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钢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思考,特别是引起了国有企业广大职工的思考。还要不要继续坚持国企改革?国企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国企改革的必要程序是什么?国企改革值得关注的倾向是什么?.....这一系列的为什么都是应该认真思考和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国企改革。国企改革走过了一段摸着石头过河,艰难曲折的路。个人承包制,厂长负责制,股份制,公司制。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关措施:砸三铁、抵押承包、精减裁员、转岗培训、买断工龄、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破产倒闭、国资整体出售、国退民进......可以说、国企职工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在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方面做出了巨大牺牲。但是、我们面对国企改革的现实,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的现实,必须老老实实的承认国企改革的成就是微乎其微微不足道的。而付出的学费是昂贵的付出的教训是惨通的。
回顾国企改革的历程,是为了清醒而不是气馁更不是颓废。国企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复旧倒退是没有出路的,无疑是饮鸩止渴,但是、不认真汲取教训,仍是盲人骑瞎马的胡折腾更是死路一条。
坚持国企改革是国有企业振兴发展壮大的唯一出路,坚持国企改革也是提高国企职工收入的唯一出路。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国企改革再也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国企改革必须从始至终地贯彻科学发展观,也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人心,国企改革才能取得政治、经济、文化的胜利。
二:国企改革的目的。国企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的认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企的机制不活,经济效益不高,通俗的讲就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其实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失之偏颇的说法。国企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这不是国企改革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我们共产党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国企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凝聚人心,夯实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这是因为国有企业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而工人阶级是一支最值得相信、最值得依靠、最能战斗的队伍。国企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夯实共产党执政基础的这个根本目的进行。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叶无视森林的看法来指导国企改革,百分之百要摔大跟头的。
三:国企改革的必要程序。国企改革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坚持法治的原则,必须坚持企业自主,职工志愿的原则。国企改制在坚持三原则的前提下,必须履行必要的程序。
1、国企改革方案必须事先经广大职工广泛的、深入的、认真的讨论。
2、在讨论的基础上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改革方案才能生效。未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的企业改制方案,不管是谁制定的,也不管是谁批准的,都是违法和无效的。
3、在国企改制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民主管理作用。
4、在国企改制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企业党政工的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坚决禁止个人拍板。
四:国企改革值得注意的倾向。在国企改革中出现了很值得关注的几种倾向,尤其是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重组过程中,这几种倾向尤为突出。
1、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2、企业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工会的民主管理作用、明显的严重的被削弱。
3、家族管理模式取代了科学管理模式。
4、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部分丧失以及全部丧失。
5、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私有企业主的权益无限膨胀。
6、企业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忽略和忘却了企业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这几种倾向如不能纠正和克服,职工不得安定、企业不得安定、社会不得安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成果,只能是一句空话。
坚持国企改革,维护职工权益,任重道远,同志们仍须努力!
坚持国企改革,维护职工权益。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