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录整理/房晓 图/木木
信手拈来皆成妙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今年6、7月间,王志纲赴美考察,半月行程,见闻杂感颇多,现笔录于下,以飨读者。
美国高尔夫之旅的启示
这次美国之行前后长达半个月,主要是去考察休闲产业、文化产业和养老产业,因为下一轮中国将要启动内需,这将很有借鉴意义。
以往每次去美国,大多从拉斯维加斯往南,但这一次例外,我从旧金山往北到内华达州的雷诺,一路打高尔夫时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首先,通过拜访几个顶级球场,亲身感受了美国这个高尔夫天堂。现在美国有2万多家高尔夫球场,占了世界总数的60%,可算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高尔夫王国”。
其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美国人还把英国人发明的高尔夫运动发挥到了极致,使之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运动之一。
第三,与风靡全球的世界杯足球赛、NBA篮球赛、温网赛等赛事相比,高尔夫作为一项贵族运动,也许没有那么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它却产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全世界的球星,赚钱最多的既不是NBA的姚明和科比,也不是类似小贝的足球明星,而是打高尔夫球的老虎•伍兹。
为什么会是老虎•伍兹?这说明两个道理,一是老虎•伍兹吸引的是全世界顶尖人物的目光,因此便具有了超级广告效应。也许它所吸引的消费者的实力与潜力是其他球类运动关注者的一万倍还不止。二是随着老虎•伍兹的崛起和高尔夫运动的普及,这项贵族运动已经突破了以前的小天地,成为现代的一个时尚符号,一个潮流风向标。除了那些非富即贵的绅士淑女们,一些有条件的社会人士也纷纷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尤其是在中国的发展,让世界瞩目。伴随经济危机,美国的20000家高尔夫球场已经盛极而衰,现在官方统计中国已有500多个球场,但我个人感觉应该更多一些,估计有800多个,下一步伴随休闲产业的迅速兴起,高尔夫产业一定会成为启动内需的一个热点。
这次为了考察全美最好的高尔夫球场,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许多顶级的球场都修在赌场的周边,当我与当地人交流后发现,博彩业作为一个庞大的休闲产业,也正在升级换代。最初的赌场就是一些老虎机、牌桌,后来美国人要与时俱进就在赌场边上又修建了高级酒店和顶级高尔夫球场,因为他们知道那些高端人士要休闲是离不开高尔夫球场的。这样球迷既可以到赌场小试几把,赌客也可以到球场挥杆休闲,两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这就说明休闲产业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升级创新。
在赌城雷诺就有一个很值得拜访的球场——JOURNEY。我总结了它的五大特色,将它命名为“太阳谷印第安酋长”球场。其特点:
1、是它那大大小小造型独特的桥,厚实的实木、铁钉,古朴而扎实;
2、是球场中刻意点缀的印第安元素,赌场酒店印第安风格LOGO形状的沙坑,以及球道边的茅草屋,给人以联想;
3、是它在太阳下的高山河谷,溪流大树,以及道路上人为制造的漫水,形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野趣;
4、是它的球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景色多变,充满情趣和惊喜;
5、是它的球道占据了赌城的制高点,登高望远,整个赌城尽在眼底。
高尔夫运动虽说最早是英国人发明的,而英国人固守传统,圣安德鲁斯球场作为高尔夫发源地可以去朝圣一下,但如果作为愉悦身心的运动天地,那还是要去美国。真正把高尔夫运动发扬光大,变成休闲和居住天堂的是美国人。
在美国高尔夫不但成为一项让人们感到愉悦,感到兴奋的休闲运动,而且已经成为国土整治的最佳手段之一。美国人在大量的戈壁、沙漠、荒滩、湿地修建了2万多个高尔夫球场,这就等于引入了数万亿美元的投资,把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变成了休闲居住天堂,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在美国可以说随处可见高尔夫球场,高档社区一定配有高尔夫球场,而由于有了高尔夫球场,许多偏远、荒蛮之地更成了别墅环绕,有钱人聚集之地。一般社区公众高尔夫都是自助打球,没有球童和球车,一场球仅需要10几到20美元,是完全大众化的。即便很好的会员球场,打一场球嘉宾也只要50-70美元,只有少数顶级球场是高收费的,但是在下午3点之后,原来收费200-300的球场也只收30美元,当地居民傍晚6点以后还可以享受免费下场的待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赌城雷诺,戈壁上建造的高尔夫高档社区
这次在美国我看到了很多非常精彩的球场,最经典的就是在一个被称作“野狼谷”的球场,竟然遭遇了一群野狼。这给我很大的启示,中国今天在讲和谐社会,实际上美国早就在身体力行了。美国几百个种族、民族都汇集在这个大熔炉里,虽然也有错综复杂的矛盾,但为什么能基本上和睦相处?那就是美国多元文化和强大的国家机器的作用。
我在想,和谐社会应当包含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心灵的和谐。在这三大和谐中,美国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绝对走在全世界的前列,很值得中国人好好学习。当时,我就在野狼谷开玩笑说,如果这群野狼出现在广东,早就成了盘中之物,不是被清炖,就是被红焖了。野狼为什么要吃人,是因为它们遇到了喜欢吃野味的人,这种食性是很可怕的,它是与自然为敌,最后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报复,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
野鹿在球场中散步
母狼带着小狼在球场撒欢
狼与它的猎物
除了野狼谷球场,对我震撼很大的还有圆石滩球场。圆石滩球场之所以具有世界魅力,是因为它是旧金山的伸向太平洋的一个半岛,上面全是原始森林。围绕整个半岛跑一圈,正好是17英里,因此也被世人称作“17英里”,万科还曾模仿它在深圳做了一个楼盘,就叫“17英里”。
这里已经成为美国西海岸以高尔夫运动为主题的一个休闲天堂。甚至,要在圆石滩打一场球必须提前半年预订,而且价格也是最贵的,打一场要500美元。即使如此,人们还是趋之若鹜,以能到圆石滩打一场球为荣。当时,我们特意开车从洛杉矶到了圆石滩,决心一定要在这里打一场球。
在打球的过程中感触很深。
一是这里的球场是修建在火山岩上,土是从外部运进来的,生态非常脆弱。除了不允许开车,甚至有些区域也不允许找球,就是为了防止人员进入,破坏生态。令我感到惊奇的是,所的人都严格遵守这一规则,在一个最不适宜建球场的地方,美国人却建起了全美最好的球场,不但没有破坏这里的生态,相反还保护了这里的环境。
在中国情况却恰恰相反,很多的火山遗址我都去过,包括东北的五大连池,内蒙的阿尔山,西南的腾冲等,那里没有建球场,但那里的生态环境却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什么呢?一是游客量超出了自然承载的负荷,二在于国民的整体素质和环保意识,而不在于是否建球场。美国人在生态最脆弱的地方修建最好的球场,本身就体现出球场的稀缺性,加之高素质的国民和价格不菲的进入门槛,这一切恰恰使圆石滩脆弱的生态得以保全,从而使之成为只针对高端人士的休闲天堂。
圆石滩高球者朝拜的圣地
圆石滩海滨
球场中的野鹿群
海滩的原始植被都得以保护,保持其自然风貌,而不是推平重来
傍晚的风笛
与之相比,中国针对高尔夫的政策,采取一刀切,严令禁止的政策。然而,环顾世界各国,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财富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高尔夫运动的兴起是必然的,大势所趋。所以国家政策虽然不允许,但各省市很多地方都在偷偷摸摸地搞,只是换个牌子,什么体育公园、运动基地,五花八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一来,显得国家纲纪松弛,不能令行禁止,政府失去了权威性。
就以北京为例,在国家的禁令下,近四五年来在政府的眼皮底下竟冒出了100多家球场,因为法不责众,最后大家相安无事,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我曾打过几个在废弃的河道上建的球场,发现这种球场不仅美化了环境,抑制了风沙,还提升了周围社区的品质和土地的价值。同时可以把人们的剩余消费引至球场。一个球场至少可以解决300 至400人的就业,由此帮了这些人的家庭。
所以我认为,对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不应该一刀切,只是简单地禁止。借鉴美国的经验,他们的做法是,只要你不占耕地,有利于生态环保,改善环境,鼓励用市场化的力量参与这种国土整治。在一些生态脆弱的地区用价格门槛控制人流,反而更能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另外,我在圆石滩打球时还发现一个问题。由于这里的海滩属于美国法律规定的公共区域,所以尽管修建了球场也不能禁止游客出入。所以在打球时,常会有一些散步锻炼,或者游客从球场中的道路走过,在中国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打球的人不注意,很容易伤到人,所以中国球场都是封闭的场地,而圆石滩却是开放的公共景区。所以,在圆石滩打球就需要球手和游客相互照应了,看到有游客过来,球手就需要暂停,等游客经过后再开球。这就好比国外汽车给过马路的行人让道一样。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感慨,人与狼都能够和谐相处,更何况是人与人呢!这种情况要是发生在中国,每天非打残几个人不可,更有甚者在国内的球场上时有看到,大家互不相让,排队上场前就已大动肝火,拳脚相加了。由此我不禁想起巴尔扎克的一句话——造就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换血。由此说来,高尔夫还是一个改造老板,使之从流氓变绅士的运动。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http://www.wzg.net.cn/
王志纲美国考察杂感1 -美国高尔夫的启示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