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们别急着平分外汇储备


   今天郑友林先生在其见解栏里发表了如下一段见解:2.2万亿外汇储备!这个数字的确很大。不过,分摊到13亿人口,平均一下,人均只有1692美元而已。但是,这个数字给普通公民带来了什么具体的好处,则难以评估。

     先生的言外之意大抵是要分外汇储备了,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国人甚而学者就很不少,玫瑰石的谢国忠、北大的张维迎都提过这样足以雷死人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应该拿巨额外汇储备刺激内需或增加民众财产收入。

   事实上这是对外汇储备的经济学意义的严重误解,事实上在这些学者们眼里外汇储备就是外汇储蓄,于是也就有了这些学者们雷人的鼓与呼:把外汇储备直接分给百姓。从情感意义来说,这些学人的普罗思想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但他们却偏偏忽视了一个外汇储备在经济学里的最基本定义。这里首先需要我们厘清的一点的是外汇是什么东西。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综上所引,我们可见外汇储备只是一种支付手段的备付,是央行代管的对外财富的索取权,并不是一种国民财政资产。当前的汇率制度已经决定了,我们的2.2万亿通过结售汇制度,已经转换成人民币形成了国内财富和购买力。现在央行手中的那些储备是对进口或债务清偿的支付准备,以备国内实体对外之需。央行是无法在自己手中把外汇换成人民币的,央行持有储备只供国内部门需要时回收人民币卖出外汇,同时进行内部货币供应量的释放对冲。而先生及张维迎、谢国忠们的以外汇储备平分给民众的提法则是明显的犯了金融学的常识错误。

  也正是基于此,我认为在谈外汇储备的时候,还是有将其与储蓄的差异有搞清楚之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