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对美国的轮胎特保救济措施,做出了报复决定。虽然我们在道德上可能站得住,也出了口恶气,可是,这样做的代价如何,难以估量。
第一,我曾经说过,美国人很少胡闹的时候,既然它决定要征收这个特别关税,肯定有自己的一些道理。美国人一定也知道,这样做,是双输,并能预见到中国的报复,他们是深思熟虑才出手的。奥巴马权衡再三,试图寻找各方的平衡,35%是他自认为可以避免中国过激反应的水平。我们不可不察。
我们要注意到一个细节,中美两国是协商不成,美国才出此下策的。其中,核心的问题是,美国要求中国调整财税政策,新闻里没有明说美国的具体要求,但是,我想,这个问题与政府补贴有关。
对于出口产品,我们实行出口退税。过去,退税一直不够,企业很不满意。去年,到了出口下降,产品出口困难的时候,企业要求,政府也加大了退税力度。可是矫枉过正,也就是退税演变成补贴,是难以避免的。
为什么中国产品面临的报复特别多 ,因为美国人至今也不认为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会或明或暗的补贴企业 ,因此,他们固执地认为,中国轮胎的低价格是政府补贴的结果。不管你怎么解释:人工成本低,民营企业生产的,等等,他们都听不进去。
美国人这样想,并非没有道理。中国的国有企业,越做越大,享受国家照顾和优惠,不在少数。而且轮胎企业是什么性质的,美国人自己觉得根本搞不清楚。
第二,我们报复的底牌非常少。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中,一直是顺差,也就是说,我们给美国人的东西多,他们给我们的少。好像是美国有求于中国多一些,中国求美国少一些。
其实,恰好相反。你看,今年出口下降了20%以上,可是结果顺差,就是认为控制字进口,让进口降得更快使然。其实,逆差才是好事呢,逆差,就是空手套白狼,美国人印刷美元纸片,中国人拿真东西去交换纸片,显然吃亏。吃亏的是,做了几十年,说明我们有自己的打算,比如解决就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而且乐此不疲。如果没有对美国的出口,我们的经济增长,就会出问题 ,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
我们出口到美国的这些东西,美国人不是生产不了。只不过美国人不屑于生产它们,而是有更赚钱的东西要生产,比如牛仔裤、笔记本和电视机就是美国人的发明,而且质量也不错。说到底,如果中国抵制美国货,美国人完全可以自己生产。反过来,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东西,多是自己所不能生产的所谓高科技产品和关键技术。也就是说,如果中美开展贸易战,我们的底牌没有美国多,美国硬。
第三.美国毕竟是自由贸易国家,严格来说 ,美国比中国对自由贸易更热衷。奥巴马小心翼翼,就说明他不想把事情搞大,他是向我们在示好,如果我们反应过度。美国本不占优势的反对自由贸易的力量,就很容易集合起来,向我们发难。这样的后果,中美两国,都会很难堪。
群情激愤,不一定就是有利的,顺应所谓民意,不一定是总正确的,如果不加以引导,反而推波助澜,就会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
部分专家的所谓适度报复,是一个模棱两个的概念和做法,一旦开头,难以把持得住。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的教训已经不少了。
有关部门,应该做的是,忍辱负重,而非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