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享模式与价值中国网蓬勃发展的两个临界点


  出于对新思想的一种探索精神,我介绍了我的一个同事注册成为价值中国的用户。但是,几天过去以后,果然,一点动弹没有,所送股份为0。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的这位同事,看看文章什么的还可以,但既不会写文章,也不善于、不惯于独立思考。

  有人于是就说,你就不会介绍个素质高一点的注册价值中国?

  这个建议有其合理之处。同时,也宣示了价值中国对于某个数量庞大的人群的屏蔽性。这些人是目前或甚至于未来人群的主体,他们几乎与价值中国绝缘。

  价值中国,精英荟萃,群贤毕至,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是,是不是感觉有那么点曲高和寡,有那么点遗憾?

  以目前价值中国的股权分享模式规则,这些人通过自身或活跃或不那么活跃的活动,难以在价值中国赚到股份。如果降低文章的规格,这些人也能写点乱七八糟的文章来,甚至东拉西扯的搞点文章(就像本人),但这样的人一多了,价值中国的专业性也就大大贬低,几乎要沦为用户创造垃圾的娱乐社区。

  价值中国以专业人群作为定位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利用股权分享模式吸引非专业人群的注册用户?将点击别人的文章的数量也作为一种贡献并合理而公正的衡量出来,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比如,可以限定一篇文章、一个见解、一个百科、一篇日志、一篇解读等最多只能被计算为同一个注册用户的一次点击,同时可以限定每一个注册用户每一天的阅读上限,超过一百个点击量的话,对于超额的部分,就不再予以计算。

  有时候,我想,迎合广告商的模式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模式,而且往往能够实现所有注册用户、价值中国作者、价值中国网的三赢。

  其实广告商的要求也有其合理性,只是他们常常因为不专业而受骗而已。

  无论互联网如何发展,永远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一个网站的活跃程度是很重要的。人气,就是影响力。

  我坚定的相信,价值中国股权分享模式将是未来人类公认的最为伟大的创造之一,创造者也将因此而被载入史册。我相信这一创造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未来的人类将受益于这个伟大的创造。但同时我也认为,其所衍生出来的不同的分享规则也将同样深刻的影响未来。

  个人认为,价值中国有着两个相关于股权分享模式的蓬勃发展的临界点。股权分享模式被创造并首次应用的那一刻,是第一个临界点,带来了众多的专栏作者。股权分享模式的规则真正接近完善的那一刻,是第二个临界点。在不背离专业性的前提下,更加人性化、大众化,贴近大众心理和实际,在不损害专业作者的利益的前提下,给予其他注册用户足够的吸引力,大量吸引注册用户活跃于价值中国,让专栏作者和广告商都认识到互联网成熟应用所带来的真正的人气与影响力。

  或许人气与影响力的高低不是评价网站规模是否够大的唯一的标准,但网站对于人气与影响力的追求,永远是互联网的主要价值观。

  我相信,阅读本身作为一种参与和活跃的形式,存在着网民最终也要认识到的价值。我相信,在能够发现价值的地方,永远存在着实现价值的途径。之所以显然看到价值,却不能实现价值,往往只是因为规则还不够完善、方法还不够妥当。

  网站公正体现了用户的全部价值,于是用户也通过自身的活跃来体现网站的价值。与用户同时进步、同步发展,与用户规模同步扩张,是网站实现价值诉求的唯一途径。

       股权分享模式已经成为价值中国立足于互联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应该而且必要好好的发挥其作用。而合理计算并回报非专业注册用户的贡献值,一个方面有利于提高用户文章规格(本人的部分文章,大可修改或自主删除);另一个方面有利于吸引普通用户,并在庞大用户规模的基础上发展价值中国,创造新的可能。

 

(文章后记:价值中国网技术部经理朱博热情答复了此项建议,“技术上来说,可以做到,但成本比较高。因为用户点击文章的数量是十分巨大的,要想公平合理反应点击的情况,就得把每一位用户点击了谁的哪篇文章都记录下来。”“当然,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