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0日下午5时许,在主办城市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的欢迎致辞之后,温家宝总理如期出现在夏季达沃斯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宴会厅,现场1500多位与会者长时间的起立热烈鼓掌致敬。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总理,所以赶快拿出照相机拼命拍照。
温家宝总理进入会场后向与会者挥手致意
温总理的讲话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关注,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表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举足轻重吧。温总理一共参加过多少次达沃斯论坛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知道他参加过所有三次夏季达沃斯论坛(第一次在大连,第二次在天津,第三次又重返大连),同时,还参加了今年年初在瑞士举办的达沃斯论坛。我自己揣摩,总理这么做就等于是在给中国城市做营销,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做代言,也是在代表中国与世界沟通吧。
晚上有很多晚餐会、酒会和聚会。天津市市长黄国雄在大连香格里拉第三宴会厅举办“天津之夜”的酒会,我受邀代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参加。这次论坛有很多政要,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部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区区长也来了,邀请我们海淀区参加本次论坛的企业家一起聚餐聊天,倾听企业家们的建议和想法。晚上的聚餐相当轻松,大家还一起谈了谈听完总理报告的感想和启发,回到酒店后我赶快把我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就成了下面的这些文字。
信心
信心是我听完总理报告之后记忆最深刻的词汇。我不想在这里论证信心、预期、消费等词汇之间的关联,但我想,只要一个国家的民众有信心,企业家有信心,政治家有信心,国家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特地把总理在今年两次达沃斯论坛上关于信心的讲话抄录于下,我们不妨一起再看看吧:
中国经济能不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有些人可能会有疑虑。我可以给大家一个肯定的回答: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信心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信心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信心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改变。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们建立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成本较低;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金融体系稳健,社会资金充裕;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树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发展道路;我们的人民拥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历史悠久的中国在逆境中焕发更加强劲的生命力。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根本改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中蕴藏着新的机遇。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摘自温家宝总理2009年1月8日在冬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当金融危机的严冬来临的时候,我曾呼吁要有信心。我认为信心比货币和黄金(220,-2.02,-0.91%)更宝贵。当应对金融危机出现困难的时候,我曾呼吁面对困难要抱有希望。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一定能够运用全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克服困难。今天,当应对金融危机处在关键时刻,我要再次呼吁,要坚持,坚持努力,毫不动摇,毫不退缩。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终将散去,让我们共同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摘自温家宝总理2009年9月10日在大连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民生
民生是总理报告中最打动我的词汇。当施瓦布先生问及中国能否实现8%的预定增长目标时,温总理说:“中国经济确定的发展目标,从现在看来是可以实现的。其实,我并不是完全关注GDP这个目标。在我看来,还有几个更为重要的指标。”我想起了总理去年讲过的一段话:“教育是民生之基,健康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保障是民生之安”。在民生问题中,就业问题是目前温总理强调的重点,当然也包括社会公众最关心的医改、教育等问题。下面这段文字是温家宝总理在正文演讲时的一段话,我们可以再重读一遍:
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社会事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根本目的是实现强国与富民的统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抓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统筹层级和保障水平;全面发展教育、医药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摘自温家宝总理2009年9月10日在大连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道德
道德是这次论坛上另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词汇。在谈及企业家时,温总理又提及了道德,说企业家的身体里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要保护社会公正。尽管散会时一些外国企业家觉得总理对企业家的肯定和激励好像不是特别到位,但是我想在中国大的社会环境下,总理的说法可能确实值得企业家们思考。
总理的这句回答受到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观点的影响。总理在历来的谈话中也曾多次论及道德问题,比如去年的天津达沃斯论坛上,总理说:“企业家要有道德。我希望每个企业家、每个企业,在他们的身上都流着道德的血液。生产经营与道德的结合才能使一个企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企业。对于世界各地的企业,我们欢迎你们到中国来投资。中国将给你们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完备的法制环境。我希望你们不仅在中国投资兴业,而且能够带来技术,这样对于企业发展有利,对于我们的合作也有利。”
建议
翻译人员刚刚译完温总理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总理突然突然俯身看着站在讲台左侧的翻译说:“我可以给达沃斯提两个建议吗?重视不发达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包括那里的企业发展,把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和达沃斯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同时,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关注社会事业的发展,把经济与医药卫生、科技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样达沃斯就会办得更好。”其实我想,最后的这两个建议更好地阐释了企业家、企业责任和大国责任的重要性,更好地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信心、民生、道德和建议,这是几个我能够想到的重要词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关注民生热点,流淌道德血液,用心听取建议,就会得到认可,就会得到承认,就会体现价值,就会开心快乐!
下面是我在会场拍摄的几幅照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会场的气氛。
温家宝总理在做报告
温家宝总理在做报告
温家宝总理在做报告
演讲结束后,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先生向温家宝总理提问
温家宝总理在听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先生演讲
演讲结束后,温家宝总理和克劳斯•施瓦布先生握手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