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原理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章概念
 
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反映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概念要明确,这是对正确思维的起码要求。怎样才叫概念明确?从逻辑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准确地揭示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方面,才能说对这个概念是明确的。
一,什么是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也可以叫做概念的含义。
事物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一旦被人们认识到并反映到概念中,就构成了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已不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而是被反映到主观思维中概念的含义。被反映的事物和反映在头脑中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层次,不能把客观存在的特有属性与本质属性和概念的内涵等同起来。
每个正确反映现实的概念都有内涵。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有“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等;“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有“能使用生产工具”、“能制造生产工具”、“能进行生产劳动”、“有语言”、“能思维”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这个概念的内涵有“资本主义的根本法”、“体现着资产阶级的意志,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竭力掩盖其阶级本质,有很大的虚伪性”等。
因为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可以由一个属性或者几个属性组成,所以,构成概念内涵的属性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几个。例如“三角形”这个概念的内涵只有一个属性:“三边封闭的平面图形”;“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有两个属性;“三边封闭的平面图形”和“一个角为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涵则有三个属性:“三边封闭的平面图形”、“一个角为直角”、“两个边相等”。
二.什么是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例如,“商品”的适用对象很广,所有投入交换的花色品种各不相同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的外延。“人”这个概念的外延包括鲁迅、郭沫若等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也包括现代人和古代人,即指古今中外一切人。因为所有这些对象都具有“人”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有的是一个单独事物,如“黄山”、“昆明”、“曹操”等;有的是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如“地球上的大陆”这个概念的外延包括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这六块大陆;有的是无限数量的事物,如“自然数”,由1、2、3、4、5、6……这样数下去,永无尽头;有的是空类,即在客观世界里不存在相应的事物,如“天堂”、“上帝”等。普通逻辑在研究概念时,只限于在客观世界里有相应事物的部分,不研究空类。
外延是逻辑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以后要讲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外延角度出发。
三.概念内涵、外延的确定性和灵活性
对某些概念来说,内涵和外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涵是概念的质,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样的;外延是概念的量,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是哪些对象。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如果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对其外延的认识也就随着有所不同。例如:如果把“商品”理解为“通过货币买卖的产品”,就会把不用货币交换的以物易物的产品交换,排除在商品以外;如果把“商品”确定为“用人民币买来的产品”,那么,“商品”的范围就更窄了,就要把用英磅、美元等其他货币交换的产品也排除在外了。反之,外延确定以后,内涵也会相应地确定下来。如果已知用任何货币(包括人民币、英磅、美元以及其他古今中外的所有货币)交换的产品都是商品,那就可以认为“用人民币买来的产品”不能作为“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同样,如果已知以物易物的产品交换也是商品,那就可以认为“通过货币买卖的产品”也不能作为“商品”概念的内涵,而必须将“商品”的内涵概括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概念内涵、外延的确定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是确定的,不能任意改变或混淆不清。概念内涵、外延的灵活性是指在不同的条件下,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是可以变化的。例如,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几十年前却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条件变化了,反映了同一个人的概念的含义也就不同了。再如,随着天文学的发展,望远镜的发明,人们对天体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过去,对太阳系的行星,单凭人的眼睛观察,只知道有六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后来靠天文望远镜,相继发现了天望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因而现在人们公认“太阳系的行星”包括九大行星了。可见,认识条件的改善,认识能力的提高,对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把概念僵化,否定它的灵活性,是形而上学;主观随意地改变概念的含义和适用对象,否定它的确定性,则是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人们正确地理解概念、准确地运用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我们掌握了某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则这个概念就是明确的,如果没有掌握或者没有完全掌握,则这个概念就是不明确或不完全明确的。掌握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程度是衡量我们对这个概念明确到什么程度的标准。
(转载说明:由于科学哲学理论要用到普通逻辑原理中关于概念的定义与划分的知识,为了帮助更多的读者了解普通逻辑中关于概念定义的有关知识,更好地理解科学哲学,特此转载这部分知识。但这次转载,并没有对其中的错误观点进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