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新娘——俄罗斯印象之二


    在俄罗斯的风景名胜地,经常看到加长的林肯车,那是新娘的婚车。俄罗斯新娘成为一道国人争睹的风景,确实亮丽,而且国内没有。

    俄罗斯新娘大多十分漂亮,虽说“嫁人要嫁普京那样的人”,她们的新郎却都高大英武。俄罗斯人的婚俗不讲究单双日,不限于酒宴。世俗化和物质化的生活,并没有损害青年一代对历史的尊重。他们在亲友的簇拥中,手捧鲜花到无名烈士墓、胜利广场或当地的名人雕塑,首先向先烈致敬。然后,在湖畔、草地喝香宾酒,接吻,拍照。再去教堂完成仪式,酒宴则是最后的一道程序。

 

 

    街头的俄罗斯少女,无不苗条纤细,亭亭玉立。这是需要刻意维持的。谢尔盖说,她们每天只吃一只青苹果——不能是红的,因为红苹果糖份含量高,只在周末饱餐一顿。失调的性别比、男性过少使嫁人成为一个问题(男性的平均寿命,2004年的数据仅为57岁)。婚后的身材便渐渐不保,由“小白桦”变成“小套娃”了。

    套娃的隐喻,对生育和多子女的追求是十分明显的。这便是俄罗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俄罗斯已宣布,北冰洋冰面融化后出现的陆地归其所有,国际社会也无可奈何;但俄罗斯的总人口却呈不断下降之势,已从1991年的1.5亿下降到现在的1.3亿。有人惊呼,按此速度几十年后将国中无人。办法是鼓励生产,一个孩子每月补贴1500卢布(约400人民币),生第三个孩子,可获2万美元重奖。生到第十个孩子,授予英雄母亲金质奖章,免费赠送大住宅等等。此举真令国人羡煞,使劲罚款还不断超生呢!

 

可能是来自中国的连心锁,成为近年俄罗斯的新婚俗。

在新圣女修道院的天鹅湖畔,这对新人接吻,众人高呼“格里嘎”(俄语“苦啊”)并数数,

数到“八”时两人终于笑散。谢导说他们的婚姻为八年。

 

    尽管如此,俄罗斯却实行全世界最严厉的移民法,唯一的合法移民途径是婚姻,而且要婚后八年方可办理。遍地的俄罗斯新娘为什么不能缓解人口之忧?答案之一是婚姻的稳定性差。谢尔盖总结俄罗斯人的“三快一慢”,即开车快、走路快、上床快,工作慢。由于缺乏稳定的预期,自然不愿为孩子所累。于是,她们的婚礼没有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的祝福,而是说“祝你的第一次婚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