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8月30日消息:“不仅熟练工、技术工缺,现在连剪线头的小工都难找!”温州一家职业所经纪人感叹。近期以来,作为中国制造业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又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用工荒”。
一般来说,二季度是招工的淡季,有关人士分析,这次反季节“用工荒”的来临,源于强劲的内需和突如其来的外贸订单,让尚处于金融危机思维的企业措手不及。
新增用工需求出现“V”形反转
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说是经济景气程度的“晴雨表”。这些天来,急于招工的企业摊位在劳动力市场外排成了长队,因此常常造成交通拥堵。
而在浙江南部的温州市,记者从职业中介机构和一些中小企业了解到,制鞋、服装、电子、电器、眼镜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近期出现“用工荒”,全市(以温州市区为主)用工缺口大约超过10万人。
全国知名企业浪莎集团也面临招工的难题。为了配合于今年投产的新厂区,浪莎集团今年初就定下了招工计划。可是,招人的进度远远赶不上厂区建设的进度。浪莎集团企业管理部经理吴平告诉记者:“新机器即将部署完毕,可是2000个招工计划只完成了70%。工人到不了位,机器就开不起来。”
浙江省人才市场统计,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累计进场招聘单位比去年同期下降10%以上,提供岗位比去年同期下降30%。而7月份新增用人单位数和岗位总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6%和4%。人力资源专家汪长江分析,经历了去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浙江省人才市场用工行情出现“V”形反转。
同在长三角的外贸大省江苏也出现相似情况。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亢越告诉记者,苏州工业园区从3月开始就出现了用工荒的苗头,而且是越来越严重,当前园区的用工缺口达5000人左右。6月以来他们就派出四路人马分赴东北、西北、华南及周边的苏北、河南、安徽等地招工。
8月25日,南京最大的安德门劳务市场,来自江苏省涟水县的农民张彬当天就在南京高新区一家电子厂找到了一份月薪1400元的工作。他告诉记者,原来打工的工厂去年倒闭后,自己先后换了2次工作,都因工厂不景气被裁员。“这次来找工作觉得岗位比以前多了,选择的余地也大了。”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最新统计显示,这个省就业形势从3月份起持续回暖,到7月底新增就业人数66.5万人,月均增长9.5万人,尤其7月份单月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3.3万人,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负责人也表示,从整体趋势上看,7月招工人数增加,退工人数减少,环比继续好转。7月份实际净增就业约3.9万人;比6月份的1.8万人增长了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