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斗型竖井造田法”是解决水土流失增加国土良田的创新技术
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第一个焦点是黄河、长江等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河为例,黄河目前大约有43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它造成了平均每年13亿吨泥沙下泻,仍然是我国水土流失一个最大的难点。近些年坡耕地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目前我国共有3.59亿亩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9.7%。不仅造成年均14亿吨土壤侵蚀量,而且使大量耕地资源遭到破坏。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损失100万亩,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坡耕地。据第二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资料,我国目前约有荒漠化土地26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
河南省伊川县水土保持有限公司,根据烟斗的形状和出烟道理,首创“烟斗型竖井拦洪淤地造田法”。
新技术的要点是:利用过沟填方坝坝下涵洞,在涵洞进口处设置干砌石或预留一定数量排水孔的浆砌石,形状如烟斗型,坝下涵洞是烟斗的把。竖井衬砌高度,根据填方坝沟底蓄沙容量并结合控制流域面积和植被情况而定,初建时竖井一般在1.5
经加修烟斗型竖井后的沟壑,抬高了“涵洞进口”高程,竖井在泥沙的汇集和通道处形成了一道人工屏障。经过多年和实践观察,沟壑流域出现洪水时,烟斗竖井外形成了“洪水滞留消力沉淀区”,使泥浆状洪水短期滞留,流速变小,所挟泥沙能大部分沉积在烟斗型竖井外,变清的水溢流下泻,有效地控制泥土流失。
由于烟斗型竖井初期建造高度不高,不影响较大暴雨的行洪,但却能有效拦蓄坡面汇入沟道内的泥沙,降低洪水侵蚀基准面,稳定沟坡,有效制止沟岸扩张、沟底下切和沟头前进,使沟床逐年抬高,减轻沟道侵蚀。烟斗型竖井逐年上加高,迟滞洪水,清水溢流而过,河道泥沙滞留,并使原来存不住泥土的沟壑淤土成良田,利于庄稼、树木、草类生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在伊洛河流域黄土丘岭区沟壑大规模修建“烟斗型拦洪淤地造田竖井”,对于小流域洪水泥沙来说,等于釜底抽薪,简便易行,投资小,淤地效果快,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扩大优质可耕地,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易于推广和应用,为治理水土流失探索出一条新路.
与过去的小水库型淤地坝相比,烟斗型竖井拦洪淤地造田,以填方坝工程为依托,规划设计的溢洪竖井按20--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要求建造,竖井建造采用由低到高渐进摸式。竖井溢洪口远远低于坝高,不论大小洪水,很容易从石砌烟斗型竖井内流走,洪水所挟泥沙能大部分沉积在竖井以外,不能流入下游河道。不存在洪水冲毁土坝或漫过土坝顶使土坝垮坝的潜在风险,安全可靠。
而小水库型淤地坝由于库容小,靠较高的竖井溢洪和溢洪道或漫坝溢洪。小水库型淤地由于存水,无法种庄稼和树木,只有待很多年水库淤满后方能种地,但淤满后的小水库存不住水,土坝泄洪存在隐患,遇到较大洪水时,易造成洪水漫顶垮坝。上游一个坝漫顶垮坝,形成的泥石流,会给下游淤地坝带来连锁漫顶垮坝甚至造成严重灾难的恶果,多年淤成的好地,往往毁于一场较大洪水,前功尽弃。
烟斗型竖井拦洪淤地造田工程实例情况介绍
1998年,在河南省陆浑灌区东一干渠白草洼坝和南流泉坝,进行溢流竖井拦洪淤地造田水土保持试验。该工程至今已达10年以上,效果良好。
陆浑灌区引水干渠填方坝是渠道跨越沟壑的“堆土”工程,堤顶宽度除渠道符合通水安全要求外,同时还须满足交通和渠道维修等要求。堤顶宽度
白草洼坝位于东一干渠40+700处,坝长
1998年对该两个小流域采取“烟斗型竖井拦洪淤地造田法”拦淤排洪实验研究,具体措施为:在两涵洞进口处砌筑干砌烟斗型竖井(竖井内径分别为:白草洼
十多年来,两处运行情况如下:白草洼坝,竖井外沟底淤积深度
南流泉坝竖井外沟底淤积深度
10年来的安全运行实践考验,保坝滞洪淤地造田效果良好。经河南省陆浑水库灌工程管理局、洛阳市水利学会水土保持组、伊川县国土资源局认定,并经河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新检索,属创新技术。
经济效益分析
黄河支流伊河陆浑水库灌区,控制流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陆浑东一干渠全长
丘陵等高线上,东一干渠、 西干渠控制流域陆浑灌区现有填土坝
填方坝325座,计划用5年的时间,对陆浑灌区填土坝坝下涵洞用
“烟斗式竖井拦洪淤地造田”技术全部实施治理改造, 按已成
功拦蓄水土流失总量50%的成果计算,每年拦蓄泥砂93万t左右
(500×0.372×50%),使万年土沟深壑淤地成良田。每淤一亩坝
地,平均可拦泥沙3000t以上的泥沙。
按每项填土坝工程改造平均新造出好地1.15平方公里计 算,陆浑灌
区现有填土坝325座改造后,将新造出好地372.75平方公里。
一平方公里=1449.25亩。
新造地372.75平方公里×1449.25亩=540207.93亩≈54万亩.
社会效益分析
坡耕地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造成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一是私人盲目开垦荒坡岭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二是过度放牧和乱采滥挖是主因。尤其在水土形势严峻的北方部分地区,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而对水土流失关注有限,漠视生态规律的情况下的非理性扩张较突出。三是灌溉用水与工业用水两者关系失衡,导致农田靠天吃饭增多,保护性耕作体系和生态体系尚未成型。四是铲山填沟,人为开发耕地,不仅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破坏了植被生态环境,违背生态规律,汛期大雨冲刷造成土壤有机质和细粒物质流失,从而加剧坡耕地土地的表土的的大量流失,暴雨造成的泥浆流又强烈冲刷坡沟山谷,形成“洪水带泥沙,年年把沟刷,越冲沟越深,好土留不下”的恶性循环现象。
本项烟斗型竖井创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黄土丘岭区讯期洪水带来的泥土大量流失的问题,削减进入黄河的泥沙数量,对解决下游河道的淤积,实现“河床不抬”,解决伊河、伊洛河、黄河的浑浊污染和水源涵养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所建竖井,是根据洪水泥沙淤积情况逐步加高,使原有的引水渠过沟填方坝涵洞得到加固和稳定。因而在过去的淤地坝、高速公路填土坝、铁路填土坝涵洞等,采用本项技术加修烟斗竖井,具有使荒沟变良田,有效增加优质国土面积。沟壑内良田可种庄稼、植树造林、植草绿化,从源头上封堵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根本解决黄土丘岭区水土流失问题,并且滞洪淤地为山区农民提供高产稳产的耕地资源,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为山区农村优化土地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水土国土资源,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对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者: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