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商学院EMBA项目部分师资队伍介绍
院内名师:
张屹山 Zhang Yishan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吉林省人民政府经济社会与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编委。1991年4月至1992年4月,赴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客座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经济数量分析理论与方法、金融证券、企业经济学。
杜 莉 Du Li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理事、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欧盟研究会理事、吉林省委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监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投资学会常务理事。先后被评为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00年至2008年承担中欧合作项目、国家级、省市及学校各级项目20余项,在国家和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成果曾获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奖项。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法经济学、金融学等。
刘金全 Liu Jinquan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经济分析与预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宝钢教育奖获得者。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至1997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做访问学者,2000年1月至3月赴香港中文大学统计系作客座教授,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赴韩国作访问学者。曾负责承担多项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并出版了《现代宏观经济冲击理论》等学术专著,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经济政策理论、经济周期分析、宏观金融决策、经济计量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风险管理。
沈颂东 Shen Songdong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员、吉林省科学与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管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春市机械学会常务理事、长春市政协委员。在校期间发表各类论文40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其中主持的《邮电企业投资决策理论、方法、政策研究》荣获信息产业部99年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电信行业经济运行研究、行业规制及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中国垄断性公用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改革对策研究、企业行为及战略研究、项目管理一般方法及汽车、电信等行业项目管理研究。
庞晓波 Pang Xiaobo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金融系系主任。1996至1997赴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做访问学者。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科研课题多项,公开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经济增长研究、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知识积累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金融与经济增长等主要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市政研究。这些研究方面的成果汇集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之中。他关于金融理论和金融政策的研究,属于宏观金融范畴,研究过程主要围绕利率、金融发展、货币政策、货币流动性、金融稳定性等问题展开,成果显著。
邹国庆 Zou Guoqing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延吉市政府顾问。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两部,曾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一项,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及横向项目6项。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竞争力培育研究、企业能力与绩效评价研究、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企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
张世伟 Zhang Shiwei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基金项目,在《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为硕士生和博士生教学讲授《经济模拟方法》和《微观模拟方法及其应用》等课程;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政策的微观模拟、微观计量分析。
金晓彤 Jin Xiaotong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时代之声咨询有限公司咨询顾问、北京赛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顾问。2005年9月赴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商学院做访问学者,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出版专著《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分析》,主编《现代国际市场营销学》、《经营理财与风险防范实务》等,并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管理现代化》、《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国商报》、《中国改革》、《中外管理》等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消费者行为(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行为比较研究、中国城镇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营销管理(基于顾客感知的服务营销、连锁经营运营模式体验营销)。
赵振全 Zhao Zhenquan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教育分会副主任、吉林省未来研究会理事长、吉林省运筹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现场统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承担项目30多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6部。这些成果中,有2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以经济理论为指导,现实经济系统为对象,采用数理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应用计算机手段,注重现代理论向应用转化过程中的重大基本数量分析和数理分析,跟踪现代金融理论与投资分析发展的新趋势。
杨惠昶 Yang Huichang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政府决策专家咨询组成员、吉林省政府金融投资产业国有资本运营决策会议成员、中共长春市委专家咨询组成员。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至1989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进修,1999年1月至3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进修。公开发表有影响的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及教育部项目2项,出版教材2部,其中《国际金融》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2等奖,并在香港发行出版;《国际经济学》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
孙乃纪 Sun Naiji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劳动关系学会常务理事。1997年7月清华大学教育部MBA院校管理学课程师资培训研讨班进修、1998年3月赴日本千叶工业大学考察访问,2002年6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参加学术研讨会并考察,2003年5月赴韩国启明大学、高丽大学考察,2003年2月在东北财经大学兼任EMBA管理学教授。自1998年至今,在国内有影响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4部,主持完成项目4项,曾任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公司副董事长。教学与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市奖项。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现代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企业理论。
于洪彦 Yu Hongyan
天津财经学院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市场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商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市场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市场学会常务理事。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至2005赴新西兰Otago大学作访问学者,1998年5月至8月赴美国扬城大学作访问学者。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吉林省等科研课题,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教材5部。曾获得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吉林省新世纪人才建设工程主讲教授、吉林省师德标兵等称号。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市场营销、营销调研、消费者行为和顾客价值方面研究。
陈守东 Chen Shoudong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第九批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第二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东北高速(600003)独立董事、吉粮集团粮油进出口公司独立董事、中国金融学年会常务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未来研究会秘书长、吉林省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1998年4月至6月赴香港侵会大学财务与决策学系做访问学者。曾负责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及吉林省多项科研课题。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篇、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金融财务决策、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证券投资理论与分析、证券市场研究、金融市场学、数据模型与决策。
毛志宏 Mao Zhihong
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会计系系主任。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吉林省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高级会计师评审委员会委员。2006年6月至7月赴加拿大作访问学者。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财务会计、财务报告改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企业并购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会计政策选择的会计后果与经济后果分析。
孙 烨 Sun Ye
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务管理系系主任。吉林省投资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校价值工程协会常务理事。2002年12月及2005年11月参加北京大学光华学院和北京对外经贸大学MBA教学研讨会,2005年9月赴台湾淡江大学等高校调研考察,2006年5月到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参加新会计准则培训。2006年进入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才库。在《社会科学战线》等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行为公司财务、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与会计问题、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治理、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政策选择、跨国公司财务与会计问题、企业财务管理(初、中、高)、现代公司财务理论、公司治理与激励机制、企业并购、公司财务案例分析、实证会计理论、财务会计(初、中、高)、成本管理会计。
于桂兰 Yu Guilan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中国人力资源教学与实践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劳动关系学会常务理事。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劳资关系系做访问学者。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项,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和《企业管理》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人力资源管理》教材2部。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本理论。
任俊生 Ren Junsheng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市场营销系系主任。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价格教学研究会副会长。1995年至1996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商学院做访问学者,2004年至2005年赴英国白金汉大学商学院做访问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中国公用产品价格管制》,2004年获得中国价格研究最高奖项:薛暮桥价格研究奖,主编出版《WTO与中国服务业》等8部著作。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市场营销、服务营销。
田 虹 Tian Hong
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战略与运营管理系系主任。曾主持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重点教学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中国软科学》、《管理现代化》、《经济管理》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了《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等学术著作并出版教材1部。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企业战略管理、跨国经营、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企业危机管理。
孙 巍 Sun Wei
吉林工业大学农业系统工程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信息与决策研究中心主任。承担过的主要科研项目有:要素拥挤的形成机理与企业的抵御能力研究、企业核心能力研究、生产要素拥挤程度度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生产要素拥挤的形成机理。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研究公司产权结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研究企业竞争、垄断和产业管制政策、研究消费者行为、消费价格指数和价格管制、研究微观经济的计量分析与数理分析方法。
吴桂珍 Wu Guizhen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数量经济系系主任。发表的论文有: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探析、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潜力分析等。主要授课内容:采用各种统计和经济计量学软件、研究新一代的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区域经济计量模型等先进的模型、并研制开发景气分析预测预警软件系统、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和预测。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经济计量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研究各种经济分析方法。
林秀梅 Lin Xiumei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数量经济学会秘书长。1998年开始从事数量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项目等二十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关于吉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抽样调查情况的报告”获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获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变中的就业问题研究”获吉林省第七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省未来十年粮食生产发展模式研究”获吉林省第四届统计科研成果课题一等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的是产业结构调整”获东北三省统计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试论税收弹性与宏观税负的关系”获吉林省第五届统计科研成果一等奖。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经济结构分析、经济数量分析理论与方法。
张秀娥 Zhang Xiue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非公有经济研究会理事、吉林省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营销通信专业组组长、吉林省经济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吉林省翻译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2007年9至2007年11月在德国波鸿大学进行中欧合作项目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及校级科研项目18项,其中14项为项目负责人,4项为主要参加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吉林省民营中小企业创业激励机制问题研究》、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借鉴德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经验促进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完善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研究》、以及欧盟资助项目《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中国东北传统工业区的转型与振兴的启示》等项目研究。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市场营销、创业管理。
韩丽荣 Han Lirong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吉林省审计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诉委员会委员。2002年4月参加北京亚太华夏财务会计研究中心“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课程培训,2002年8月参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财务会计”课程培训。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审计基本理论、包括审计假设、审计证据、公允表达、应有的审计关注、审计责任、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准则。
石柱鲜 Shi Zhuxian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9月至1997年3月赴韩国中央大学经营大学院进行合作研究,2001年3月至2002年4月赴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经济学部进行合作研究。1992年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和正在研究的重大科研项目有13项。主要的科研项目有:2001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的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1999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的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经完成和正在研究的国家教育部项目有4项。2003年承担的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2005年承担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项目1项;2006年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采用各种统计和经济计量学软件,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动态协整的新一代景气分析等各种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财政模型、金融模型、区域经济模型等先进的模型,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和预测。
吴晓丁 Wu Xiaoding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管理学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地产联盟专家委员、清华大学中国零售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浙江工商大学商贸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以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身份赴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经济学部、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经济学部及商学部、日本关西大学商学部进行合作研究与讲学。多年从事“商品流通论”的教学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省部级项目多项,在《财贸经济》、《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中国流通经济》、《经济纵横》、《中国商贸》、《公正取引》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商品流通理论、渠道关系、零售业态、竞争政策。
金春雨 Jin Chunyu
东北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物流学会理事。主持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规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共20余项,在《江汉论坛》、《学习与探索》、《世界经济》、《社会科学战线》、《中国管理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产业组织理论、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战略、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
齐红倩 Qi Hongqian
吉林大学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支部书记。曾参加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全国MBA教学研讨会,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学习与探索》、《理论前沿》、《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经济纵横》《中国商贸》、《人口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微观经济政策与方法、现代组织经济计量分析、企业经济学、项目管理。
于维生 Yu Weisheng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在《数理统计与管理》、《中国管理科学》、《统计研究》、《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公开出版《博弈论与经济》、《博弈论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等多部著作。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数量经济、经济博弈论。
钟贤巍 Zhong Xianwei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赴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做访问学者。2007年4月至2007年4月赴荷兰自由大学客座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欧盟和省部级项目多项,2004年主编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旅游文化学》,在《社会科学战线》、《经济纵横》、《学习与探索》、《吉林大学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企业管理、服务管理、旅游管理、旅游文化。
丁志国 Ding Zhiguo
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理财教室》主讲人、内蒙古卫视《财富非常道》特邀嘉宾。2002年参加美国国际学术访问人计划在美国进行学术交流,2005年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金融学年会并宣读论文,2005年参加第二届中国金融学年会并宣读论文,2006年参加中国数量经济学年会并宣读论文,2006年参加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并宣读论文,2008年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金融学年会论文评论人。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在《社会科学战线》、《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财贸经济》、《经济纵横》、《金融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证券价格与市场信息传导机理、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证券市场风险时变性、股权分置改革对证券市场影响、国际金融和金融市场。
于惠春 Yu Huichun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全国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理事,中国高校价值工程理事,吉林省高校价值工程筹委会会长。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吉林大学跨学科项目和吉林大学“985工程”经济分析与预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项目各一项。 作为主要参加人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纵横》、《吉林大学学报》、《价值工程》等核心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搏弈论与风险分析。
施 娟 Shi Juan
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市场营销系副主任。吉林省市场协会常务理事。主持和参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经济管理》、《管理现代化》、《当代经济研究》等有影响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市场营销学、营销渠道管理、品牌关系管理、组织间营销管理。
尹 竹 Yin Zhu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全国政策学会理事。1997年4月至1998年4月,赴日本西南学院大学客座研究,2003年4月至2003年8月,任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客座教授。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光明日报》、《亚太经济》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产业经济学、政府规制经济学、企业管理沙盘模拟实训。
孟庆福 Meng Qingfu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日本国项目管理协会会员、吉林省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吉林省信用促进会专家委员、信用吉林杂志编委。1999年12月至2000年10月赴日本千叶工业大学访问学者。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赴日本创价大学客座研究。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10项。在《社会科学战线》、《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财贸经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奖成果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人事部第一届全国人事科研成果一等奖和吉林省科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各1项,吉林大学优秀成果奖2项。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信用评级、金融证券、数量经济学。
李 清 Li Qing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开发过商业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工程监测预报管理系统。在《经济管理》、《数理统计与管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财会通讯》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2部。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财务数据挖掘研究。
夏 光 Xia Guang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黄金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华夏基石咨询集团高级资深咨询顾问。2004年至2006年,赴中国人民大学高级客座研究与讲学。作为项目负责人曾获国家级优秀设计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四等奖各一项。自2004年以来在《中国工业经济》、《社会科学战线》等国内有影响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余篇。编写出版以《顶极咨询》、《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程》、《经济法教程》为代表的十余部管理学著作与教材。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金融证券、项目投融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企业管理咨询。
讲座教授:
陈德文 Chen Dewen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5月至2001年2月任合并后新组建的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2001年2月至2004年7月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2004年7月至2008年3月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2008年3月至今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01年3月任甘肃省科协副主席,2001年7月任中国高教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2002年4月当选为中共甘肃省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2007年4月当选为中共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展 涛 Zhan Tao
山东大学理学博士。吉林大学校长。1991年1月至1992年12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励基金,赴德国弗莱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3年4月任山东大学数学系副主任,1995年3月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96年12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0年7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八届山东省委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青科协副会长、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他在数论中著名经典问题“素变数三角和估计”、“算术级数中的均值定理”和“哥德巴赫型”问题研究中,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我国数论学者的传统技巧和现代数学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与人合作成功地解决了“二次几乎哥德巴赫猜想”这一公开问题,成功地给出了“三素数定理在大模算术级数中的新形式”等等,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王胜今 Wang Shengjin
日本新泻大学法文学部现代社会研究科文学博士。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开发专家组秘书长、日本东北亚经济会议组织委员会中方代表。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并获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表彰。2000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被评为“吉林省创业先锋”、 “吉林省劳动模范”。现已出版著作17部,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内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几个战略》等著作和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有10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人口、资源与环境、东北亚区域经济研究。
李玉林 Li Yulin
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博士。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白求恩医学院院长。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生命科学学部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委、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基础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专家、国际病理学会委员、国际诊断计量病理学会委员、中华病理学会常委、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科协副主席、吉林省政府智力支撑系统科技组召集人、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病理学会主任委员、长春市病理学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公安厅客座教授、吉林省司法医学鉴定委员会法医组组长、吉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消化性溃疡的个体化治疗、顽固性腹水的内科治疗方法、上消化道出血的非手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研究、肝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溃疡性结肠的炎性介质拮抗物筛选。
蔡 莉 Cai Li
吉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创业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至2005年任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2005年12月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 1994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同年被授予长春市共产党员标兵、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劳动模范。1995年获全国“十大女杰”提名奖。2000年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1年被评为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被评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高技术产业化及管理。
孙正聿 Sun Zhengyu
吉林大学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哲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共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哲学学会理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首批省管优秀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211工程项目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学科建设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首席专家)、吉林省高等教育特聘教授科研经费、马克思哲学观在当代的发展(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负责人)、马克思辩证法的合理形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负责人)。
邴 正 Bing Zheng
吉林大学哲学博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2001年至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兼党组书记等职。任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吉林省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长春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长春市政协特邀委员。吉林省第九届政协常委。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研究,专业方向为文化与社会发展,是吉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宋冬林 Song Donglin
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长春税务学院院长,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优秀教师和省管优秀专家,获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应用经济学学科规划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国家留学人员项目评审专家、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会议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体制改革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工商管理学会副会长、吉林省统计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外贸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政府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经济组召集人、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直国有资本营运决策会议成员、吉林省“十一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工业交通商贸国有资本营运决策会议成员、长春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特邀委员。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政治经济法、企业并购理论。
孟宪忠 Meng Xianzhong
吉林大学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吉林省政府经济顾问;正泰集团、海王药业、益佰股份等企业经济与发展战略顾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电信学院客座教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中国企业缺少什么》、《中国企业咨询报告》、《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20世纪企业家现象观察》等十二部著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多篇。获中共中央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优秀论文奖、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奖等,国家级奖项二项,省部级奖项十一项。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教育部跨世纪经济学人才。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企业管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汪同三 Wang Tongsan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海外投资部研究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经济模型理论、方法论及其在经济预测和政策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80年代开始参与与美国学者的模型研制合作项目,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于90年代开始承担总理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至今已10余年。此项目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得到有关国际机构的资助。在进行经济预测的同时,对现实经济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此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期间,参与了很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以及国家重点项目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经济学、经济模型、经济预测。
彭向刚 Peng Xianggang
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共青团吉林省委员会青联常委、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教育部高教学会公共管理专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副理事长、公共关系专业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领导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吉林省高校科研产业协会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春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春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领导科学以及中外政府改革理论与实践。
高文新 Gao Wenxin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欧洲哲学史上神的观念的演化》、《社会发展与主体意识的进化》获吉林省二等奖。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欧洲古代哲学相关研究领域、宗教与文化。
王家福 Wang Jiafu
日本立命馆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战略学进修。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国际战略学》、《苏联国策论》、《21世纪警戒线》、《国际大战略》等11部专著,发表论文与研究咨询报告100余篇、作学术报告200余场。代表作《国际战略学》曾荣获首届“中国图书奖国家荣誉奖”与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专著类一等奖。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世界史、俄国史、世界人才战略。
张福贵 Zhang Fugui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际汉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学科专家组组长。获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中国中日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0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合作出版译著2部。参编全国性教材2部。论文先后40余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文摘报》、《中国关系论文》年刊等转载。有关论著被引用30余次。有3篇论文被译成日文在日本的学术刊物上发表。1997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论著曾获首届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第二届普通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类)。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新文学思潮、鲁迅研究、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姚建宗 Yao Jianzong
吉林大学法学理论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吉林大学法律与经济全球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常务副主编、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长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制委员会委员。出版个人专著3部,独立编著《法理学》教科书1部,参编其他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法理学、法哲学和法律社会学。
韩喜平 Han Xiping
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政治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委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吉林省教育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独立与合作公开出版了5部专著,主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吉林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师德先进个人,吉林省“三育人”优秀教师,长春市师德标兵,长春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于雅琴 Yu Yaqin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博士。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兼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吉林省环境科学会理事、吉林省环境科学会环境医学专业主任委员、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长春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主持和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主要有:第6号染色体短臂筛检精神分裂症相关SNPs、人类22号染色体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定位研究、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定位研究等科研项目8项。参与编写和主编书籍有10部,发表相关学术科研论文45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精神疾病分子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漆 思 Qi Si
吉林大学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青联委员、吉林省社会科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与国家985工程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在《人民日报》、《哲学研究》、《新华文摘》等发表40多篇论文,出版《现代性的命运》、《单位社会的终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策论》、《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学》等10部著作,主持与参与了9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应邀在多所高校做学术报告,多次为吉林省各级党政部门与企业的培训班授课,受到好评。2007年获长春市五四青年奖章。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发展哲学与社会发展理论。
李建华 Li Jianhua
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法典研究所所长、《当代法学》杂志社副主编、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员、吉林省法学会民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吉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春市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同时兼任吉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咨询组成员、吉林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员、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组成员、吉林天地泽律师事务所律师、长春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长春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海口仲裁委员会仲裁。2006年被吉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评为“吉林省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民商法学。
黄冬梅 Huang Dongmei
吉林大学心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社会心理学系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重要科研课题多项,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各种科研奖励。并因在军事心理学领域开拓性的研究和贡献,受到解放军三总部的表扬,得到沈阳军区、吉林省军区、长春市委、市政府的联合表彰和重奖。先后获得长春市“科技拥军模范”、“全国双拥先进个人”、“爱国拥军模范”等荣誉和称号,并受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王重鸣 Wang Chongming
杭州大学工业心理学博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科学部工商管理评审专家组成员、全国工商管理(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国际应用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行为科学理事长。主要从事管理心理学研究,是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在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学者之一。《管理心理学》(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之一)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著作成为全国多个专业与学科的主要教材。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两百多篇论文,特别是在国际期刊发表多项成果,被SCI、SCCI等国际学术索引收录和引用数十篇论文。先后担任《国际工商管理百科全书》(英)、《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杂志》(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SSCI美)等多家重要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副主编。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管理心理学。
杨百寅 Yang Baiyin
美国乔治亚大学人力资源开发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爱达荷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授予终身教授。《人力资源开发季刊》(国际)副主编,《国际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季刊》和其它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荣获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学会的“杰出学者奖”,学术论文曾多次获得国际研讨会的最佳论文奖。他的关于知识整体理论的论文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开发评论》2003年度的最佳论文奖。获得清华大学2007年度优秀教学一等奖,并多次获得管理培训工作优秀教学奖。曾先后任教于美国的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爱达荷大学(University of Idaho)和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近年来,作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的访问教授,多次为这些学校的MBA和EMBA学员讲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知识整体理论、个人与组织的学习、组织中的冲突管理、权力与影响的策略、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培训设计与评估以及中西文化与管理理念的比较等。
常凯 Chang Kai
北京大学劳动法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会长、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际劳工组织项目顾问。主持过十多项部委级、国家级和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参与过我国多部劳动法律的立法过程,曾应邀到二十多个国家讲学和学术访问。在国内外出版《工会通论》、《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势》、《中国劳动关系报告》等十余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中国におけるストライキ権立法》、《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Collective Contract in China: Problems Solutions》等论文百余篇。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劳动关系学、劳动法学、劳权研究、国际劳工标准和劳工公约、劳工运动史、劳工组织和劳工状况等。
萧朝兴 Xiao Chaoxing
台湾国立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国立东华大学研发长、校务评会委员。曾任国立东华大学经费稽核委员会委员、 院务会议学术及行政代表。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投资学、财务管理研讨、投资理论研究等。
池祥萱 Chi Xiangxuan
国立中央大学财务金融博士。台湾国立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东华大学创新育成中心顾问、博士班、EMBA出题委员会口试委员。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行为财务学、财务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管理等。
崔勋 Cui Xun
韩国岭南大学校商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汉城科学综合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教学与实践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会副会长、中韩社会科学研究会(韩国)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职业资格认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的实证研究”等多项课题,出版《经济全球化与在华投资韩资企业的本土化战略》等多部著作,在《中国软科学》、《南开管理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为: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
李明芳 Li Mingfang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北岭加州州立大学工商经济学院教授。《组织分析国际期刊》负责战略管理稿件的副主编。多年来积极参与学术界活动,为多种学术期刊及年会审稿。为管理学会、战略管理学会、国际企业学会、美国西部管理学会、决策科学学会、亚洲管理学会会员。并积极参与多处学会年会,宣读论文,与同行交流研究成果。其间多篇论文受到同行首肯。部分选入大会最佳论文集,获选为大会最佳论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战略管理、创新管理。
邓胜梁 Deng Shengliang
美国波士顿大学博士。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和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本溪市人民政府特邀顾问。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美国伊利诺伊州东北大学教授、市场系系主任。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市场营销。
Gordon Boyce
伦敦经济学院博士学位。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院长。《价值链管理国际杂志》、《交通运输史》、《澳大利亚采掘业历史》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济史》等杂志的编委。曾任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商业统计系主任。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制度经济学、信息和知识经济学,以及对运输行业和采掘行业的研究。
Jenny Guo
中美关系合作协会副主席,致力于中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研究七年,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促进中美贸易、经济等多方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得到了中国前国家总理朱镕基的接见。
Larry Farrell
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从事创业管理研究与培训,世界级领先企业—法雷尔公司(The Farrell Company)的缔造者和首席执行官、著名企业美国快递公司前副总经理和颇负全球盛名的KT(Kepner-Tregoe)顾问公司的前总裁。美国经济发展协会理事会成员、伦敦《战略变迁》杂志理事会成员。著有《创业时代》、《重寻企业家精神》等多部让管理界和企业家深受影响的管理著作,并在全球40多个国家获得广泛应用和认可。Larry Farrell极力倡导以常识基础训练的企业精神取代精巧复杂的管理学说,并巡回全球为高阶管理干部演讲,服务过丰田汽车、美国快递公司、可口可乐公司、敦豪速递公司(DHL)、商业周刊、巴西以及南非政府等多个国家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其本人也因此成为世界上传授创业管理知识、指导创业管理实践场次与受众最多的顶尖权威。
Eddy J. Burks
美国路易斯安那科技大学计算机博士。Troy University商学院教授。曾在弗罗斯特洲立大学、雅典州立大学、亚拉巴马州立大学、底特律大学、南部密西西比大学、路易斯安那东北大学、路易斯安那科技大学等高校任教。
Sue Fernie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博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系讲师,博士导师。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领域,尤其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研究领域,成果丰富。其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独特,其论文“不要抓住电话不放:呼叫中心的薪酬系统”和“赛马师的薪酬与绩效”等,在同行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
政企名家:
林炎志 Lin Yanzhi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共北京市委第五届和第六届委员。中共河南省委第五和第六届委员、常委。中共吉林省委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委员、常委、副书记。
曹和平 Cao Heping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北京大学、云南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产权市场发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金融咨询决策专家委员会成员、广州市产权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云南省政府首席金融专家,马来西亚马中友好协会顾问。近年来出版中英文著作有《中国供应链现状:理论与实践》、《中国都市经济研究报告》、《新时代亚洲经济合作:中国地位与影响》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等刊物、美国农业经济学年会发表和宣读中英文论文多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金融、宏观经济、环境经济。
江连海 Jiang Lianhai
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吉林省委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主编了《政治经济学教程》、《西方经济学概论》、《股票投资入门》、《证券经纪业务指引》等十余部著作,在《改革》、《经济学家》等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并承担了若干课题的组织调研工作。
肖 欣 Xiao Xin
吉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中共吉林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主任。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共中央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论文集》、《新华文摘》、《经济研究》、《光明日报》、《理论探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探讨》、《求是》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5部,承担省级以上重点科研课题4项。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政治经济学原理、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管理学。
丁喜忠 Ding Xizhong
美国伊利诺大学(UIC)工商管理硕士。吉林省知识产权局协调司副局长、党组成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司副司长。历任四平市招商局副局长, 四平市对外经济合作局局长、党组书记,四平市政府副秘书长,、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吉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
程松彬 Cheng Songbin
吉林银行常务副行长、党委委员、董事,长春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省九届党代会代表,长春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吉林省信息学会副会长,吉林省金融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长春税务学院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
谭 智 Tan Zhi
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原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现任北极光创投投资合伙人。曾任分众传媒(Nasdaq: FMCN)首席执行官,同时兼任分众传媒全资子公司框架传媒董事长、中国内地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8848.net的CEO、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UT斯达康(UTStarcom)副总裁。
吉林大学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师资介绍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