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


  有一类人我不太欣赏,比方说,离婚之后对前夫前妻怨恨不止,一旦说起对方,就觉得自己遇到这个人是倒了八辈子霉。再比方说,对父母态度恶劣,不敬不孝。我认为,与父母之间观念不同、性格不同都可以接受,但是,视父母为敌人,拳脚相加或者污言恶声,做出这种行为的人显然不是良善之辈。有一个规律大致是正确的,上述这类人,即便头脑聪明、机智伶俐,也不会有大出息。能够有所成就,能够被世人接受和欢迎的,即便与前夫前妻有矛盾,即便与父母有不和,也不会用这些东西来标榜自己,而会尽量化解;即便不能化解,我想也不会以公开叫骂对方来显示自己的正确。这种态度,对待历史也同样。
  袁腾飞先生最近比较出名,被一些人称为“最牛历史老师”。袁先生在《百家讲坛》讲两宋,我还没机会看到,但是,最近袁先生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书还来不及阅读,在袁先生的博客上看到部分章节。从书名以及这个章节的内容和遣词用句上,我有一个感受:年轻的袁先生,虽然是历史老师,但是,他流露出很不尊重中国历史的倾向。虽然有这种倾向的人不少,但是,作为一个历史教师,这种倾向的明显存在是不值得赞赏的。
  我的这个感受也许不对,因为我还没机会了解袁腾飞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讲述的内容,而且,袁先生博客上的内容并不很多。我不知道袁腾飞先生博客上的内容是他全书的精髓、神韵,还是出版商的安排。如果是前者,袁先生这位历史老师,真的还需要修炼,套用一句大师的话,对于自己的历史,我们应该有一种温情的敬意。如果是后者,出版商的这种安排,只能惹人反感。
  对于个人来说,才能、智慧、出生有差别,这很正常。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尊严,就会被别人看不起。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尊重自己的历史,也将得不到世界的尊重。尊重历史,是获得自尊的必要前提。一个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如何让别人看得起?一个国家对自己的历史毫无尊重,甚至把自己的历史描绘成彻底邪恶、丑陋,这个国家不可能强大。人类历史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唯独中国出现了这种最奇怪的现象:近一百年来,彻底否定自己的历史,对自己的历史毫无敬意。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完全当成垃圾,就好比一个人必欲置父母于死地而后快。那么,如果他面对父母被别人欺负的时候,他会怎样?那么,当他面对国家民族利益受损的时候,他又会怎样
  也许我该退一步,宽容一点地对待袁腾飞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态度。因为,袁腾飞先生在博客上的节选章节只是针对明朝,我并不太清楚袁腾飞对于明朝以外中国历史的完整态度。我在袁先生的博客上看到,他所节选的章节里,频繁使用“贼王八”、“王八蛋”之类的骂人话,其它的评论也非常刺耳鼓噪。姑且不论袁先生对于明朝历史事实的评价是否有道理,这种街头谩骂的语言,从一个历史老师的笔下固定下来,并且用来描绘几百年前的历史,并且向广大读者传播,我怀疑袁先生是否理解“斯文丧尽”这个词的含义。我认为,对自身文化历史没有尊重的人,很有可能会成为被他所骂的对象。
  谩骂中国历史的人,经常会说一个理由,他们认为,中国传统培养的都是听话的奴才,所以才该骂。姑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我想反问一下,就算中国传统培养的是“听话的奴才”,我们应该怎么办?文革时期有一个名叫黄帅的女中学生,说了一句当时很著名的话:不做五分加绵羊,要做革命的小闯将。按照黄帅的说法,所谓中国传统培养“奴才”的说法,应该是指培养了听话的“绵羊型奴才”。于是,为了不做“绵羊型奴才”,他们做了180度的改变。一批造反派以恶犬狂吠的姿态,疯狂破坏中国历史的一切遗存,自以为是改天换地的新人,把历史统统踩在脚下,扫进垃圾堆,其灾难性的后果至今历历在目。如今,一个年轻的历史教师,居然又祭出当年造反派的武器。可悲的是,当年那些自以为砸碎历史枷锁就可以不做“绵羊型奴才”的造反派,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奴才,更可恶。
  不尊重历史的人,可以类比为不敬父母的人,可以类比为不尊重师长的人。中国古人认为,即便父母犯有大恶,生养之恩也不能忘。何况,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都是罪恶与黑暗。如果说忤逆父母是不孝,那么,丑化、诋毁中国的历史就是真正的“大不孝”。被这种“大不孝”毒害,我们如何能够理解历史的真正价值?这种心态甚至会严重影响我们对历史失误、历史错误的明辨,连真正吸取历史教训都很难做到。我觉得,身为历史老师的袁腾飞先生,对此应该是有所了解的。我从袁先生在其他地方的一些片言只语中,也看到些他对中国历史的肯定。既然如此,为何要用这么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中国历史呢?尤其是身为“最牛历史老师”,袁先生是否想过,将这种对于中国历史的轻蔑、谩骂的态度传给学生,对于未来会有怎样的影响?
  从我对袁腾飞先生尚不全面的了解来看,我认为袁先生不够成熟,尤其在对待中国历史的根本性价值判断上。比方说,我曾经看过一段袁先生在网上的视频。袁先生在对学生讲课时说,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代表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康有为变法则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也许,这种说法对于学生考试是有用的,但是,对于事实则是滑稽的。如果康有为代表新兴资产阶级,那么,如何解释康有为要将儒学变成儒教?因此,我希望袁先生以后的表达能够更加成熟些,至少从中国历史那里学一点斯文,不要辱没了教书育人这个崇高的职业。身为年轻的历史老师,我希望袁先生能从中国历史中吸取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内涵。

 

 

相关文章:

 

力拓案7000亿,文化能值多少钱?

矿石间谍与内外大势

一桧虽死,百桧尚存

欧美将要起诉中国

热脸贴了冷屁股

自由贸易从来不自由

自由何必挂羊头

自由经济如何无视道德

自由在哪里?

现实的人和概念的人

向美国学习

风吹草低见“忠良”

积极消费就是爱国?

吴蕴初大战日本商品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为何结束?

当西方人来到中国海岸线

明朝后期的海洋贸易政策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

倭寇里的中国人

明朝后期海禁政策的反复

明朝对外开放的成果

清朝海禁与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论的谬误

明治维新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