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列国】法国:枫丹白露
在巴黎,我和女儿产生了分歧:女儿喜欢巴黎的人文气氛,但对我却没有太多的吸引力。这或许就是代沟吧。虽然巴黎拥有古典、艺术与浪漫,但过分的商业化已经让浪漫打了折扣。缺乏秩序、脏与乱是我对巴黎的总体印象。你根本不能想象到在爱丽舍宫前的停车场的人行通道上居然有大坨的粪便,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一次厕所要3个欧元。于是,我们离开了巴黎,去枫丹白露看看。
枫丹白露是位于塞纳河左岸赛纳-马恩省的一个小镇,法文Fontainebleau的本意是“蓝色美泉”。不论是她的法文本意,还是出自朱自清笔下的“枫丹白露”这个中文音译,都透着一种美好。枫丹白露距巴黎不到60公里处。我们从巴黎开出来不到1小时就到了这里。
位于枫丹白露城内的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始建于1137年,当时的国王是路易六世。后经弗朗索瓦一世、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拿破仑一世直到拿破仑三世,枫丹白露宫就一直在不停地修建、重建、扩建、改建之中。所以有人说:“你要啃一本枯燥的法国历史书, 不如到枫丹白露来走一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1就将“枫丹白露宫及其花园作”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我接触“枫丹白露”这个词汇是在第一次读拿破仑传记的时候。虽然法国很多国王都为枫丹白露宫添砖加瓦,但是大多数国王只是把枫丹白露宫作为一个狩猎度假的行宫,特别是在凡尔赛宫修建完成之后。只有拿破仑称帝后,把他的大本营按扎在了枫丹白露宫。所以,读拿破仑的传记,枫丹白露的字样会频频出现。印象最深的是,被流放到厄尔巴岛的拿破仑时刻想着卷土重来,当机会到来时,拿破仑带领1000名亲兵悄然离开厄尔巴岛,并于1815年3月1日在戛纳登陆,在此之后的20多天的时间里,媒体在要闻报道中对拿破仑的称呼可谓是见风使舵的典范:“魔鬼已经逃出流放之岛”;“科西嘉恶狼登陆戛纳”;“猛虎在盖浦出现”;“拿破仑将直逼巴黎”;“陛下重新入主枫丹白露”。
枫丹白露的宫殿建筑分成几个庭院,最著名的就是长152米,宽112米坐西朝东的“白马院”,门前有一巨大马足形台阶。院子北面是带顶楼的弗朗索瓦一世配殿,南端为路易十五配殿。
1814年 4 月 20 日 下午 1 点, 拿破仑在被判决到厄尔巴岛上软禁后。走出了这扇门。
细木护壁、石膏浮雕与壁画相结合的装饰艺术,形成了枫丹白露的独特的风格。其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长64米,宽6米,高6米的弗朗索瓦一世长廊殿。这个建于1544年的大殿,其下半部贴有一圈2米高的金黄色细木雕刻作护壁,每块护板上都刻有弗朗索瓦一世的代表字母F。大殿的上半部以明快的仿大理石人物浮雕烘托着一幅幅带有文艺复兴风格的精美壁画,使壁画更为突出,立体感更强。整条长廊显得既辉煌又典雅。内部装修精美,天花板和护墙板均用胡桃木做成。护墙板上的墙面被门和壁柱划分成几块,每块中间镶嵌一幅很大的壁画。周围还有塑成婴儿、花环等形式的浮雕。天花板由横梁划分成几个部分,上面都饰以精美图案。
枫丹白露宫可称得上是室内装饰的博物馆。除了弗朗索瓦一世长廊殿以外还有1548年所建的宫内最大而且最漂亮的舞厅,长30米,宽10米,用50幅油画和8组壁画装饰、拿破仑的图书馆以及镶嵌128只 细瓷画碟的碟子廊等。据说枫丹白露宫还有一个藏有我国圆明园瑰宝的“中国厅”,但不知那天为什么没有开放。
周游列国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