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来到北京的时候在地铁中看到百度技术创新大会的广告在车窗中闪过,技术创新四个字立刻让我联想到以前IT界中人对比百度和谷歌差别时,常常喜欢说谷歌是一家技术公司,而百度只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引擎公司,所以当看到百度回归技术的口号时,我一直有一种疑惑,疑惑百度能够做到什么?
百度想做什么样的技术创新?李彦宏最终用“框计算”揭晓了答案。不过说实话,我在刚听到这一个词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云计算已经被谷歌等企业炒的太热了,于是在这样一个追逐流行的时代,框计算这个词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流行的嫁接产物。不过在李彦宏最后阐述框计算的总结时,他还是通过两个字让我认同了百度的框计算,这就是“简单”。
美国作家Donald A.Norman在《未来产品的设计》一书中曾对未来的产品做过畅想,他认为未来的机器将会越来越智能,产品越来越自动化,因此如果按照产品与人类的关系,未来的产品可以分厂三类。
第一类是极少或者不和人类打交道的产品;第二类是和人类打交道的机器;第三类则是机器和机器之间需要打交道的机器。百度搜索显然属于第二类,而百度框计算的理想则是仅仅通过百度的搜索框,就满足所有的用户需求,实现完美的人机交互搜索体验。
柏拉图曾在对话录中记录老师苏格拉底说:“是啊,斐多,你知道吗。关于文章最奇怪的地方是……它们似乎在和你交谈,好像它们是有智慧的,但是一旦你问它们任何它们并不想知道的事,它们每次都会指同一个意思,它们始终都还是继续重复着同一件事情。”苏格拉底认为图书将会毁掉人类自主思考的能力,他认为在对话和交谈中,人类是有思考过程的。可是,在面对图书时却不会,因为图书中的文字不会和你产生任何交互。
我们且先不管苏格拉底的论断是否正确,在网络时代交互变得无处不在,而百度框计算希望做的就是将所有的这种搜索交互呈现在一个简简单单的搜索框中,这种全部建立在搜索框中的产品设计思路看似很简单,然而实则却需要对自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对搜索算法的革命改变。
框计算的理想就是无限接近这种自然,自然交互能够让人们持续获得最想要的信息,而一个由声音、色彩和自然交互构成的丰富世界是最让人满意的。框计算的革命如果真的能够如李彦宏所预期的那样完成,那么百度无疑将成长为中文世界中最好的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