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退过休的领导更倾向于说真话,讲实情,特别是在学界小范围内谈论中。今天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中国股市不缺流动性,缺的是信心,同时他还表示股市发展更多的需要培育多样化市场主体和金融工具。目前缺的是好的企业供应,缺的是不同质的市场主体。
我比较赞成行长的观点,从整体上看,我国银行储蓄存款25万亿,加上其它存款总计40万亿,也就是市场中的流动性是很充裕的,而且这些资金是有急切寻找出路的动力的,而从制度设计来看,投资股票的确是一种好的投资方式,为何一些民众却忘而却步呢?我想主要在于他们对股市的信心缺失,当然这种信心的缺失不是他们自身造成的,而是由一些上市公司和市场人士造成,事实上一开始他们对股市是报有很大的希望,但一步步被挫伤,直到失去信心;在市场化主体方面我认为现在培育得够全面的了,无论机构和个人都广泛参与其中了,但金融工具有待开发和创新以便为投资者提供可靠增值的投资品,另外就是上市企业的质量是个老大难问题,必须逐步加以解决,至于市场主体同质化问题我认为不在于个人,而在于产业结构,在于各行业的利润率的巨大差异,这使得大量投资集中于某几个支柱行业,如房地产也,而其它行业则资金略显不足,所以解决同质化的关键还在于熨平行业利润巨大差距。总之中国股市在寄希望于股民同时,要更加依赖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和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来达到健康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