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集中公布了对本市生产、流通领域的桶(瓶)装饮用水、固体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饮料和含乳饮料的抽查结果。本次共抽查5类饮料269种产品,其中桶(瓶)装饮用水共抽查了151种,实物质量不合格12种,均为本市生产产品;固体饮料共抽查了61种,实物质量全部合格;植物蛋白饮料共抽查19种,实物质量全部合格,;茶饮料共抽查16种,实物质量全部合格;含乳饮料共抽查22种,实物质量不合格1种,为本市生产产品。
本次共抽查5类饮料269种,检验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卫生指标和各类食品的特征性理化指标,并对食品标签进行了检查。从抽查情况看,本次抽查的5类饮料总体质量状况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本次抽查中,有8种饮用水菌落总数超标,3种饮用水酵母菌和霉菌计数超标,1种含乳饮料乳酸菌不达标。
二是电导率、亚硝酸盐等指标不合格。有3种饮用水亚硝酸盐超标,1种饮用水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超标。
三是标签不合格。本次抽查中共有3种饮料因标签问题被判不合格,其中2种固体饮料未标注生产者地址,1种饮用水未在标签上标示保质期和产品标准代号。
对抽查不合格的产品,本市质量技监部门已要求销售单位将不合格产品撤柜,涉及本市生产企业的已督促企业主动召回不安全产品,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按期复查。针对部分企业对食品标签强制性标准没能正确掌握,导致产品抽查不合格的情况,质量技监部门将继续加大对食品标准的宣传力度,督促企业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