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房市说法都开发商给的


    中国的房市信息很有意思。大家都不太信任统计数据,但是你不能不也情不自禁地去关注房产与房价的统计数据;你很想相信某些“为民请命”的学者或者草根舆论积极分子的说法,但是似乎听了他们的把愿望当预测或者咒诅来说的信息而似乎自己在房市上没有真正的正面收益;最郁闷的是,根本不想信任房地产开发商,但是却还是到处听到的恰恰是小潘、任志强、孟晓苏,有的时候是王石的声音。其实我相信他们很多人说的话是对的,但是作为老百姓不知道他们谁的话真的是对的,也不知道他们是由着自己的利益还是谁的利益说的,我们也不知道他们说的种种数据与判断的出处,因为他们的说法又不象酸学者们的文章至少还有个出处。

    在今天的房地产信息领域,最新的词汇、说法、判断、题材几乎都是房地产开发商给的。尽管由于真真假假的理由,中国的公众情绪是仇视开发商的,但是实际上公众的情绪从来不能真正突出开发商的话语场,也并不能真正与开发商形成市场的对抗力,因为在本质上开发商看定情绪性舆论的核心群体根本就不是主力的买房者,而刚性的有能力买房者与炒房者恰恰是比较容易为他们所指明的机会之春所魅惑,而这恰是开发商话语的最有意义的在场听众。其实摆明了说,今天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几乎是最大的一群能不会简单地尿中央政府命令的特殊利益群体,他们已经在市场基础上建立了纵横有致的社会脉络:从直接的产品需求群体,到直接的土地出让费用与财税需求主体(地方政府),再到被广告收入逼昏了头的各类媒体,再到他们自己能够操控与渴望他们赞助与出台的多如牛毛的话语论坛,作为开发商你很容易感到站在资源的中心给你的话语平台是很多的。而恰恰有意思的是,没有一个行业有房地产开发行业那么多的善于说话与亲自出头的主儿能时时发出各种各样的真假难辨,有时互相矛盾甚至针锋相对的说法;也没有一个行业能够象房地产开发行业那样由开发商持续不断地扮演着主导性的政策解读者、市场分析者、机会判断者、趋势预测者、自我标榜者的角色;重要的是开发商们的说法可以在媒体上得到最大幅度的放大,放大到一个程度能够让很多普通人忘掉了自己开始关心的问题。似乎我们生活在白垩纪,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恐龙,而我们包括政府就是那些听他们由命而微不足道的飞禽走兽。但这也埋下了开发商与公众情绪长期对立的基调——任何一个开发商即使一个本来还不错开发商的倒霉都会受到公众的欢呼,而在大家潜在的意识里面等待开发商倒霉变成了一种情结,这是一股任何一个开发商都不该疏忽的社会力量。

 

昨日场景:主持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之家居研讨会,是个很土的行业。家居行业可以说是离时尚最远的一个行业。上海骤雨。到西安。本人新书《洞察——迈向复苏的新商情》、《调教——独生世代的新亲子之道》已陆续与广大读者见面,敬请博友们关注。

 

今日小诗:

浅色

 

青柳披,

陌上衣。

灯笼照,

西厢篱。

千千梳得小心思,

悄抹粉黛悄看戏。

果然不经意,

天雷闹,

清风细。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香粉炒蛋

选择苏打海藻饼干四块,碾碎。打新鲜鸡蛋四只,调匀,加入饼干粉,再调匀,加食盐酌量。起橄榄油锅,热后倒入蛋汁,快炒三分钟,加香菜茎酌量,起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