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腾的帖子的回复:
“目录简单”——目录表面上简单,其实极其不简单。根本原因在于目录几乎牵涉到几乎所有的利益集团: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国内企业、国外企业;同时还是权力之争。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讲,目录就是疆域,在战争中,寸土必争,本次目录调整及其之后的实施,就是医药企业格局的瞬间加渐进调整。
“关键是配套的一些规定,还有这些规定对各级医院的用药限制,这是各药厂所关心的。”——同意!不论这种“限制”大或者小,都必然有利于减轻“看病贵”问题。当然,基本药物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
“不要整个四不像,就象国家强行控制药品收入比例一样,弄到最后,药品没少用,检查费用上去了,原来只要看看喉咙,压下舌苔的事情,现在一上来所有检查先搞一遍,美其名曰:排除法。病人的负担反而加重了。搞的现在大医院动不动就上大型设备,动辄上千万,很简单:检查费用国家不限制。 ”——非常同意!对医院“药费比”的考核,是检查费用上去的重要原因。“零差率”只能切断“医药”明处的联系,而暗处的回扣,不是“零差率”能解决的。
“国家总以为药品的利润大,价格高,老百姓负担重,但是没有高额利润,各个药厂怎么又有钱投入到新药研发。药品价格高又不是厂家的问题,批文是国家发的,价格是发改委定的,现在国家遇到信任危机就一古脑把责任推到药厂和医生头上。”——是的,过去几年,舆论上,确实委屈了医生和药厂。“看病贵”的问题,不是药价贵,根本原因是医生不开便宜的药;医生开贵药的原因是医院要发展,每个医生都背负着院长分解下来的经济指标,不开贵药是不行的,不多开检查,不过度治疗,也是不行的;药品同质化,使得“带金”销售泛滥,而来源于院长的经济压力,使得“带金”被默许。而院长压迫医生赚钱的动力来源于国家的政策。过去,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国家就给医院赚药品差价的权力,自己养活自己。因此,最近几年,药厂与医生都受委屈了!当然,在国家暂时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打压一下药价,纠纠风,动用舆论压制,掀起道德的力量与之抗衡,让大家都消停消停,别那么夸张,也是可以理解的。新医改已经出台,我已经看到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获得解决的曙光,关于这个曙光,我已经撰写成文:《医保支付变革将颠覆“医”、“药”价值观》。
“不要告诉我青酶素可以抗感染,如果我到医院医生给我开青霉素,我不会同意,因为青霉素有假阴性,万一过敏了,还看看医院有没有抢救设备,我宁愿用贵一点,安全性更高的抗生素。”——青霉素还是很有效的!中国人都喜欢用“好一点的药”,没有必要。
“目录大概我看了下,像氯霉素,链霉素注射剂这种药也列进来?是,这药便宜,也能治疗,但安全性呢?这种在临床上都很少使用的药品列进来又有什么意义呢?”——不敢苟同!现在很多好药都惨遭淘汰,或者行将就木,不是因为这些药疗效不好,而是因为医生不开,不要因为医生不开,就认为是不好的药!这里面牵涉了太多经济利益!
“要想控制药品价格的唯一办法只有把各省的药品招标设立国家标准,药品招标透明化,靠市场控制价格。”——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您还是认为,“看病贵”是因为药价贵,这个观点已经导致国家发改委自2001年以来,掀起大刀轮番、一轮又一轮的将大部分药品价格都尽可能往下砍,6、7年的时间,砍了24次啊!结果呢,没有用啊!新药总在出来,这是创新,国家支持的,新药的价格总是贵的,现有体制导致医院、院长、医生、企业、代理商、流通等等,都喜欢贵的,所以,价格降了,医生就不用了,渠道就不推了,新的,贵的出来了,就赶紧让患者陶腰包了。什么是最好的控制“看病贵”办法,我在“医保支付变革将颠覆医药营销”一文已经做出了充分阐述!
“想要老百姓都看的起病的唯一办法就是国家实行全民医保,大幅提高医疗社会保障的投入,就目前国家对医保的投入还没有公款吃喝和公车消费的多,大幅增加医保目录品种,严格省批新药,也就是国家出钱让老百姓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毕竟很多疗效卓越的药品没在目录里,别弄得病没治好,毒副作用一大堆)并且振兴民族医药企业。 ”——基本同意。这是第一步,只有实现了全民医保,大家看病,自费部分少了,“贵”的感觉也就小了。但是,如果没有解决医生对待药品“嫌贫爱富”的态度,接下来,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医保不堪重负!当前,美国就面临这个问题,就在这两天,民意调研发现,奥巴马的支持率已经比前任总统布什低了,医保改革就是重要的因素。美国人口比中国少得多,只有3亿不到,仍然有4600万人没有任何保障,而医保已经面临不堪重负的境地!
“国家基本药品目录的品种在医院收入所占比例,国家设定的比例低了,那没实际含义,还不如不设,如果设定的高了,那对医药企业和大医院的打击是巨大的。 ”——是的,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比例。
“我听说基本药物目录里的药品要定点加工,统一采购和配送,独家生产的还好,有几十个上百个厂家生产的怎么办,定谁?定谁都惹一身骚!搞个目录不是自找麻烦吗?”——这一点已经取消了,在新的医改方案中,这一点已经抛弃,改为大家一起参与招标。
“中国的医药要改革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方案,也不是听一些专家的言论,而是沉下去,真正的了解中国药品销售的情况,听一听药品销售从业人员的意见,他们才是真正了解市场的人。 ”——兼听则明。在新医改的出台过程中,确实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这一点,我还是很认可的。
“市场是医疗改革的真谛,任何违背市场规律的改革都会被时间所抛弃。 ”——至于市场与政府在医改中的作用,要分多个层面,多个方面来看。自由的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杨昌顺博客首页http://www.chinavalue.net/ycs/Home.aspx
李腾的帖子原文: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BlogThread.aspx?EntryID=133475&page=4
目录简单,关键是配套的一些规定,还有这些规定对各级医院的用药限制,这是各药厂所关心的。不要整个四不像,就象国家强行控制药品收入比例一样,弄到最后,药品没少用,检查费用上去了,原来只要看看喉咙,压下舌苔的事情,现在一上来所有检查先搞一遍,美其名曰:排除法。病人的负担反而加重了。搞的现在大医院动不动就上大型设备,动辄上千万,很简单:检查费用国家不限制。
国家总以为药品的利润大,价格高,老百姓负担重,但是没有高额利润,各个药厂怎么又有钱投入到新药研发。药品价格高又不是厂家的问题,批文是国家发的,价格是发改委定的,现在国家遇到信任危机就一古脑把责任推到药厂和医生头上。不要告诉我青酶素可以抗感染,如果我到医院医生给我开青霉素,我不会同意,因为青霉素有假阴性,万一过敏了,还看看医院有没有抢救设备,我宁愿用贵一点,安全性更高的抗生素。
目录大概我看了下,像氯霉素,链霉素注射剂这种药也列进来?是,这药便宜,也能治疗,但安全性呢?这种在临床上都很少使用的药品列进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要想控制药品价格的唯一办法只有把各省的药品招标设立国家标准,药品招标透明化,靠市场控制价格。
想要老百姓都看的起病的唯一办法就是国家实行全民医保,大幅提高医疗社会保障的投入,就目前国家对医保的投入还没有公款吃喝和公车消费的多,大幅增加医保目录品种,严格省批新药,也就是国家出钱让老百姓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毕竟很多疗效卓越的药品没在目录里,别弄得病没治好,毒副作用一大堆)并且振兴民族医药企业。
国家基本药品目录的品种在医院收入所占比例,国家设定的比例低了,那没实际含义,还不如不设,如果设定的高了,那对医药企业和大医院的打击是巨大的。
我听说基本药物目录里的药品要定点加工,统一采购和配送,独家生产的还好,有几十个上百个厂家生产的怎么办,定谁?定谁都惹一身骚!搞个目录不是自找麻烦吗?
中国的医药要改革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方案,也不是听一些专家的言论,而是沉下去,真正的了解中国药品销售的情况,听一听药品销售从业人员的意见,他们才是真正了解市场的人。
市场是医疗改革的真谛,任何违背市场规律的改革都会被时间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