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环保厅网站上曝出溆浦县环保局进人潜规则——— 普遍要收“押金”一两万元,该局现在的干部职工竟达到117人。而该局实际编制只有20多人,超编的人数约在 80人,超编达四倍之多。对此,局长向长进说,“人员并不多,也很合理”。(8月10日《成都商报》)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溆浦县环保局进人真是如拾草芥,而且其人员严重超编并不是因为工作太多干不过来,事实恰恰相反,有的人无所事事,更有的人领着工资根本不上班。这样的现实,无疑有些荒诞。然而,荒诞又何止于此!
荒诞之处在于,供养超编人员的费用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企业缴纳的排污费,排污费不但不能造福于自然环境,反而严重污染社会环境;荒诞之处还在于,当地环保局监察大队及中队只要排污费收得足够多,便可进人无约束;荒诞之处更在于,按照溆浦县环保局的说法,光领工资不上班的人员,“是由当时的县主要领导签字,经环保局党组集体讨论同意调入或新进的”;另外的一些人员也“都是县里分配过来的”。
不难看出,这些问题与政府信息公开严重不到位是有相当关系的,政府部门的人员编制、在岗情况、工资福利等信息毫无疑问都应详尽地告知公众,排污费等税费的收支情况也应明明白白地进行信息公开。可事实上,多数人对此根本不知情,甚至可以说是被完全蒙在鼓里,这就给了某些官员浑水摸鱼的巨大空间。
不过,这恐怕只是表面现象,我们更该反问的是: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已然一年多的情况下,政府信息公开为何总是不到位;我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何老是被虚置。
也许,只有当这些问题都有了明晰的答案,种种荒诞才会少起来。
敬请登陆个人主页:
http://www.smrj-yandaifu.com/ “视明润洁---眼大夫”爱眼眼科治疗中国行动项目同盟&中国光明行动联合工程[亮剑创业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