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迷恋网络——针孔观察


生活宽裕了,家庭电脑的普及,青少年接触电脑的机会越来越多,它在给我们带来了教育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种种忧虑,由于孩子们的自制能力不强,很有可能沉迷在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当中不能自拔。浪费时间在这些无所用处的虚幻,荒废了学业,开始和家长疏离沟通,蛮横不讲理。这又使孩子陷入迷茫,走上不归之路,败坏社会风气。

    为了能让孩子健康地使用电脑,家长应该事先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明白自己的孩子用电脑是在干什么,不要以为上网都是好的。网上的色情淫秽,诈骗手段,等等不健康网站,都是这样悄悄的渗入孩子的生活中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很多,不仅是家庭教育,社会,“应试”教育、游戏产业难辞其咎。教育是最基本的。一方面,许多家长溺爱孩子,对网络又知之甚微,错误地认为孩子上网比看电视有益,能了解更多,因而不限制孩子上网。另外,有的家庭中,父母因离异、忙碌或外出打工而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或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而令孩子精神负担过重,孩子只好上网寻求精神放松。另一方面,虽然中国推广素质教育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基础教育仍属典型的“应试”教育,不少孩子因为缺乏学习兴趣,有意躲入网络中,迷恋虚幻。

  必须检讨的还有“社会”。道德在哪里?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每年都以近50%的高速增长。游戏制造商千方百计吸引玩家成瘾,获取利润,隔一段时间网络游戏就会更新场景界面。设置网络Q币,“不断有新任务出现,是不会玩腻的,”一但青少年陷入网游就不断的买装备,游戏用具,把时间和金钱挥霍掉。大部分的网吧唯利是图,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色情暴力网站大开绿灯,实行“玩得越久就越优惠的政策”。

  加上青少年自身社会经验不多,还不具备足够的识别和自制能力,面对混杂神秘的虚拟网络世界,稍不留意即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其中,男性青少年较之女性青少年更富有好奇心看“网站”的“求知”,思维也较为活跃,玩“刺激”游戏让他兴奋,自制力较差,因而更倾向于利用网络宣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