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中标企业经销商路在何方?
下篇:太阳能老总为经销商支招
周理民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国太阳能行业发展近20年,造就了成千上万家企业,太阳能企业和众多的经销商在社会发展中进步,不断探索市场发展之路。太阳能经销商在市场的最前线冲杀,建立起区域市场网络,创造出销售模式,成为中国太阳能行业“最可爱的人”!
然而,在太阳能下乡的竞争面前,一些中标企业的经销商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因一些企业对中标产品价格定的不尽合理,真正实施起来利润空间到底怎样,心中没数,甚至有 “赔本卖吆喝”的感觉时,未参与投标企业的经销商也处在“十字路口”的关头,迷茫路在何方。
对此,江苏力源太阳能集团总裁李平为广大太阳能经销商支招。
李平认为,大多数太阳能经销商都经营某个品牌多年,无论资金实力,还是社会关系都十分过硬,拥有一定的终端控制能力,同时拥有市场拓展和批发实力,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区域市场的网络覆盖,并且也不乏依据现代营销网络建设的要求建立区域市场网络,并在终端进行细致的管理和拓展工作。但一些经销商在实际市场运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夫妻店管理模式,克服事事自己动手、既是老板、又是业务员、还是送货员的“一把抓”弊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重视管理,重视对人才的使用,掌控终端,维护好客情关系。
李平说,太阳能的销售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制造为大”的年代,经销商们是“捧着钱、求着货、看着脸色、单挑着风险”;进入“资源互借”时期,经销商们发现,成长的代价换来了谈判的筹码,原来自己也一样可以“拍桌子”、“踢皮球”、“耍性子”、“撂挑子”,而消费者则不请自来。以前是坐在店里等买卖,而现在,需要到小区、到广场做活动,经销商要改变观念,变“坐商”为“行商”。
李平认为,太阳能经销商要运作好市场,一是必须建立规章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对于任何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公司”来说,无论你的“公司”规模多小,都要有规章制度,并能够坚持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目的是养成管理的习惯,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发展,要想赢取利润,你不“管”,利润就不会“理你”。二是打造营销团队。团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多个个体,对于经销商来说,如何把这些个体团结在一起,取长补短,是组建团队的关键。作为经销商来说,就是要能够把这些不同个性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销售目标的实现而一起努力。
未参与投标的太阳能企业占行业的大多数,其经销商队伍也占行业经销商的大多数。这些经销商中,不乏在当地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与资源,与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保持着深厚的关系者。
作者周理民,先知营销策划传播机构董事长兼总经理、首席策划。新能源行业资深品牌营销策划专家、评论家,企业新闻公关策划传播专家,高级编辑,财经作家。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中国太阳能产业智库成员。在媒体做过记者。曾在国内某大型太阳能集团从事品牌文化传播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大品牌传播实操经验。曾以本名和颖奇、宇雄等笔名在多家媒体发表评论、财经报道、企业报道、行业报道等多篇。以宇雄等笔名合著有《太阳能终端实战》、《太阳能促销员实务》等专业书籍多部。是《现代家电》、《家电市场》、《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太阳能信息报》、《中睿传媒》、《热水器世界》、《西部太阳能》、《品牌太阳能》、《价值中国》、《中国总裁》、《中国太阳能产业联盟网》等多家平面媒体、网刊专栏作家,特约撰稿人,智囊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