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商业战变为民族战


警惕商业战变为民族战

冷战结束,是人类历史上从两种意识形态的水火不容,走向求同存异的和平开端。这一历史转折的受益者是中华民族。从1840年起至1990年,一百五十年时间,中国与世界都处于战火的对峙之中。

1949年以前,是西方运进洋货,用枪炮掠走银子;1990年以前,是西方用枪炮封锁了中国的经济。冷战结束,世界还了中华民族一个公道,做生意,互通有无,与意识形态没有关系。

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难道比美国货差?中国百姓宁愿“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不愿“号角声咽,炮火心碎,国破家亡”。

 中国没有使奸弄巧,没有售毒贩炮,更没有用坚船利炮强迫西方买中国制造,30年的中西方磨和,13亿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和聪明智慧一旦在开放的市场上释放出来,全世界消费者都争相购买,西方市场的贸易因逆差太大,开始叫停,中国成了世界最大债主。

910美国对中国进口轿车和轮胎增加35%关税,欧美一些国家立即跟进对中国更多的产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同时宣布对中国的鞋类和轮胎加税限制进口。中国也对美国肉鸡进口等农产品进行“报复”性审查。中国比西方更通人情讲道理,绝不以强凌弱用坚船利炮去霸占市场。

全球化的趋势盛行,最终的结果势必要引起目标市场的强烈抵制。贸易竟争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像。决策者和管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是由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政治主体组成的。从这方面讲,世界绝不是一体的。所以,商业活动只能用商业法规去处理,绝不能引向民族和意识形态上的上纲上线,转向民族矛盾。

我们应从源头上去探索原因。这么多年来,从白色家电到时下最热的太阳能电池产业,都发生了盲目扩张、上马,低成本竞争,耗 费资源和劳动力成本,。我们不得不对产生此类情况的管理体制加以检讨。才能科学发展融入世界经济体。

商业竟争是互利共赢的流通交往,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不能用美国必败,中国必胜去哗众取宠!要互相体谅,对话磨和,整调互利,才能繁荣市场,战胜危机。

中美贸易战,是关闭一些市场,开放另一些市场。

中国每年要从美国进口20亿外汇的肉鸡,这样一块肥肉难道不值得投资者去争取?

美国及一些国家对中国800余种产种叫停,难道还不拉响转产的警报?从商之道,研究的目标是以需定产,长线产品讲究的成本降低,代用品开发;短线产品追求涨价和更新换代。

市场的供需是生产投资者的路标,不是争气斗狠的笔墨做秀。钱是赚回来的,不是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