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骨肉情深 感受和谐亲情


两岸骨肉情深 感受和谐亲情
--读电视剧《春暖花开》的儿童歌曲有感

 刊发时间:2009-08-02  光明网   

       看郑玉玺先生的文章,总能感受到如碧潭般的清澈,仿佛如雨后天晴,天高云淡。

  著名词作家郑玉玺先生的歌词《海峡两岸是一家》(是电视剧《春暖花开》的插曲)恰是以这样最简单的儿歌形式、最清纯的童稚之音、最质朴的赤子情怀解读出两岸一家的血浓于水的永恒亲情,在返朴归真中感受浓浓的祖国

 
大家庭的温暖。

  郑玉玺的恩师、曾培养出邓丽君、白嘉莉、凤飞飞、包娜娜等著名歌手的台湾音乐大师李鹏远在读了《海峡两岸是一家》之后,由衷的感叹说:读郑玉玺的散文和诗歌是一种享受,而为他的歌词谱曲更是一种享受!而大陆曲作家晶夫也欣然为《海峡两岸是一家》谱曲。

  海峡两岸同胞渴望团圆的殷切期待,可以说是一种别离两种滋味,歌词中匠心独运采用了站在祖国的"长城上、天安门上、黄山上"这三个最具代表意义的制高点上,鸟瞰大中华海峡两岸美丽的山川,聚焦两岸孩子们那盼望和平、清澈甜美的音容笑貌。

  就如他歌词中写的:"我站在长城上,长长的凝望,盼望着阿里山的少年……一家人的幸福,等你来分享";"我站在黄山上,高高的眺望,盼望着日月潭的姑娘,依偎在母亲身旁……";"我站在天安门上,深情的盼望,盼望着亲朋好友,尽快相聚在老屋前方……";这种情深深、意切切不需要任何修饰就力透纸背的同胞情使这首词散发着醇厚的茗香。

  我们海峡两岸是一家,我们要避免内耗,让我们的孩子们远离战争吧。和平、和平,永远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

  读着这首歌词,仿佛就像在欣赏一幅充满人间真情的画,这首词溢满着画面感和流动的韵味,整首词渗透着人间亲情,字里行间自自然然地洋溢着和谐的感动。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以儿歌的形式来诉说两岸的骨血亲情,更体现出作者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是一种热爱民族、热爱和平且具有爱心的一种体现。听众和读者一定会被歌词中所描述的景象感染,"日月潭――西子湖"、"阿里山――母亲身旁",特别是"好友亲朋相聚在老屋的前方",是的,人无论走多远,无论时空的切换,亿万华夏子孙始终根在祖国,而词中的"老屋"将成为一道永不谢幕的"百灵鸟",必将人间亲情传送下去,这诗一般的语言,不仅会给少男少女美丽的亲情激励,也会给成人带来心灵深处的触动,而至真的情感,终究会让人们找到和谐的悠扬:正因为如此,作者采用不温不火的语言抓住了所有人的心,其中作者采用了"阿里山的少年盼望着西子湖的风光","日月潭的姑娘依偎在母亲身旁"的对仗手法,而合唱部分是"好友亲朋相聚在老屋的前方",特别是那每段的结束语:"等你来分享"是一种何等的心灵独白……等你来共享,众所周知,等待比寻找更需要耐心,等待是一种耐力的支撑,而被等待的人是幸福的,一场离别,盼早日团聚,尽在歌词中。

  这首儿歌,结构方正、整齐;歌词质朴、大方、朗朗上口;其韵律活泼、热情、突出了少年儿童的天真烂漫以及纯真、可爱。特别是合唱部分写得尤为精彩,一方面词作者尽可能避免在旋律上的大跳跃,一方面运用于第一、二段结束部分的重复来加强其特殊色彩的和声,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那就是作品易于被听众和歌唱者所接受而形成共鸣。

  贯穿全篇的是人间最宝贵的亲情,而团聚更是一种令人欣喜若狂的欢乐时刻,郑玉玺词中的人性状态让我们难以忘怀。让相思枕边的温馨与等待的心情用歌声传递给所有热爱和平、盼望团圆的人们。

  歌词在婉转悠扬之余又增添了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张力。此情此景将会加快游子回家的脚步,从而感动许多渴望团聚的人儿.

  《海峡两岸是一家》那活力向上的内在韵律,动人心弦处就是这个简单,用儿歌的形式来诠释人间真情。郑玉玺借儿童天真而开阔的童声跨越了大家心中的藩篱,搅起大家心中的波澜,直接敲击着深埋已久的心灵,这种魅力远远超越了"你浓我浓的羞答答的情歌"。

  这是一首融哲理性、知识性和人间亲情为一体的史诗。作者时而通过与物的亲近,获得一种与天地自然同在的精神超脱,好多场景在作者心中构成了"天人合一"的深悟。相信《春暖花开》这个电视剧因为这首儿童歌曲而大为增色。

  作者将情感写得痛至骨髓,让文字流畅出清澈而又澎湃的血液,让人反思、惊醒、感动……细细品位这首词,作者文蕴深厚的功底始终贯穿着哲理的光辉、人性的光辉,令人物和场景直抒胸臆,直接流露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思想感情火花。这首歌实际上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赞美诗,它气势磅礴,抒情意味浓厚。作者充分展开艺术想象,从而达到了天、地、人同化的非凡境界。整首歌词令人回味无穷,全然走进人们的心灵深处,自然而真切,情感充沛而热烈,是人间亲情的又一座丰碑。(任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