕感。考试结束后,A血型儿童立刻就想知道考试成绩。B、O血型者儿童没有这种急切感。
在对待学习成绩方面:A、B血型儿童主要看重自己感兴趣学科的学习成绩。O血型儿童非常在意排名次序,心中喜欢争第一。
在学习方式方面:A血型儿童独立性最强,更喜欢自学。B血型儿童更强调个人学习兴趣,容易强化偏科现象。O血型儿童循规蹈矩,面面俱到,在当今中国高考体制下,O血型儿童的学习方式最具竞争力。
在和学习伙伴交朋友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和尊敬自己的人交朋友,B血型儿童喜欢和自己同样兴趣的人交朋友,O血型儿童喜欢和听自己话的人交朋友。
在接受批评方面:A血型儿童对批评总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公众场合的批评会极其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B血型儿童会比较容易接受正确批评,却不乏“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现象。比较而言,O血型儿童最容易接受所有批评。
在学习总体态度方面:A血型儿童细致,B血型儿童随意,O血型儿童稳重。
(三)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
在研究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这一假设的时候,我们发现,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的现象。这是因为:
其一,学习风格是综合行为表现。(5)学习风格不仅受血型的影响,还受到智力水平和思维类型的影响。个体学习风格是其血型类别、智力水平、思维类型的综合反映。血型仅仅是形成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实际上,每个儿童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特点,但这并不影响以血型为基础对学习风格类别的划分。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却有理由区分出这是柳树叶,那是枫树叶。
其二,如前所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是天性表现,学习特点是理性表现。个体天性常常会与理性发生冲突,特别是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一些扭曲的教育教学方式常常迫使天性无条件地服从理性。如一些家长每天都在好心地劝说O血型孩子早点睡觉,一些高三毕业班的家长总是命令式地要求A血型孩子晚上要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长期如此,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改变儿童学习习惯(仅仅是暂时,只要条件一旦改变,天性又会我行我素。恰是应了中国人一句古训:江山易移,本(天)性难改)。但其学习效果一定适得其反。笔者一贯以为在教育实践中,用理性改变天性是事倍功半,而顺应天性则事半功倍。天性和理性类似“野生”与“家养”。“家养”在漫长的过程中(几代、十几代乃至几十代)能改变“野生”的习性(亲代至子代不可能),却会因之失去许多“野生”的宝贵灵性。动物园的所有动物与野生动物相比,目光呆滞,动作迟笨;鱼塘人工喂养的鱼生长期短却远没有江河野生鱼味道鲜美,都是这个道理。
宇宙间所有物质运动,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遵循一个普遍原则,那就是平衡。天性和理性之间同是如此。精神病实际就是天性与理性失衡所致。笔者以为,如果儿童学习行为不能与其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相匹配,亦即失衡,那一定会学习失败!严重者,儿童会患学习忧郁症。这方面,A血型儿童比其它血型儿童更容易体现之。
其三,非常典型而完整地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的机率很小。一个人身上很难完全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这是因为,儿童血型是遗传的结果,它既有父亲的遗传因子,又有母亲的遗传因子。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一儿童血型是B型,按B血型类别特征,这位儿童对衣着整洁不会有特殊要求,可这位儿童恰恰相反,“在学校大扫除的时候,担心弄脏衣服”。细一查看该儿童资料,我们发现,该儿童母亲是B血型,父亲是A血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位B血型儿童也有爱干净的品质了,因为他血管里流的血除了有母亲的特点外,依然会有着父亲的特点。在我们的所有问卷对象中,这种情形非常普遍。并且即使儿童与其父、母都是同样血型,儿童也难完全体现血型类别特征,因为父母完全按血型类别特征要求教育孩子的情形几乎没有。
五、小结
在行将结束本文的时候,笔者再记叙在本研究过程中亲历的两件小事:
笔者举行一小型调研会,请小学五年级一班主任随机找8位同学参加。8位同学被班主任指名参加会议。笔者问班主任挑选人员的标准是什么,班主任笑答,他们都很听话。再逐一问同学血型,6个O型,2个AB型。
笔者在一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校长亲自提名他认为比较优秀的老师参加课题组。在第一次课题组碰头会上,笔者好奇地问老师们的血型,6位老师除一位不知道自己的血型外,其余5位都是O型。
或许这是两件偶发事件,却不经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往人们从未注意的现象:血型规定着人的原始行为方式并影响着社会评价。在本研究过中,越到后期,笔者越是感到血型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深刻性。血型有理由成为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笔者一贯倡导教育孩子从认识孩子开始,现在要补充一句:认识孩子从了解孩子血型特征开始。
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教育研究后提出的新认识。
(本研究得到江西省政府第三保育院、新余市保育院、南昌市上海路新村小学、南昌市三眼井小学、鹰潭市一中、南昌市二十七中等单位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合作,笔者不可能完成此文。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武杰:《教育学中的生理学问题》刊“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9期,第6页。
(2)武杰:《教育实践对脑科学新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刊“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12期,第7页。
(3)武杰:《发现天才》,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页。
(4)[美]M S Gazzaniga主编,沈政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46页,第851页。
(5) George E.B.Movren.Jr: 《Behavior in Changing Enviroments: Learning,Problem Solving,and Seeing the World,》,http//www.rci.rutger.edu/prspectvs/course-materials.htm
对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的假设#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武杰
(330046,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一、引言
新世纪初,笔者曾指出,教育理论必将从同心理学的结合转向同生理学结合的方向发展,并开始倡导生理教育理论。[1]随后的研究发现:文学思维对儿童数学(“算术”和几何除外)学习有较大的抵触性。而数学思维对儿童文科学习有很好的兼容性。[2]笔者由此提出“儿童思维可分为文学型思维、数学型思维、文数相兼型思维,即使是文数相兼型思维也还有两者之间更加倾向一方的特点”的新观点。[3]
以后的研究笔者发现:人类数学思维与音乐思维之间有相当的排斥性,音乐(特别是音准、节奏方面)是区分儿童属于哪类思维的试金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它不仅能准确预测儿童思维类型,更为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4]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而提出假设: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
二、儿童思维类型和血型都是源于遗传并且终身不变
早在1900年人们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聚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只含B凝集原的为B 型,其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为AB 型,其血清中既没有抗A也没有抗B 的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其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
人类ABO血型系统由细胞核染色体上的A、B、O三个基因所控制。A、B、O基因是复等位基因,三个基因在染色体处于同一个基因点上。也就是说,在染色体的这一点上可能是O基因,也可能是A或B基因,三者必居其一。子代的染色体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性细胞的染色体。在遗传基因中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A和B是显性因子,O是隐性因子。所以人体内所具有的血型的遗传基因和血型的表现形式不一定相同。因此,具有AA或AO遗传基因的人,其血型的表现形式为A型;具有BB或BO遗传基因的人,血型的表现形式为B型;具有AB遗传基因的人,表现为AB型,只有OO遗传基因的才表现为O型。
毫无疑问,血型由遗传决定,并且终身不变。
---------------------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儿童生理教育理论及其效应》(编号:FBA011459)成果之一。
在我们制定的关于“儿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培养”的问卷调查中,我们意外发现,儿童思维类型也有着明显的遗传特点。在我们从幼儿园至高中的所有问卷中,儿童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幼儿园小朋友问卷由家长和老师据情填写)填写的内容与父、母亲自己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填写的内容大都一致。
在分析所有问卷材料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男孩与母亲、女孩与父亲相一致的情形大大多于男孩与父亲、女孩与母亲相一致的情形,明显表现出智力类型有异性遗传的特点。在我们对小样本的分析时候,我们还发现,智力类型同人的长相有一致性,儿童长相像父亲,其智力倾向会与父亲更多地保持一致;长相像母亲,其智力倾向会与母亲更多地保持一致;如长相既像父亲又像母亲,其智力倾向则会是综合父母亲的智力倾向。
另外,儿童智力类型也是终身不变的。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发现,人的智力类型不会因为教育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一位属文学型思维儿童,即便是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他(她)无论长至哪个年龄阶段也不可能成为数学型思维的人。有一小学女校长曾告诉笔者这样一段亲身经验:早在她怀孕的时候,她就朦胧感觉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理科学习会不好。因为她父亲擅长音乐,是一位专业文艺工作者。而她也是从小文科学习优秀,中师学的是艺师。于是根据当年流行的胎教、早教理论,这位女校长从小对自己的儿子进行理科方面知识的教育,渴望孩子长大后不要像自己而能从理科方面发展。由于这一强烈愿望,她甚至利用孩子在自己学校就读的方便从小阻止孩子参加学校文艺活动。可是,这并没有阻碍孩子音乐天赋的表现,孩子的歌唱天赋仍然使所有认识孩子的老师刮目相看。遗憾的是,由于这种严重逆反儿童思维类型的教育环境,孩子升至高中后,由于忧郁而疾不得不休学在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人的心情,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实际是血型特征和理智行为矛盾的结果。当行为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人会感到愉悦;当理智行为不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而痛苦不属于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在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中,认识和引导儿童发展天赋,服务社会,体验人生的幸福。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笔者二十余年特别是高、中考的教育咨询中,所有咨询者中教育失败者无一不是同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改变儿童思维类型的做法有关。
鲁迅小时启蒙学习时便喜欢在书本上画些刀枪斧钺,在日本学医做生理学作业时竟然为了“美丽”修改人体解剖图,直至晚年仍情系木刻,可见鲁迅实属文学型思维。鲁迅弃医从文固然有他自己所说的理想因素,但他能在文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却是顺从自己思维类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年近七旬的我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忆自己成长之路曾说:我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负负得正。2001年我在北京接受国家科技奖时(我国首届科技奖得主为袁隆平和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我还问吴文俊,为什么负负得正呢?这虽是一句戏言,却反映人的思维类型终身不变的事实。其实,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都一定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儿童思维类型与血型类型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两者都是遗传的结果并终身不变,特别是两者都会对人的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行为形成巨大影响却是可以肯定的。因为,遗传是一定会发生效应的。
三、血型有着非常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应当说,以往我们对血液比较多的认识是:血液在人的生命期间内不停地在全身范围内迅速流动。血液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类、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
其实,体内各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是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影响并改变靶器官活动的。笔者以为,这是血液影响人的行为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时至今日生理学理论能为本假设提供的唯一基础。并且这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还有其它方面,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对此,我们期盼生理学研究的新发现。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血液并不仅仅只有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它还有着能够铸就我们行为方式的特殊功能。血型类型的根本特征实际就是血液的这种特殊功能的外显表现。
笔者认为,血型行为的根本特征属原始行为。与原始行为相对应的是理智行为。原始行为是血型的直接结果,理智行为是儿童经过理性思考后的行为。
通过问卷和个案追踪研究,笔者发现,A、B、O血型(AB血型有倾向A或B的特点,故本文暂不专门讨论)有着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A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A血型者为“追求他人好评的人”。为了获得他人好评,他们做事仔细谨慎,追求完美。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或是早睡早醒,或是晚睡早醒。无论何时何地,天亮即醒,是他们永远遵循的规律。
A血型者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人好评”的潜意识,由此给A血型者带来一系列品质:性格内向,他们始终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保持在其认为安全的距离;非常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以获取别人好评的标准行为处事;情绪瞬变,典型的性情人;自尊心极强,让人小看会产生侮辱感;待人诚恳,特别强调公平;与人交往有过分区别对待的倾向,很容易与自己性情一致的人成为好朋友,排斥与自己性情不同人的交往;比其它血型的人更爱干净整洁。
B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B血型者为“喜欢站在舞台上的人”。他们最喜欢在别人面前或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特点。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晚睡晚起和睡眠时间偏长的特点。
“喜欢站在舞台上”的根本特点给B血型者派生出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性格外向;快人快语,说话和做事不会掩饰自己的不足,典型的“露相即真人”;喜好张扬,对好事喜欢夸大表现,坏事则缩小宣传;心地善良,常常助人为乐;兴趣泛化,比较容易改变思想;不拘礼仪,举止马虎。
O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O血型者为“外圆内方的人”。他们外表平和待人,内心却与自己不分上下的人有着极其强烈的压倒对方的愿望。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过晚睡和晚起特点,一般是午夜以后才有睡意。与B血型相比,O血型者更能熬夜,更能补觉。
O血型者喜欢压倒对手的竞争意识导致了他们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和自我表现意识;很善于处理与上、与下的人际关系,对上,他们无条件地非常尊重,对下,他们非常自然地表现大度,给人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处理事务非常有心计,留有余地;嫉妒心理强烈。
需要指出的是:理智行为会掩饰原始行为。比较而言,智力水平高的比智力水平低的更会掩饰,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更会掩饰,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更会掩饰。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还显示,A血型者比O血型者会掩饰,O血型者比B血型者会掩饰。
四、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有效地影响儿童学习方式
为检测血型类别特征是否会影响儿童学习方式,我们根据上述血型类别的根本特征,分别设计了《幼儿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小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中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有计划地对血型与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我们也特别追踪了一些个案,对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
(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部分地开始显现出来
根据笔者的体会,凭经验区分血型类别的首要标准是睡眠规律。A血型者早睡早醒或晚睡早醒,睡眠生物钟特别准确,睡眠过程敏感;B 、O血型者都有晚睡的习惯,属“夜猫子”。B、O血型者大都有着白天“倒床即睡”的特殊本领,睡眠水平异常地高。
根据观察研究,这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重要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我们观察婴儿睡眠状况时可以发现,A血型婴儿睡眠较之其它血型婴儿更有规律,并且睡眠过程中特别容易惊醒。B、O血型婴儿更容易体现“吃饱了就睡”的特点,故家长们常形容他们:像小猪似的,真好养!
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性格。A血型者是典型的内向性格,B血型者是外向性格。O血型者属内外向性格。这一特征在婴儿阶段也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了。A血型婴儿从小害怕生人,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他们都不愿意接触陌生人。见了陌生人总是一脸疑俱表情,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从不要陌生人拥抱他们。而在他们每天都接触的人面前却会显得非常开心。B血型婴儿很少俱生。遇上能够挑逗他们的人,他们一般都会顺从挑逗者的语言或情绪愉快地表现自己,常给人留下“人见人爱”的印象。O血型婴儿不会像A血型婴儿那样认生,也不会像B血型婴儿那样容易被人挑逗,O血型婴儿给人最深刻的感觉是:这孩子真乖。
在学习方面,A血型婴儿不喜欢模仿他人,他们常常会一个人独自玩玩具、翻书,如果家长刻意要教他们一点什么,就会发现A血型婴儿不是那么配合的。从小就比其它血型更显“自尊”。B血型婴儿与A血型婴儿完全不同,他们很乐意接受家长或其他人的示范行为,并努力模仿。O血型婴儿似乎比较懂事,会有“选择”地进行模仿。我们在家长带着孩子“聚会”的场合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母亲抱着孩子说:“这孩子,教他就是不学,一个人在那里什么都会做。”另一奶奶抱着孩子说:“不会呀!我们这宝宝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宝,我们来做个欢迎,欢迎!欢迎!”孩子随即像大人一样拍手欢迎。其实,家长不知道,婴儿的这种不同表现,并不是教育带来的差异,而是婴儿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使然。
(二)不同血型儿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不同血型是否会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答案是肯定的。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A、B、O血型的学习风格有以下差异:
在学习时间方面: A血型儿童白天学习精力旺盛,上午学习效率比下午学习效率高。B、O血型儿童晚上学习效率比白天高。
在学习环境方面:A血型儿童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B血型儿童喜欢和同伴在一块学习,如是一个人学习,最好能有音乐或其它音响相伴随。O血型儿童对学习环境没有特别要求,其适应性大大高于A、B血型者。
在完成作业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提前安排时间完成作业,B血型儿童有时会拖拉完成作业,O血型儿童则是按时完成作业。
在考试方面:每次考试完后检查试卷的时候,A血型儿童非常小心,并且总是担心有未检查到的错误;B血型儿童检查有时粗心,有时仔细;O血型儿童检查认真仔细,但不会产生A血型儿童的害怕感。考试结束后,A血型儿童立刻就想知道考试成绩。B、O血型者儿童没有这种急切感。
在对待学习成绩方面:A、B血型儿童主要看重自己感兴趣学科的学习成绩。O血型儿童非常在意排名次序,心中喜欢争第一。
在学习方式方面:A血型儿童独立性最强,更喜欢自学。B血型儿童更强调个人学习兴趣,容易强化偏科现象。O血型儿童循规蹈矩,面面俱到,在当今中国高考体制下,O血型儿童的学习方式最具竞争力。
在和学习伙伴交朋友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和尊敬自己的人交朋友,B血型儿童喜欢和自己同样兴趣的人交朋友,O血型儿童喜欢和听自己话的人交朋友。
在接受批评方面:A血型儿童对批评总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公众场合的批评会极其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B血型儿童会比较容易接受正确批评,却不乏“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现象。比较而言,O血型儿童最容易接受所有批评。
在学习总体态度方面:A血型儿童细致,B血型儿童随意,O血型儿童稳重。
(三)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
在研究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这一假设的时候,我们发现,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的现象。这是因为:
其一,学习风格是综合行为表现。(5)学习风格不仅受血型的影响,还受到智力水平和思维类型的影响。个体学习风格是其血型类别、智力水平、思维类型的综合反映。血型仅仅是形成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实际上,每个儿童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特点,但这并不影响以血型为基础对学习风格类别的划分。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却有理由区分出这是柳树叶,那是枫树叶。
其二,如前所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是天性表现,学习特点是理性表现。个体天性常常会与理性发生冲突,特别是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一些扭曲的教育教学方式常常迫使天性无条件地服从理性。如一些家长每天都在好心地劝说O血型孩子早点睡觉,一些高三毕业班的家长总是命令式地要求A血型孩子晚上要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长期如此,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改变儿童学习习惯(仅仅是暂时,只要条件一旦改变,天性又会我行我素。恰是应了中国人一句古训:江山易移,本(天)性难改)。但其学习效果一定适得其反。笔者一贯以为在教育实践中,用理性改变天性是事倍功半,而顺应天性则事半功倍。天性和理性类似“野生”与“家养”。“家养”在漫长的过程中(几代、十几代乃至几十代)能改变“野生”的习性(亲代至子代不可能),却会因之失去许多“野生”的宝贵灵性。动物园的所有动物与野生动物相比,目光呆滞,动作迟笨;鱼塘人工喂养的鱼生长期短却远没有江河野生鱼味道鲜美,都是这个道理。
宇宙间所有物质运动,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遵循一个普遍原则,那就是平衡。天性和理性之间同是如此。精神病实际就是天性与理性失衡所致。笔者以为,如果儿童学习行为不能与其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相匹配,亦即失衡,那一定会学习失败!严重者,儿童会患学习忧郁症。这方面,A血型儿童比其它血型儿童更容易体现之。
其三,非常典型而完整地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的机率很小。一个人身上很难完全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这是因为,儿童血型是遗传的结果,它既有父亲的遗传因子,又有母亲的遗传因子。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一儿童血型是B型,按B血型类别特征,这位儿童对衣着整洁不会有特殊要求,可这位儿童恰恰相反,“在学校大扫除的时候,担心弄脏衣服”。细一查看该儿童资料,我们发现,该儿童母亲是B血型,父亲是A血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位B血型儿童也有爱干净的品质了,因为他血管里流的血除了有母亲的特点外,依然会有着父亲的特点。在我们的所有问卷对象中,这种情形非常普遍。并且即使儿童与其父、母都是同样血型,儿童也难完全体现血型类别特征,因为父母完全按血型类别特征要求教育孩子的情形几乎没有。
五、小结
在行将结束本文的时候,笔者再记叙在本研究过程中亲历的两件小事:
笔者举行一小型调研会,请小学五年级一班主任随机找8位同学参加。8位同学被班主任指名参加会议。笔者问班主任挑选人员的标准是什么,班主任笑答,他们都很听话。再逐一问同学血型,6个O型,2个AB型。
笔者在一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校长亲自提名他认为比较优秀的老师参加课题组。在第一次课题组碰头会上,笔者好奇地问老师们的血型,6位老师除一位不知道自己的血型外,其余5位都是O型。
或许这是两件偶发事件,却不经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往人们从未注意的现象:血型规定着人的原始行为方式并影响着社会评价。在本研究过中,越到后期,笔者越是感到血型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深刻性。血型有理由成为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笔者一贯倡导教育孩子从认识孩子开始,现在要补充一句:认识孩子从了解孩子血型特征开始。
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教育研究后提出的新认识。
(本研究得到江西省政府第三保育院、新余市保育院、南昌市上海路新村小学、南昌市三眼井小学、鹰潭市一中、南昌市二十七中等单位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合作,笔者不可能完成此文。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武杰:《教育学中的生理学问题》刊“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9期,第6页。
(2)武杰:《教育实践对脑科学新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刊“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12期,第7页。
(3)武杰:《发现天才》,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页。
(4)[美]M S Gazzaniga主编,沈政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46页,第851页。
(5) George E.B.Movren.Jr: 《Behavior in Changing Enviroments: Learning,Problem Solving,and Seeing the World,》,http//www.rci.rutger.edu/prspectvs/course-materials.htm
对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的假设#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武杰
(330046,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一、引言
新世纪初,笔者曾指出,教育理论必将从同心理学的结合转向同生理学结合的方向发展,并开始倡导生理教育理论。[1]随后的研究发现:文学思维对儿童数学(“算术”和几何除外)学习有较大的抵触性。而数学思维对儿童文科学习有很好的兼容性。[2]笔者由此提出“儿童思维可分为文学型思维、数学型思维、文数相兼型思维,即使是文数相兼型思维也还有两者之间更加倾向一方的特点”的新观点。[3]
以后的研究笔者发现:人类数学思维与音乐思维之间有相当的排斥性,音乐(特别是音准、节奏方面)是区分儿童属于哪类思维的试金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它不仅能准确预测儿童思维类型,更为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4]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而提出假设: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
二、儿童思维类型和血型都是源于遗传并且终身不变
早在1900年人们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聚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只含B凝集原的为B 型,其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为AB 型,其血清中既没有抗A也没有抗B 的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其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
人类ABO血型系统由细胞核染色体上的A、B、O三个基因所控制。A、B、O基因是复等位基因,三个基因在染色体处于同一个基因点上。也就是说,在染色体的这一点上可能是O基因,也可能是A或B基因,三者必居其一。子代的染色体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性细胞的染色体。在遗传基因中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A和B是显性因子,O是隐性因子。所以人体内所具有的血型的遗传基因和血型的表现形式不一定相同。因此,具有AA或AO遗传基因的人,其血型的表现形式为A型;具有BB或BO遗传基因的人,血型的表现形式为B型;具有AB遗传基因的人,表现为AB型,只有OO遗传基因的才表现为O型。
毫无疑问,血型由遗传决定,并且终身不变。
---------------------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儿童生理教育理论及其效应》(编号:FBA011459)成果之一。
在我们制定的关于“儿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培养”的问卷调查中,我们意外发现,儿童思维类型也有着明显的遗传特点。在我们从幼儿园至高中的所有问卷中,儿童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幼儿园小朋友问卷由家长和老师据情填写)填写的内容与父、母亲自己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填写的内容大都一致。
在分析所有问卷材料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男孩与母亲、女孩与父亲相一致的情形大大多于男孩与父亲、女孩与母亲相一致的情形,明显表现出智力类型有异性遗传的特点。在我们对小样本的分析时候,我们还发现,智力类型同人的长相有一致性,儿童长相像父亲,其智力倾向会与父亲更多地保持一致;长相像母亲,其智力倾向会与母亲更多地保持一致;如长相既像父亲又像母亲,其智力倾向则会是综合父母亲的智力倾向。
另外,儿童智力类型也是终身不变的。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发现,人的智力类型不会因为教育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一位属文学型思维儿童,即便是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他(她)无论长至哪个年龄阶段也不可能成为数学型思维的人。有一小学女校长曾告诉笔者这样一段亲身经验:早在她怀孕的时候,她就朦胧感觉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理科学习会不好。因为她父亲擅长音乐,是一位专业文艺工作者。而她也是从小文科学习优秀,中师学的是艺师。于是根据当年流行的胎教、早教理论,这位女校长从小对自己的儿子进行理科方面知识的教育,渴望孩子长大后不要像自己而能从理科方面发展。由于这一强烈愿望,她甚至利用孩子在自己学校就读的方便从小阻止孩子参加学校文艺活动。可是,这并没有阻碍孩子音乐天赋的表现,孩子的歌唱天赋仍然使所有认识孩子的老师刮目相看。遗憾的是,由于这种严重逆反儿童思维类型的教育环境,孩子升至高中后,由于忧郁而疾不得不休学在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人的心情,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实际是血型特征和理智行为矛盾的结果。当行为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人会感到愉悦;当理智行为不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而痛苦不属于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在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中,认识和引导儿童发展天赋,服务社会,体验人生的幸福。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笔者二十余年特别是高、中考的教育咨询中,所有咨询者中教育失败者无一不是同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改变儿童思维类型的做法有关。
鲁迅小时启蒙学习时便喜欢在书本上画些刀枪斧钺,在日本学医做生理学作业时竟然为了“美丽”修改人体解剖图,直至晚年仍情系木刻,可见鲁迅实属文学型思维。鲁迅弃医从文固然有他自己所说的理想因素,但他能在文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却是顺从自己思维类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年近七旬的我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忆自己成长之路曾说:我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负负得正。2001年我在北京接受国家科技奖时(我国首届科技奖得主为袁隆平和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我还问吴文俊,为什么负负得正呢?这虽是一句戏言,却反映人的思维类型终身不变的事实。其实,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都一定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儿童思维类型与血型类型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两者都是遗传的结果并终身不变,特别是两者都会对人的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行为形成巨大影响却是可以肯定的。因为,遗传是一定会发生效应的。
三、血型有着非常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应当说,以往我们对血液比较多的认识是:血液在人的生命期间内不停地在全身范围内迅速流动。血液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类、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
其实,体内各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是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影响并改变靶器官活动的。笔者以为,这是血液影响人的行为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时至今日生理学理论能为本假设提供的唯一基础。并且这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还有其它方面,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对此,我们期盼生理学研究的新发现。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血液并不仅仅只有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它还有着能够铸就我们行为方式的特殊功能。血型类型的根本特征实际就是血液的这种特殊功能的外显表现。
笔者认为,血型行为的根本特征属原始行为。与原始行为相对应的是理智行为。原始行为是血型的直接结果,理智行为是儿童经过理性思考后的行为。
通过问卷和个案追踪研究,笔者发现,A、B、O血型(AB血型有倾向A或B的特点,故本文暂不专门讨论)有着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A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A血型者为“追求他人好评的人”。为了获得他人好评,他们做事仔细谨慎,追求完美。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或是早睡早醒,或是晚睡早醒。无论何时何地,天亮即醒,是他们永远遵循的规律。
A血型者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人好评”的潜意识,由此给A血型者带来一系列品质:性格内向,他们始终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保持在其认为安全的距离;非常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以获取别人好评的标准行为处事;情绪瞬变,典型的性情人;自尊心极强,让人小看会产生侮辱感;待人诚恳,特别强调公平;与人交往有过分区别对待的倾向,很容易与自己性情一致的人成为好朋友,排斥与自己性情不同人的交往;比其它血型的人更爱干净整洁。
B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B血型者为“喜欢站在舞台上的人”。他们最喜欢在别人面前或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特点。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晚睡晚起和睡眠时间偏长的特点。
“喜欢站在舞台上”的根本特点给B血型者派生出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性格外向;快人快语,说话和做事不会掩饰自己的不足,典型的“露相即真人”;喜好张扬,对好事喜欢夸大表现,坏事则缩小宣传;心地善良,常常助人为乐;兴趣泛化,比较容易改变思想;不拘礼仪,举止马虎。
O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O血型者为“外圆内方的人”。他们外表平和待人,内心却与自己不分上下的人有着极其强烈的压倒对方的愿望。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过晚睡和晚起特点,一般是午夜以后才有睡意。与B血型相比,O血型者更能熬夜,更能补觉。
O血型者喜欢压倒对手的竞争意识导致了他们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和自我表现意识;很善于处理与上、与下的人际关系,对上,他们无条件地非常尊重,对下,他们非常自然地表现大度,给人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处理事务非常有心计,留有余地;嫉妒心理强烈。
需要指出的是:理智行为会掩饰原始行为。比较而言,智力水平高的比智力水平低的更会掩饰,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更会掩饰,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更会掩饰。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还显示,A血型者比O血型者会掩饰,O血型者比B血型者会掩饰。
四、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有效地影响儿童学习方式
为检测血型类别特征是否会影响儿童学习方式,我们根据上述血型类别的根本特征,分别设计了《幼儿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小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中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有计划地对血型与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我们也特别追踪了一些个案,对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
(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部分地开始显现出来
根据笔者的体会,凭经验区分血型类别的首要标准是睡眠规律。A血型者早睡早醒或晚睡早醒,睡眠生物钟特别准确,睡眠过程敏感;B 、O血型者都有晚睡的习惯,属“夜猫子”。B、O血型者大都有着白天“倒床即睡”的特殊本领,睡眠水平异常地高。
根据观察研究,这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重要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我们观察婴儿睡眠状况时可以发现,A血型婴儿睡眠较之其它血型婴儿更有规律,并且睡眠过程中特别容易惊醒。B、O血型婴儿更容易体现“吃饱了就睡”的特点,故家长们常形容他们:像小猪似的,真好养!
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性格。A血型者是典型的内向性格,B血型者是外向性格。O血型者属内外向性格。这一特征在婴儿阶段也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了。A血型婴儿从小害怕生人,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他们都不愿意接触陌生人。见了陌生人总是一脸疑俱表情,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从不要陌生人拥抱他们。而在他们每天都接触的人面前却会显得非常开心。B血型婴儿很少俱生。遇上能够挑逗他们的人,他们一般都会顺从挑逗者的语言或情绪愉快地表现自己,常给人留下“人见人爱”的印象。O血型婴儿不会像A血型婴儿那样认生,也不会像B血型婴儿那样容易被人挑逗,O血型婴儿给人最深刻的感觉是:这孩子真乖。
在学习方面,A血型婴儿不喜欢模仿他人,他们常常会一个人独自玩玩具、翻书,如果家长刻意要教他们一点什么,就会发现A血型婴儿不是那么配合的。从小就比其它血型更显“自尊”。B血型婴儿与A血型婴儿完全不同,他们很乐意接受家长或其他人的示范行为,并努力模仿。O血型婴儿似乎比较懂事,会有“选择”地进行模仿。我们在家长带着孩子“聚会”的场合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母亲抱着孩子说:“这孩子,教他就是不学,一个人在那里什么都会做。”另一奶奶抱着孩子说:“不会呀!我们这宝宝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宝,我们来做个欢迎,欢迎!欢迎!”孩子随即像大人一样拍手欢迎。其实,家长不知道,婴儿的这种不同表现,并不是教育带来的差异,而是婴儿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使然。
(二)不同血型儿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不同血型是否会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答案是肯定的。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A、B、O血型的学习风格有以下差异:
在学习时间方面: A血型儿童白天学习精力旺盛,上午学习效率比下午学习效率高。B、O血型儿童晚上学习效率比白天高。
在学习环境方面:A血型儿童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B血型儿童喜欢和同伴在一块学习,如是一个人学习,最好能有音乐或其它音响相伴随。O血型儿童对学习环境没有特别要求,其适应性大大高于A、B血型者。
在完成作业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提前安排时间完成作业,B血型儿童有时会拖拉完成作业,O血型儿童则是按时完成作业。
在考试方面:每次考试完后检查试卷的时候,A血型儿童非常小心,并且总是担心有未检查到的错误;B血型儿童检查有时粗心,有时仔细;O血型儿童检查认真仔细,但不会产生A血型儿童的害怕感。考试结束后,A血型儿童立刻就想知道考试成绩。B、O血型者儿童没有这种急切感。
在对待学习成绩方面:A、B血型儿童主要看重自己感兴趣学科的学习成绩。O血型儿童非常在意排名次序,心中喜欢争第一。
在学习方式方面:A血型儿童独立性最强,更喜欢自学。B血型儿童更强调个人学习兴趣,容易强化偏科现象。O血型儿童循规蹈矩,面面俱到,在当今中国高考体制下,O血型儿童的学习方式最具竞争力。
在和学习伙伴交朋友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和尊敬自己的人交朋友,B血型儿童喜欢和自己同样兴趣的人交朋友,O血型儿童喜欢和听自己话的人交朋友。
在接受批评方面:A血型儿童对批评总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公众场合的批评会极其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B血型儿童会比较容易接受正确批评,却不乏“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现象。比较而言,O血型儿童最容易接受所有批评。
在学习总体态度方面:A血型儿童细致,B血型儿童随意,O血型儿童稳重。
(三)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
在研究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这一假设的时候,我们发现,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的现象。这是因为:
其一,学习风格是综合行为表现。(5)学习风格不仅受血型的影响,还受到智力水平和思维类型的影响。个体学习风格是其血型类别、智力水平、思维类型的综合反映。血型仅仅是形成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实际上,每个儿童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特点,但这并不影响以血型为基础对学习风格类别的划分。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却有理由区分出这是柳树叶,那是枫树叶。
其二,如前所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是天性表现,学习特点是理性表现。个体天性常常会与理性发生冲突,特别是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一些扭曲的教育教学方式常常迫使天性无条件地服从理性。如一些家长每天都在好心地劝说O血型孩子早点睡觉,一些高三毕业班的家长总是命令式地要求A血型孩子晚上要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长期如此,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改变儿童学习习惯(仅仅是暂时,只要条件一旦改变,天性又会我行我素。恰是应了中国人一句古训:江山易移,本(天)性难改)。但其学习效果一定适得其反。笔者一贯以为在教育实践中,用理性改变天性是事倍功半,而顺应天性则事半功倍。天性和理性类似“野生”与“家养”。“家养”在漫长的过程中(几代、十几代乃至几十代)能改变“野生”的习性(亲代至子代不可能),却会因之失去许多“野生”的宝贵灵性。动物园的所有动物与野生动物相比,目光呆滞,动作迟笨;鱼塘人工喂养的鱼生长期短却远没有江河野生鱼味道鲜美,都是这个道理。
宇宙间所有物质运动,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遵循一个普遍原则,那就是平衡。天性和理性之间同是如此。精神病实际就是天性与理性失衡所致。笔者以为,如果儿童学习行为不能与其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相匹配,亦即失衡,那一定会学习失败!严重者,儿童会患学习忧郁症。这方面,A血型儿童比其它血型儿童更容易体现之。
其三,非常典型而完整地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的机率很小。一个人身上很难完全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这是因为,儿童血型是遗传的结果,它既有父亲的遗传因子,又有母亲的遗传因子。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一儿童血型是B型,按B血型类别特征,这位儿童对衣着整洁不会有特殊要求,可这位儿童恰恰相反,“在学校大扫除的时候,担心弄脏衣服”。细一查看该儿童资料,我们发现,该儿童母亲是B血型,父亲是A血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位B血型儿童也有爱干净的品质了,因为他血管里流的血除了有母亲的特点外,依然会有着父亲的特点。在我们的所有问卷对象中,这种情形非常普遍。并且即使儿童与其父、母都是同样血型,儿童也难完全体现血型类别特征,因为父母完全按血型类别特征要求教育孩子的情形几乎没有。
五、小结
在行将结束本文的时候,笔者再记叙在本研究过程中亲历的两件小事:
笔者举行一小型调研会,请小学五年级一班主任随机找8位同学参加。8位同学被班主任指名参加会议。笔者问班主任挑选人员的标准是什么,班主任笑答,他们都很听话。再逐一问同学血型,6个O型,2个AB型。
笔者在一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校长亲自提名他认为比较优秀的老师参加课题组。在第一次课题组碰头会上,笔者好奇地问老师们的血型,6位老师除一位不知道自己的血型外,其余5位都是O型。
或许这是两件偶发事件,却不经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往人们从未注意的现象:血型规定着人的原始行为方式并影响着社会评价。在本研究过中,越到后期,笔者越是感到血型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深刻性。血型有理由成为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笔者一贯倡导教育孩子从认识孩子开始,现在要补充一句:认识孩子从了解孩子血型特征开始。
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教育研究后提出的新认识。
(本研究得到江西省政府第三保育院、新余市保育院、南昌市上海路新村小学、南昌市三眼井小学、鹰潭市一中、南昌市二十七中等单位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合作,笔者不可能完成此文。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武杰:《教育学中的生理学问题》刊“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9期,第6页。
(2)武杰:《教育实践对脑科学新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刊“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12期,第7页。
(3)武杰:《发现天才》,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页。
(4)[美]M S Gazzaniga主编,沈政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46页,第851页。
(5) George E.B.Movren.Jr: 《Behavior in Changing Enviroments: Learning,Problem Solving,and Seeing the World,》,http//www.rci.rutger.edu/prspectvs/course-materials.htm
对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的假设#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武杰
(330046,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一、引言
新世纪初,笔者曾指出,教育理论必将从同心理学的结合转向同生理学结合的方向发展,并开始倡导生理教育理论。[1]随后的研究发现:文学思维对儿童数学(“算术”和几何除外)学习有较大的抵触性。而数学思维对儿童文科学习有很好的兼容性。[2]笔者由此提出“儿童思维可分为文学型思维、数学型思维、文数相兼型思维,即使是文数相兼型思维也还有两者之间更加倾向一方的特点”的新观点。[3]
以后的研究笔者发现:人类数学思维与音乐思维之间有相当的排斥性,音乐(特别是音准、节奏方面)是区分儿童属于哪类思维的试金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它不仅能准确预测儿童思维类型,更为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4]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而提出假设: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
二、儿童思维类型和血型都是源于遗传并且终身不变
早在1900年人们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聚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只含B凝集原的为B 型,其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为AB 型,其血清中既没有抗A也没有抗B 的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其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
人类ABO血型系统由细胞核染色体上的A、B、O三个基因所控制。A、B、O基因是复等位基因,三个基因在染色体处于同一个基因点上。也就是说,在染色体的这一点上可能是O基因,也可能是A或B基因,三者必居其一。子代的染色体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性细胞的染色体。在遗传基因中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A和B是显性因子,O是隐性因子。所以人体内所具有的血型的遗传基因和血型的表现形式不一定相同。因此,具有AA或AO遗传基因的人,其血型的表现形式为A型;具有BB或BO遗传基因的人,血型的表现形式为B型;具有AB遗传基因的人,表现为AB型,只有OO遗传基因的才表现为O型。
毫无疑问,血型由遗传决定,并且终身不变。
---------------------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儿童生理教育理论及其效应》(编号:FBA011459)成果之一。
在我们制定的关于“儿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培养”的问卷调查中,我们意外发现,儿童思维类型也有着明显的遗传特点。在我们从幼儿园至高中的所有问卷中,儿童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幼儿园小朋友问卷由家长和老师据情填写)填写的内容与父、母亲自己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填写的内容大都一致。
在分析所有问卷材料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男孩与母亲、女孩与父亲相一致的情形大大多于男孩与父亲、女孩与母亲相一致的情形,明显表现出智力类型有异性遗传的特点。在我们对小样本的分析时候,我们还发现,智力类型同人的长相有一致性,儿童长相像父亲,其智力倾向会与父亲更多地保持一致;长相像母亲,其智力倾向会与母亲更多地保持一致;如长相既像父亲又像母亲,其智力倾向则会是综合父母亲的智力倾向。
另外,儿童智力类型也是终身不变的。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发现,人的智力类型不会因为教育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一位属文学型思维儿童,即便是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他(她)无论长至哪个年龄阶段也不可能成为数学型思维的人。有一小学女校长曾告诉笔者这样一段亲身经验:早在她怀孕的时候,她就朦胧感觉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理科学习会不好。因为她父亲擅长音乐,是一位专业文艺工作者。而她也是从小文科学习优秀,中师学的是艺师。于是根据当年流行的胎教、早教理论,这位女校长从小对自己的儿子进行理科方面知识的教育,渴望孩子长大后不要像自己而能从理科方面发展。由于这一强烈愿望,她甚至利用孩子在自己学校就读的方便从小阻止孩子参加学校文艺活动。可是,这并没有阻碍孩子音乐天赋的表现,孩子的歌唱天赋仍然使所有认识孩子的老师刮目相看。遗憾的是,由于这种严重逆反儿童思维类型的教育环境,孩子升至高中后,由于忧郁而疾不得不休学在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人的心情,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实际是血型特征和理智行为矛盾的结果。当行为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人会感到愉悦;当理智行为不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而痛苦不属于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在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中,认识和引导儿童发展天赋,服务社会,体验人生的幸福。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笔者二十余年特别是高、中考的教育咨询中,所有咨询者中教育失败者无一不是同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改变儿童思维类型的做法有关。
鲁迅小时启蒙学习时便喜欢在书本上画些刀枪斧钺,在日本学医做生理学作业时竟然为了“美丽”修改人体解剖图,直至晚年仍情系木刻,可见鲁迅实属文学型思维。鲁迅弃医从文固然有他自己所说的理想因素,但他能在文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却是顺从自己思维类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年近七旬的我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忆自己成长之路曾说:我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负负得正。2001年我在北京接受国家科技奖时(我国首届科技奖得主为袁隆平和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我还问吴文俊,为什么负负得正呢?这虽是一句戏言,却反映人的思维类型终身不变的事实。其实,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都一定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儿童思维类型与血型类型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两者都是遗传的结果并终身不变,特别是两者都会对人的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行为形成巨大影响却是可以肯定的。因为,遗传是一定会发生效应的。
三、血型有着非常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应当说,以往我们对血液比较多的认识是:血液在人的生命期间内不停地在全身范围内迅速流动。血液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类、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
其实,体内各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是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影响并改变靶器官活动的。笔者以为,这是血液影响人的行为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时至今日生理学理论能为本假设提供的唯一基础。并且这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还有其它方面,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对此,我们期盼生理学研究的新发现。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血液并不仅仅只有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它还有着能够铸就我们行为方式的特殊功能。血型类型的根本特征实际就是血液的这种特殊功能的外显表现。
笔者认为,血型行为的根本特征属原始行为。与原始行为相对应的是理智行为。原始行为是血型的直接结果,理智行为是儿童经过理性思考后的行为。
通过问卷和个案追踪研究,笔者发现,A、B、O血型(AB血型有倾向A或B的特点,故本文暂不专门讨论)有着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A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A血型者为“追求他人好评的人”。为了获得他人好评,他们做事仔细谨慎,追求完美。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或是早睡早醒,或是晚睡早醒。无论何时何地,天亮即醒,是他们永远遵循的规律。
A血型者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人好评”的潜意识,由此给A血型者带来一系列品质:性格内向,他们始终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保持在其认为安全的距离;非常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以获取别人好评的标准行为处事;情绪瞬变,典型的性情人;自尊心极强,让人小看会产生侮辱感;待人诚恳,特别强调公平;与人交往有过分区别对待的倾向,很容易与自己性情一致的人成为好朋友,排斥与自己性情不同人的交往;比其它血型的人更爱干净整洁。
B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B血型者为“喜欢站在舞台上的人”。他们最喜欢在别人面前或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特点。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晚睡晚起和睡眠时间偏长的特点。
“喜欢站在舞台上”的根本特点给B血型者派生出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性格外向;快人快语,说话和做事不会掩饰自己的不足,典型的“露相即真人”;喜好张扬,对好事喜欢夸大表现,坏事则缩小宣传;心地善良,常常助人为乐;兴趣泛化,比较容易改变思想;不拘礼仪,举止马虎。
O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O血型者为“外圆内方的人”。他们外表平和待人,内心却与自己不分上下的人有着极其强烈的压倒对方的愿望。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过晚睡和晚起特点,一般是午夜以后才有睡意。与B血型相比,O血型者更能熬夜,更能补觉。
O血型者喜欢压倒对手的竞争意识导致了他们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和自我表现意识;很善于处理与上、与下的人际关系,对上,他们无条件地非常尊重,对下,他们非常自然地表现大度,给人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处理事务非常有心计,留有余地;嫉妒心理强烈。
需要指出的是:理智行为会掩饰原始行为。比较而言,智力水平高的比智力水平低的更会掩饰,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更会掩饰,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更会掩饰。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还显示,A血型者比O血型者会掩饰,O血型者比B血型者会掩饰。
四、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有效地影响儿童学习方式
为检测血型类别特征是否会影响儿童学习方式,我们根据上述血型类别的根本特征,分别设计了《幼儿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小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中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有计划地对血型与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我们也特别追踪了一些个案,对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
(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部分地开始显现出来
根据笔者的体会,凭经验区分血型类别的首要标准是睡眠规律。A血型者早睡早醒或晚睡早醒,睡眠生物钟特别准确,睡眠过程敏感;B 、O血型者都有晚睡的习惯,属“夜猫子”。B、O血型者大都有着白天“倒床即睡”的特殊本领,睡眠水平异常地高。
根据观察研究,这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重要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我们观察婴儿睡眠状况时可以发现,A血型婴儿睡眠较之其它血型婴儿更有规律,并且睡眠过程中特别容易惊醒。B、O血型婴儿更容易体现“吃饱了就睡”的特点,故家长们常形容他们:像小猪似的,真好养!
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性格。A血型者是典型的内向性格,B血型者是外向性格。O血型者属内外向性格。这一特征在婴儿阶段也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了。A血型婴儿从小害怕生人,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他们都不愿意接触陌生人。见了陌生人总是一脸疑俱表情,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从不要陌生人拥抱他们。而在他们每天都接触的人面前却会显得非常开心。B血型婴儿很少俱生。遇上能够挑逗他们的人,他们一般都会顺从挑逗者的语言或情绪愉快地表现自己,常给人留下“人见人爱”的印象。O血型婴儿不会像A血型婴儿那样认生,也不会像B血型婴儿那样容易被人挑逗,O血型婴儿给人最深刻的感觉是:这孩子真乖。
在学习方面,A血型婴儿不喜欢模仿他人,他们常常会一个人独自玩玩具、翻书,如果家长刻意要教他们一点什么,就会发现A血型婴儿不是那么配合的。从小就比其它血型更显“自尊”。B血型婴儿与A血型婴儿完全不同,他们很乐意接受家长或其他人的示范行为,并努力模仿。O血型婴儿似乎比较懂事,会有“选择”地进行模仿。我们在家长带着孩子“聚会”的场合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母亲抱着孩子说:“这孩子,教他就是不学,一个人在那里什么都会做。”另一奶奶抱着孩子说:“不会呀!我们这宝宝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宝,我们来做个欢迎,欢迎!欢迎!”孩子随即像大人一样拍手欢迎。其实,家长不知道,婴儿的这种不同表现,并不是教育带来的差异,而是婴儿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使然。
(二)不同血型儿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不同血型是否会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答案是肯定的。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A、B、O血型的学习风格有以下差异:
在学习时间方面: A血型儿童白天学习精力旺盛,上午学习效率比下午学习效率高。B、O血型儿童晚上学习效率比白天高。
在学习环境方面:A血型儿童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B血型儿童喜欢和同伴在一块学习,如是一个人学习,最好能有音乐或其它音响相伴随。O血型儿童对学习环境没有特别要求,其适应性大大高于A、B血型者。
在完成作业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提前安排时间完成作业,B血型儿童有时会拖拉完成作业,O血型儿童则是按时完成作业。
在考试方面:每次考试完后检查试卷的时候,A血型儿童非常小心,并且总是担心有未检查到的错误;B血型儿童检查有时粗心,有时仔细;O血型儿童检查认真仔细,但不会产生A血型儿童的害怕感。考试结束后,A血型儿童立刻就想知道考试成绩。B、O血型者儿童没有这种急切感。
在对待学习成绩方面:A、B血型儿童主要看重自己感兴趣学科的学习成绩。O血型儿童非常在意排名次序,心中喜欢争第一。
在学习方式方面:A血型儿童独立性最强,更喜欢自学。B血型儿童更强调个人学习兴趣,容易强化偏科现象。O血型儿童循规蹈矩,面面俱到,在当今中国高考体制下,O血型儿童的学习方式最具竞争力。
在和学习伙伴交朋友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和尊敬自己的人交朋友,B血型儿童喜欢和自己同样兴趣的人交朋友,O血型儿童喜欢和听自己话的人交朋友。
在接受批评方面:A血型儿童对批评总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公众场合的批评会极其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B血型儿童会比较容易接受正确批评,却不乏“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现象。比较而言,O血型儿童最容易接受所有批评。
在学习总体态度方面:A血型儿童细致,B血型儿童随意,O血型儿童稳重。
(三)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
在研究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这一假设的时候,我们发现,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的现象。这是因为:
其一,学习风格是综合行为表现。(5)学习风格不仅受血型的影响,还受到智力水平和思维类型的影响。个体学习风格是其血型类别、智力水平、思维类型的综合反映。血型仅仅是形成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实际上,每个儿童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特点,但这并不影响以血型为基础对学习风格类别的划分。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却有理由区分出这是柳树叶,那是枫树叶。
其二,如前所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是天性表现,学习特点是理性表现。个体天性常常会与理性发生冲突,特别是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一些扭曲的教育教学方式常常迫使天性无条件地服从理性。如一些家长每天都在好心地劝说O血型孩子早点睡觉,一些高三毕业班的家长总是命令式地要求A血型孩子晚上要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长期如此,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改变儿童学习习惯(仅仅是暂时,只要条件一旦改变,天性又会我行我素。恰是应了中国人一句古训:江山易移,本(天)性难改)。但其学习效果一定适得其反。笔者一贯以为在教育实践中,用理性改变天性是事倍功半,而顺应天性则事半功倍。天性和理性类似“野生”与“家养”。“家养”在漫长的过程中(几代、十几代乃至几十代)能改变“野生”的习性(亲代至子代不可能),却会因之失去许多“野生”的宝贵灵性。动物园的所有动物与野生动物相比,目光呆滞,动作迟笨;鱼塘人工喂养的鱼生长期短却远没有江河野生鱼味道鲜美,都是这个道理。
宇宙间所有物质运动,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遵循一个普遍原则,那就是平衡。天性和理性之间同是如此。精神病实际就是天性与理性失衡所致。笔者以为,如果儿童学习行为不能与其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相匹配,亦即失衡,那一定会学习失败!严重者,儿童会患学习忧郁症。这方面,A血型儿童比其它血型儿童更容易体现之。
其三,非常典型而完整地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的机率很小。一个人身上很难完全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这是因为,儿童血型是遗传的结果,它既有父亲的遗传因子,又有母亲的遗传因子。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一儿童血型是B型,按B血型类别特征,这位儿童对衣着整洁不会有特殊要求,可这位儿童恰恰相反,“在学校大扫除的时候,担心弄脏衣服”。细一查看该儿童资料,我们发现,该儿童母亲是B血型,父亲是A血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位B血型儿童也有爱干净的品质了,因为他血管里流的血除了有母亲的特点外,依然会有着父亲的特点。在我们的所有问卷对象中,这种情形非常普遍。并且即使儿童与其父、母都是同样血型,儿童也难完全体现血型类别特征,因为父母完全按血型类别特征要求教育孩子的情形几乎没有。
五、小结
在行将结束本文的时候,笔者再记叙在本研究过程中亲历的两件小事:
笔者举行一小型调研会,请小学五年级一班主任随机找8位同学参加。8位同学被班主任指名参加会议。笔者问班主任挑选人员的标准是什么,班主任笑答,他们都很听话。再逐一问同学血型,6个O型,2个AB型。
笔者在一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校长亲自提名他认为比较优秀的老师参加课题组。在第一次课题组碰头会上,笔者好奇地问老师们的血型,6位老师除一位不知道自己的血型外,其余5位都是O型。
或许这是两件偶发事件,却不经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往人们从未注意的现象:血型规定着人的原始行为方式并影响着社会评价。在本研究过中,越到后期,笔者越是感到血型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深刻性。血型有理由成为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笔者一贯倡导教育孩子从认识孩子开始,现在要补充一句:认识孩子从了解孩子血型特征开始。
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教育研究后提出的新认识。
(本研究得到江西省政府第三保育院、新余市保育院、南昌市上海路新村小学、南昌市三眼井小学、鹰潭市一中、南昌市二十七中等单位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合作,笔者不可能完成此文。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武杰:《教育学中的生理学问题》刊“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9期,第6页。
(2)武杰:《教育实践对脑科学新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刊“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12期,第7页。
(3)武杰:《发现天才》,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页。
(4)[美]M S Gazzaniga主编,沈政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46页,第851页。
(5) George E.B.Movren.Jr: 《Behavior in Changing Enviroments: Learning,Problem Solving,and Seeing the World,》,http//www.rci.rutger.edu/prspectvs/course-materials.htm
对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的假设#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武杰
(330046,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一、引言
新世纪初,笔者曾指出,教育理论必将从同心理学的结合转向同生理学结合的方向发展,并开始倡导生理教育理论。[1]随后的研究发现:文学思维对儿童数学(“算术”和几何除外)学习有较大的抵触性。而数学思维对儿童文科学习有很好的兼容性。[2]笔者由此提出“儿童思维可分为文学型思维、数学型思维、文数相兼型思维,即使是文数相兼型思维也还有两者之间更加倾向一方的特点”的新观点。[3]
以后的研究笔者发现:人类数学思维与音乐思维之间有相当的排斥性,音乐(特别是音准、节奏方面)是区分儿童属于哪类思维的试金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它不仅能准确预测儿童思维类型,更为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4]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而提出假设: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
二、儿童思维类型和血型都是源于遗传并且终身不变
早在1900年人们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聚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只含B凝集原的为B 型,其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为AB 型,其血清中既没有抗A也没有抗B 的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其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
人类ABO血型系统由细胞核染色体上的A、B、O三个基因所控制。A、B、O基因是复等位基因,三个基因在染色体处于同一个基因点上。也就是说,在染色体的这一点上可能是O基因,也可能是A或B基因,三者必居其一。子代的染色体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性细胞的染色体。在遗传基因中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A和B是显性因子,O是隐性因子。所以人体内所具有的血型的遗传基因和血型的表现形式不一定相同。因此,具有AA或AO遗传基因的人,其血型的表现形式为A型;具有BB或BO遗传基因的人,血型的表现形式为B型;具有AB遗传基因的人,表现为AB型,只有OO遗传基因的才表现为O型。
毫无疑问,血型由遗传决定,并且终身不变。
---------------------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儿童生理教育理论及其效应》(编号:FBA011459)成果之一。
在我们制定的关于“儿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培养”的问卷调查中,我们意外发现,儿童思维类型也有着明显的遗传特点。在我们从幼儿园至高中的所有问卷中,儿童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幼儿园小朋友问卷由家长和老师据情填写)填写的内容与父、母亲自己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填写的内容大都一致。
在分析所有问卷材料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男孩与母亲、女孩与父亲相一致的情形大大多于男孩与父亲、女孩与母亲相一致的情形,明显表现出智力类型有异性遗传的特点。在我们对小样本的分析时候,我们还发现,智力类型同人的长相有一致性,儿童长相像父亲,其智力倾向会与父亲更多地保持一致;长相像母亲,其智力倾向会与母亲更多地保持一致;如长相既像父亲又像母亲,其智力倾向则会是综合父母亲的智力倾向。
另外,儿童智力类型也是终身不变的。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发现,人的智力类型不会因为教育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一位属文学型思维儿童,即便是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他(她)无论长至哪个年龄阶段也不可能成为数学型思维的人。有一小学女校长曾告诉笔者这样一段亲身经验:早在她怀孕的时候,她就朦胧感觉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理科学习会不好。因为她父亲擅长音乐,是一位专业文艺工作者。而她也是从小文科学习优秀,中师学的是艺师。于是根据当年流行的胎教、早教理论,这位女校长从小对自己的儿子进行理科方面知识的教育,渴望孩子长大后不要像自己而能从理科方面发展。由于这一强烈愿望,她甚至利用孩子在自己学校就读的方便从小阻止孩子参加学校文艺活动。可是,这并没有阻碍孩子音乐天赋的表现,孩子的歌唱天赋仍然使所有认识孩子的老师刮目相看。遗憾的是,由于这种严重逆反儿童思维类型的教育环境,孩子升至高中后,由于忧郁而疾不得不休学在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人的心情,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实际是血型特征和理智行为矛盾的结果。当行为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人会感到愉悦;当理智行为不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而痛苦不属于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在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中,认识和引导儿童发展天赋,服务社会,体验人生的幸福。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笔者二十余年特别是高、中考的教育咨询中,所有咨询者中教育失败者无一不是同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改变儿童思维类型的做法有关。
鲁迅小时启蒙学习时便喜欢在书本上画些刀枪斧钺,在日本学医做生理学作业时竟然为了“美丽”修改人体解剖图,直至晚年仍情系木刻,可见鲁迅实属文学型思维。鲁迅弃医从文固然有他自己所说的理想因素,但他能在文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却是顺从自己思维类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年近七旬的我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忆自己成长之路曾说:我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负负得正。2001年我在北京接受国家科技奖时(我国首届科技奖得主为袁隆平和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我还问吴文俊,为什么负负得正呢?这虽是一句戏言,却反映人的思维类型终身不变的事实。其实,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都一定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儿童思维类型与血型类型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两者都是遗传的结果并终身不变,特别是两者都会对人的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行为形成巨大影响却是可以肯定的。因为,遗传是一定会发生效应的。
三、血型有着非常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应当说,以往我们对血液比较多的认识是:血液在人的生命期间内不停地在全身范围内迅速流动。血液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类、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
其实,体内各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是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影响并改变靶器官活动的。笔者以为,这是血液影响人的行为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时至今日生理学理论能为本假设提供的唯一基础。并且这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还有其它方面,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对此,我们期盼生理学研究的新发现。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血液并不仅仅只有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它还有着能够铸就我们行为方式的特殊功能。血型类型的根本特征实际就是血液的这种特殊功能的外显表现。
笔者认为,血型行为的根本特征属原始行为。与原始行为相对应的是理智行为。原始行为是血型的直接结果,理智行为是儿童经过理性思考后的行为。
通过问卷和个案追踪研究,笔者发现,A、B、O血型(AB血型有倾向A或B的特点,故本文暂不专门讨论)有着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A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A血型者为“追求他人好评的人”。为了获得他人好评,他们做事仔细谨慎,追求完美。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或是早睡早醒,或是晚睡早醒。无论何时何地,天亮即醒,是他们永远遵循的规律。
A血型者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人好评”的潜意识,由此给A血型者带来一系列品质:性格内向,他们始终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保持在其认为安全的距离;非常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以获取别人好评的标准行为处事;情绪瞬变,典型的性情人;自尊心极强,让人小看会产生侮辱感;待人诚恳,特别强调公平;与人交往有过分区别对待的倾向,很容易与自己性情一致的人成为好朋友,排斥与自己性情不同人的交往;比其它血型的人更爱干净整洁。
B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B血型者为“喜欢站在舞台上的人”。他们最喜欢在别人面前或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特点。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晚睡晚起和睡眠时间偏长的特点。
“喜欢站在舞台上”的根本特点给B血型者派生出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性格外向;快人快语,说话和做事不会掩饰自己的不足,典型的“露相即真人”;喜好张扬,对好事喜欢夸大表现,坏事则缩小宣传;心地善良,常常助人为乐;兴趣泛化,比较容易改变思想;不拘礼仪,举止马虎。
O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O血型者为“外圆内方的人”。他们外表平和待人,内心却与自己不分上下的人有着极其强烈的压倒对方的愿望。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过晚睡和晚起特点,一般是午夜以后才有睡意。与B血型相比,O血型者更能熬夜,更能补觉。
O血型者喜欢压倒对手的竞争意识导致了他们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和自我表现意识;很善于处理与上、与下的人际关系,对上,他们无条件地非常尊重,对下,他们非常自然地表现大度,给人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处理事务非常有心计,留有余地;嫉妒心理强烈。
需要指出的是:理智行为会掩饰原始行为。比较而言,智力水平高的比智力水平低的更会掩饰,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更会掩饰,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更会掩饰。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还显示,A血型者比O血型者会掩饰,O血型者比B血型者会掩饰。
四、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有效地影响儿童学习方式
为检测血型类别特征是否会影响儿童学习方式,我们根据上述血型类别的根本特征,分别设计了《幼儿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小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中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有计划地对血型与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我们也特别追踪了一些个案,对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
(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部分地开始显现出来
根据笔者的体会,凭经验区分血型类别的首要标准是睡眠规律。A血型者早睡早醒或晚睡早醒,睡眠生物钟特别准确,睡眠过程敏感;B 、O血型者都有晚睡的习惯,属“夜猫子”。B、O血型者大都有着白天“倒床即睡”的特殊本领,睡眠水平异常地高。
根据观察研究,这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重要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我们观察婴儿睡眠状况时可以发现,A血型婴儿睡眠较之其它血型婴儿更有规律,并且睡眠过程中特别容易惊醒。B、O血型婴儿更容易体现“吃饱了就睡”的特点,故家长们常形容他们:像小猪似的,真好养!
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性格。A血型者是典型的内向性格,B血型者是外向性格。O血型者属内外向性格。这一特征在婴儿阶段也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了。A血型婴儿从小害怕生人,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他们都不愿意接触陌生人。见了陌生人总是一脸疑俱表情,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从不要陌生人拥抱他们。而在他们每天都接触的人面前却会显得非常开心。B血型婴儿很少俱生。遇上能够挑逗他们的人,他们一般都会顺从挑逗者的语言或情绪愉快地表现自己,常给人留下“人见人爱”的印象。O血型婴儿不会像A血型婴儿那样认生,也不会像B血型婴儿那样容易被人挑逗,O血型婴儿给人最深刻的感觉是:这孩子真乖。
在学习方面,A血型婴儿不喜欢模仿他人,他们常常会一个人独自玩玩具、翻书,如果家长刻意要教他们一点什么,就会发现A血型婴儿不是那么配合的。从小就比其它血型更显“自尊”。B血型婴儿与A血型婴儿完全不同,他们很乐意接受家长或其他人的示范行为,并努力模仿。O血型婴儿似乎比较懂事,会有“选择”地进行模仿。我们在家长带着孩子“聚会”的场合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母亲抱着孩子说:“这孩子,教他就是不学,一个人在那里什么都会做。”另一奶奶抱着孩子说:“不会呀!我们这宝宝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宝,我们来做个欢迎,欢迎!欢迎!”孩子随即像大人一样拍手欢迎。其实,家长不知道,婴儿的这种不同表现,并不是教育带来的差异,而是婴儿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使然。
(二)不同血型儿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不同血型是否会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答案是肯定的。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A、B、O血型的学习风格有以下差异:
在学习时间方面: A血型儿童白天学习精力旺盛,上午学习效率比下午学习效率高。B、O血型儿童晚上学习效率比白天高。
在学习环境方面:A血型儿童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B血型儿童喜欢和同伴在一块学习,如是一个人学习,最好能有音乐或其它音响相伴随。O血型儿童对学习环境没有特别要求,其适应性大大高于A、B血型者。
在完成作业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提前安排时间完成作业,B血型儿童有时会拖拉完成作业,O血型儿童则是按时完成作业。
在考试方面:每次考试完后检查试卷的时候,A血型儿童非常小心,并且总是担心有未检查到的错误;B血型儿童检查有时粗心,有时仔细;O血型儿童检查认真仔细,但不会产生A血型儿童的害怕感。考试结束后,A血型儿童立刻就想知道考试成绩。B、O血型者儿童没有这种急切感。
在对待学习成绩方面:A、B血型儿童主要看重自己感兴趣学科的学习成绩。O血型儿童非常在意排名次序,心中喜欢争第一。
在学习方式方面:A血型儿童独立性最强,更喜欢自学。B血型儿童更强调个人学习兴趣,容易强化偏科现象。O血型儿童循规蹈矩,面面俱到,在当今中国高考体制下,O血型儿童的学习方式最具竞争力。
在和学习伙伴交朋友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和尊敬自己的人交朋友,B血型儿童喜欢和自己同样兴趣的人交朋友,O血型儿童喜欢和听自己话的人交朋友。
在接受批评方面:A血型儿童对批评总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公众场合的批评会极其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B血型儿童会比较容易接受正确批评,却不乏“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现象。比较而言,O血型儿童最容易接受所有批评。
在学习总体态度方面:A血型儿童细致,B血型儿童随意,O血型儿童稳重。
(三)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
在研究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这一假设的时候,我们发现,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的现象。这是因为:
其一,学习风格是综合行为表现。(5)学习风格不仅受血型的影响,还受到智力水平和思维类型的影响。个体学习风格是其血型类别、智力水平、思维类型的综合反映。血型仅仅是形成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实际上,每个儿童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特点,但这并不影响以血型为基础对学习风格类别的划分。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却有理由区分出这是柳树叶,那是枫树叶。
其二,如前所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是天性表现,学习特点是理性表现。个体天性常常会与理性发生冲突,特别是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一些扭曲的教育教学方式常常迫使天性无条件地服从理性。如一些家长每天都在好心地劝说O血型孩子早点睡觉,一些高三毕业班的家长总是命令式地要求A血型孩子晚上要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长期如此,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改变儿童学习习惯(仅仅是暂时,只要条件一旦改变,天性又会我行我素。恰是应了中国人一句古训:江山易移,本(天)性难改)。但其学习效果一定适得其反。笔者一贯以为在教育实践中,用理性改变天性是事倍功半,而顺应天性则事半功倍。天性和理性类似“野生”与“家养”。“家养”在漫长的过程中(几代、十几代乃至几十代)能改变“野生”的习性(亲代至子代不可能),却会因之失去许多“野生”的宝贵灵性。动物园的所有动物与野生动物相比,目光呆滞,动作迟笨;鱼塘人工喂养的鱼生长期短却远没有江河野生鱼味道鲜美,都是这个道理。
宇宙间所有物质运动,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遵循一个普遍原则,那就是平衡。天性和理性之间同是如此。精神病实际就是天性与理性失衡所致。笔者以为,如果儿童学习行为不能与其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相匹配,亦即失衡,那一定会学习失败!严重者,儿童会患学习忧郁症。这方面,A血型儿童比其它血型儿童更容易体现之。
其三,非常典型而完整地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的机率很小。一个人身上很难完全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这是因为,儿童血型是遗传的结果,它既有父亲的遗传因子,又有母亲的遗传因子。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一儿童血型是B型,按B血型类别特征,这位儿童对衣着整洁不会有特殊要求,可这位儿童恰恰相反,“在学校大扫除的时候,担心弄脏衣服”。细一查看该儿童资料,我们发现,该儿童母亲是B血型,父亲是A血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位B血型儿童也有爱干净的品质了,因为他血管里流的血除了有母亲的特点外,依然会有着父亲的特点。在我们的所有问卷对象中,这种情形非常普遍。并且即使儿童与其父、母都是同样血型,儿童也难完全体现血型类别特征,因为父母完全按血型类别特征要求教育孩子的情形几乎没有。
五、小结
在行将结束本文的时候,笔者再记叙在本研究过程中亲历的两件小事:
笔者举行一小型调研会,请小学五年级一班主任随机找8位同学参加。8位同学被班主任指名参加会议。笔者问班主任挑选人员的标准是什么,班主任笑答,他们都很听话。再逐一问同学血型,6个O型,2个AB型。
笔者在一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校长亲自提名他认为比较优秀的老师参加课题组。在第一次课题组碰头会上,笔者好奇地问老师们的血型,6位老师除一位不知道自己的血型外,其余5位都是O型。
或许这是两件偶发事件,却不经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往人们从未注意的现象:血型规定着人的原始行为方式并影响着社会评价。在本研究过中,越到后期,笔者越是感到血型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深刻性。血型有理由成为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笔者一贯倡导教育孩子从认识孩子开始,现在要补充一句:认识孩子从了解孩子血型特征开始。
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教育研究后提出的新认识。
(本研究得到江西省政府第三保育院、新余市保育院、南昌市上海路新村小学、南昌市三眼井小学、鹰潭市一中、南昌市二十七中等单位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合作,笔者不可能完成此文。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武杰:《教育学中的生理学问题》刊“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9期,第6页。
(2)武杰:《教育实践对脑科学新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刊“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12期,第7页。
(3)武杰:《发现天才》,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页。
(4)[美]M S Gazzaniga主编,沈政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46页,第851页。
(5) George E.B.Movren.Jr: 《Behavior in Changing Enviroments: Learning,Problem Solving,and Seeing the World,》,http//www.rci.rutger.edu/prspectvs/course-materials.htm
对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的假设#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武杰
(330046,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一、引言
新世纪初,笔者曾指出,教育理论必将从同心理学的结合转向同生理学结合的方向发展,并开始倡导生理教育理论。[1]随后的研究发现:文学思维对儿童数学(“算术”和几何除外)学习有较大的抵触性。而数学思维对儿童文科学习有很好的兼容性。[2]笔者由此提出“儿童思维可分为文学型思维、数学型思维、文数相兼型思维,即使是文数相兼型思维也还有两者之间更加倾向一方的特点”的新观点。[3]
以后的研究笔者发现:人类数学思维与音乐思维之间有相当的排斥性,音乐(特别是音准、节奏方面)是区分儿童属于哪类思维的试金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它不仅能准确预测儿童思维类型,更为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4]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而提出假设: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
二、儿童思维类型和血型都是源于遗传并且终身不变
早在1900年人们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聚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只含B凝集原的为B 型,其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为AB 型,其血清中既没有抗A也没有抗B 的凝集素;A和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其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
人类ABO血型系统由细胞核染色体上的A、B、O三个基因所控制。A、B、O基因是复等位基因,三个基因在染色体处于同一个基因点上。也就是说,在染色体的这一点上可能是O基因,也可能是A或B基因,三者必居其一。子代的染色体分别来源于父母双方性细胞的染色体。在遗传基因中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A和B是显性因子,O是隐性因子。所以人体内所具有的血型的遗传基因和血型的表现形式不一定相同。因此,具有AA或AO遗传基因的人,其血型的表现形式为A型;具有BB或BO遗传基因的人,血型的表现形式为B型;具有AB遗传基因的人,表现为AB型,只有OO遗传基因的才表现为O型。
毫无疑问,血型由遗传决定,并且终身不变。
---------------------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儿童生理教育理论及其效应》(编号:FBA011459)成果之一。
在我们制定的关于“儿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培养”的问卷调查中,我们意外发现,儿童思维类型也有着明显的遗传特点。在我们从幼儿园至高中的所有问卷中,儿童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幼儿园小朋友问卷由家长和老师据情填写)填写的内容与父、母亲自己对“学习最轻松、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科”填写的内容大都一致。
在分析所有问卷材料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男孩与母亲、女孩与父亲相一致的情形大大多于男孩与父亲、女孩与母亲相一致的情形,明显表现出智力类型有异性遗传的特点。在我们对小样本的分析时候,我们还发现,智力类型同人的长相有一致性,儿童长相像父亲,其智力倾向会与父亲更多地保持一致;长相像母亲,其智力倾向会与母亲更多地保持一致;如长相既像父亲又像母亲,其智力倾向则会是综合父母亲的智力倾向。
另外,儿童智力类型也是终身不变的。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发现,人的智力类型不会因为教育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一位属文学型思维儿童,即便是通过良好的早期教育,他(她)无论长至哪个年龄阶段也不可能成为数学型思维的人。有一小学女校长曾告诉笔者这样一段亲身经验:早在她怀孕的时候,她就朦胧感觉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理科学习会不好。因为她父亲擅长音乐,是一位专业文艺工作者。而她也是从小文科学习优秀,中师学的是艺师。于是根据当年流行的胎教、早教理论,这位女校长从小对自己的儿子进行理科方面知识的教育,渴望孩子长大后不要像自己而能从理科方面发展。由于这一强烈愿望,她甚至利用孩子在自己学校就读的方便从小阻止孩子参加学校文艺活动。可是,这并没有阻碍孩子音乐天赋的表现,孩子的歌唱天赋仍然使所有认识孩子的老师刮目相看。遗憾的是,由于这种严重逆反儿童思维类型的教育环境,孩子升至高中后,由于忧郁而疾不得不休学在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人的心情,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实际是血型特征和理智行为矛盾的结果。当行为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人会感到愉悦;当理智行为不符合血型特征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而痛苦不属于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在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中,认识和引导儿童发展天赋,服务社会,体验人生的幸福。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笔者二十余年特别是高、中考的教育咨询中,所有咨询者中教育失败者无一不是同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改变儿童思维类型的做法有关。
鲁迅小时启蒙学习时便喜欢在书本上画些刀枪斧钺,在日本学医做生理学作业时竟然为了“美丽”修改人体解剖图,直至晚年仍情系木刻,可见鲁迅实属文学型思维。鲁迅弃医从文固然有他自己所说的理想因素,但他能在文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却是顺从自己思维类型发展的必然结果。年近七旬的我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回忆自己成长之路曾说:我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直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为什么负负得正。2001年我在北京接受国家科技奖时(我国首届科技奖得主为袁隆平和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我还问吴文俊,为什么负负得正呢?这虽是一句戏言,却反映人的思维类型终身不变的事实。其实,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都一定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儿童思维类型与血型类型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两者都是遗传的结果并终身不变,特别是两者都会对人的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行为形成巨大影响却是可以肯定的。因为,遗传是一定会发生效应的。
三、血型有着非常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应当说,以往我们对血液比较多的认识是:血液在人的生命期间内不停地在全身范围内迅速流动。血液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类、脂肪酸、甘油、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
其实,体内各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是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影响并改变靶器官活动的。笔者以为,这是血液影响人的行为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时至今日生理学理论能为本假设提供的唯一基础。并且这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还有其它方面,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对此,我们期盼生理学研究的新发现。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血液并不仅仅只有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它还有着能够铸就我们行为方式的特殊功能。血型类型的根本特征实际就是血液的这种特殊功能的外显表现。
笔者认为,血型行为的根本特征属原始行为。与原始行为相对应的是理智行为。原始行为是血型的直接结果,理智行为是儿童经过理性思考后的行为。
通过问卷和个案追踪研究,笔者发现,A、B、O血型(AB血型有倾向A或B的特点,故本文暂不专门讨论)有着明显的原始行为类别特征。
A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A血型者为“追求他人好评的人”。为了获得他人好评,他们做事仔细谨慎,追求完美。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或是早睡早醒,或是晚睡早醒。无论何时何地,天亮即醒,是他们永远遵循的规律。
A血型者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人好评”的潜意识,由此给A血型者带来一系列品质:性格内向,他们始终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保持在其认为安全的距离;非常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以获取别人好评的标准行为处事;情绪瞬变,典型的性情人;自尊心极强,让人小看会产生侮辱感;待人诚恳,特别强调公平;与人交往有过分区别对待的倾向,很容易与自己性情一致的人成为好朋友,排斥与自己性情不同人的交往;比其它血型的人更爱干净整洁。
B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B血型者为“喜欢站在舞台上的人”。他们最喜欢在别人面前或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特点。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晚睡晚起和睡眠时间偏长的特点。
“喜欢站在舞台上”的根本特点给B血型者派生出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性格外向;快人快语,说话和做事不会掩饰自己的不足,典型的“露相即真人”;喜好张扬,对好事喜欢夸大表现,坏事则缩小宣传;心地善良,常常助人为乐;兴趣泛化,比较容易改变思想;不拘礼仪,举止马虎。
O血型原始行为根本特征:
O血型者为“外圆内方的人”。他们外表平和待人,内心却与自己不分上下的人有着极其强烈的压倒对方的愿望。
睡眠规律方面,他们有着过晚睡和晚起特点,一般是午夜以后才有睡意。与B血型相比,O血型者更能熬夜,更能补觉。
O血型者喜欢压倒对手的竞争意识导致了他们这样一些主要品质: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和自我表现意识;很善于处理与上、与下的人际关系,对上,他们无条件地非常尊重,对下,他们非常自然地表现大度,给人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处理事务非常有心计,留有余地;嫉妒心理强烈。
需要指出的是:理智行为会掩饰原始行为。比较而言,智力水平高的比智力水平低的更会掩饰,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更会掩饰,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更会掩饰。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还显示,A血型者比O血型者会掩饰,O血型者比B血型者会掩饰。
四、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有效地影响儿童学习方式
为检测血型类别特征是否会影响儿童学习方式,我们根据上述血型类别的根本特征,分别设计了《幼儿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小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中学生血型与学习特点的相关性问卷》,有计划地对血型与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我们也特别追踪了一些个案,对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
(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部分地开始显现出来
根据笔者的体会,凭经验区分血型类别的首要标准是睡眠规律。A血型者早睡早醒或晚睡早醒,睡眠生物钟特别准确,睡眠过程敏感;B 、O血型者都有晚睡的习惯,属“夜猫子”。B、O血型者大都有着白天“倒床即睡”的特殊本领,睡眠水平异常地高。
根据观察研究,这一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重要特征在婴儿阶段就非常明显地显露出来。我们观察婴儿睡眠状况时可以发现,A血型婴儿睡眠较之其它血型婴儿更有规律,并且睡眠过程中特别容易惊醒。B、O血型婴儿更容易体现“吃饱了就睡”的特点,故家长们常形容他们:像小猪似的,真好养!
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性格。A血型者是典型的内向性格,B血型者是外向性格。O血型者属内外向性格。这一特征在婴儿阶段也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了。A血型婴儿从小害怕生人,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他们都不愿意接触陌生人。见了陌生人总是一脸疑俱表情,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从不要陌生人拥抱他们。而在他们每天都接触的人面前却会显得非常开心。B血型婴儿很少俱生。遇上能够挑逗他们的人,他们一般都会顺从挑逗者的语言或情绪愉快地表现自己,常给人留下“人见人爱”的印象。O血型婴儿不会像A血型婴儿那样认生,也不会像B血型婴儿那样容易被人挑逗,O血型婴儿给人最深刻的感觉是:这孩子真乖。
在学习方面,A血型婴儿不喜欢模仿他人,他们常常会一个人独自玩玩具、翻书,如果家长刻意要教他们一点什么,就会发现A血型婴儿不是那么配合的。从小就比其它血型更显“自尊”。B血型婴儿与A血型婴儿完全不同,他们很乐意接受家长或其他人的示范行为,并努力模仿。O血型婴儿似乎比较懂事,会有“选择”地进行模仿。我们在家长带着孩子“聚会”的场合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母亲抱着孩子说:“这孩子,教他就是不学,一个人在那里什么都会做。”另一奶奶抱着孩子说:“不会呀!我们这宝宝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宝,我们来做个欢迎,欢迎!欢迎!”孩子随即像大人一样拍手欢迎。其实,家长不知道,婴儿的这种不同表现,并不是教育带来的差异,而是婴儿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使然。
(二)不同血型儿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不同血型是否会形成不同的学习风格?答案是肯定的。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A、B、O血型的学习风格有以下差异:
在学习时间方面: A血型儿童白天学习精力旺盛,上午学习效率比下午学习效率高。B、O血型儿童晚上学习效率比白天高。
在学习环境方面:A血型儿童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B血型儿童喜欢和同伴在一块学习,如是一个人学习,最好能有音乐或其它音响相伴随。O血型儿童对学习环境没有特别要求,其适应性大大高于A、B血型者。
在完成作业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提前安排时间完成作业,B血型儿童有时会拖拉完成作业,O血型儿童则是按时完成作业。
在考试方面:每次考试完后检查试卷的时候,A血型儿童非常小心,并且总是担心有未检查到的错误;B血型儿童检查有时粗心,有时仔细;O血型儿童检查认真仔细,但不会产生A血型儿童的害怕感。考试结束后,A血型儿童立刻就想知道考试成绩。B、O血型者儿童没有这种急切感。
在对待学习成绩方面:A、B血型儿童主要看重自己感兴趣学科的学习成绩。O血型儿童非常在意排名次序,心中喜欢争第一。
在学习方式方面:A血型儿童独立性最强,更喜欢自学。B血型儿童更强调个人学习兴趣,容易强化偏科现象。O血型儿童循规蹈矩,面面俱到,在当今中国高考体制下,O血型儿童的学习方式最具竞争力。
在和学习伙伴交朋友方面:A血型儿童喜欢和尊敬自己的人交朋友,B血型儿童喜欢和自己同样兴趣的人交朋友,O血型儿童喜欢和听自己话的人交朋友。
在接受批评方面:A血型儿童对批评总会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公众场合的批评会极其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B血型儿童会比较容易接受正确批评,却不乏“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现象。比较而言,O血型儿童最容易接受所有批评。
在学习总体态度方面:A血型儿童细致,B血型儿童随意,O血型儿童稳重。
(三)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
在研究血型是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这一假设的时候,我们发现,相同血型会有不同学习特点的现象。这是因为:
其一,学习风格是综合行为表现。(5)学习风格不仅受血型的影响,还受到智力水平和思维类型的影响。个体学习风格是其血型类别、智力水平、思维类型的综合反映。血型仅仅是形成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实际上,每个儿童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特点,但这并不影响以血型为基础对学习风格类别的划分。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却有理由区分出这是柳树叶,那是枫树叶。
其二,如前所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是天性表现,学习特点是理性表现。个体天性常常会与理性发生冲突,特别是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一些扭曲的教育教学方式常常迫使天性无条件地服从理性。如一些家长每天都在好心地劝说O血型孩子早点睡觉,一些高三毕业班的家长总是命令式地要求A血型孩子晚上要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长期如此,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会暂时改变儿童学习习惯(仅仅是暂时,只要条件一旦改变,天性又会我行我素。恰是应了中国人一句古训:江山易移,本(天)性难改)。但其学习效果一定适得其反。笔者一贯以为在教育实践中,用理性改变天性是事倍功半,而顺应天性则事半功倍。天性和理性类似“野生”与“家养”。“家养”在漫长的过程中(几代、十几代乃至几十代)能改变“野生”的习性(亲代至子代不可能),却会因之失去许多“野生”的宝贵灵性。动物园的所有动物与野生动物相比,目光呆滞,动作迟笨;鱼塘人工喂养的鱼生长期短却远没有江河野生鱼味道鲜美,都是这个道理。
宇宙间所有物质运动,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都遵循一个普遍原则,那就是平衡。天性和理性之间同是如此。精神病实际就是天性与理性失衡所致。笔者以为,如果儿童学习行为不能与其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相匹配,亦即失衡,那一定会学习失败!严重者,儿童会患学习忧郁症。这方面,A血型儿童比其它血型儿童更容易体现之。
其三,非常典型而完整地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的机率很小。一个人身上很难完全体现血型原始行为类别特征。这是因为,儿童血型是遗传的结果,它既有父亲的遗传因子,又有母亲的遗传因子。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一儿童血型是B型,按B血型类别特征,这位儿童对衣着整洁不会有特殊要求,可这位儿童恰恰相反,“在学校大扫除的时候,担心弄脏衣服”。细一查看该儿童资料,我们发现,该儿童母亲是B血型,父亲是A血型。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位B血型儿童也有爱干净的品质了,因为他血管里流的血除了有母亲的特点外,依然会有着父亲的特点。在我们的所有问卷对象中,这种情形非常普遍。并且即使儿童与其父、母都是同样血型,儿童也难完全体现血型类别特征,因为父母完全按血型类别特征要求教育孩子的情形几乎没有。
五、小结
在行将结束本文的时候,笔者再记叙在本研究过程中亲历的两件小事:
笔者举行一小型调研会,请小学五年级一班主任随机找8位同学参加。8位同学被班主任指名参加会议。笔者问班主任挑选人员的标准是什么,班主任笑答,他们都很听话。再逐一问同学血型,6个O型,2个AB型。
笔者在一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校长亲自提名他认为比较优秀的老师参加课题组。在第一次课题组碰头会上,笔者好奇地问老师们的血型,6位老师除一位不知道自己的血型外,其余5位都是O型。
或许这是两件偶发事件,却不经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往人们从未注意的现象:血型规定着人的原始行为方式并影响着社会评价。在本研究过中,越到后期,笔者越是感到血型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深刻性。血型有理由成为儿童学习风格的基础。笔者一贯倡导教育孩子从认识孩子开始,现在要补充一句:认识孩子从了解孩子血型特征开始。
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教育研究后提出的新认识。
(本研究得到江西省政府第三保育院、新余市保育院、南昌市上海路新村小学、南昌市三眼井小学、鹰潭市一中、南昌市二十七中等单位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合作,笔者不可能完成此文。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武杰:《教育学中的生理学问题》刊“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9期,第6页。
(2)武杰:《教育实践对脑科学新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刊“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12期,第7页。
(3)武杰:《发现天才》,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页。
(4)[美]M S Gazzaniga主编,沈政等译:《认知神经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46页,第851页。
(5) George E.B.Movren.Jr: 《Behavior in Changing Enviroments: Learning,Problem Solving,and Seeing the World,》,http//www.rci.rutger.edu/prspectvs/course-material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