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经”的角度谈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大众政治机制
----同一位网友的争论,稍加整理而成
田忠国
一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无私奉献、大公无私,就不需要民主了。所以,民主的核心问题一是以什么为价值标准的问题,二是是大众民主,还是个精英民主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价值逻辑形成的民主机制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民主存在的意义。打个比如说,有人想捞点,但大家行使各自的民主权利,朝你叫停,你就不能再捞了。如果价值逻辑是为了实现自利,也就是精英民主,民主就成了分肥机制了。
二
不消灭另一个阶级,也就是不迫使另一个阶级与大众平等,何来的“生而平等”?所以,这是系统机制问题,不是个愿望的问题。因为,没有人民大众对强势阶级专政基础上的制约,就只有强势阶级对人民大众的专政、剥削和压迫。也就是说,强势阶级为了更好的掠夺和占有,强势阶级对人民大众专政是不可避免的途径。
三
人类历史一再证明,弱势阶级从来不想搞阶级斗争(人民大众的懦性),只有强势阶级把他们斗争得无法生存了,他们才选择阶级斗争方法回击。所以,提倡阶级斗争的人,恰恰想通过和平斗争的方式解决问题,否定阶级斗争的人往往迫使社会走上武化大革命。平等的观念是通过人类不断的暴力斗争后,才把强势阶级教育出来,懂得与弱势群体平等的,世界各国是这样,中国也逃不脱这样的命运。如果弱势群体一味的退让,强势阶级不仅不会和弱势群体平等,还会得寸进尺,疯狂的欺压弱势群体。因为,从否定文化革命的那天开始,就注定了中国无法避免武化大革命。建议你读读世界历史,中国的“易经”,才能懂得只有制衡,也就是斗争才有平等。
四
不知先生注意过“易经”的制衡原理没有?
信仰或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阴阳互搏,也就是斗争的结果,其规则就是阳不能食阴,阴不能食阳,也就是平等,维持规则的则是天道。所谓天道,就是客观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的客观规律就是国家机器强制强势群体和人民大众平等,超过了平等的极限就实施人民民主专政。离开客观规律谈天道(比如说道德),那就陷入唯心主义了。如果从美学角度说,唯心主义不一定是个坏东西,但在治国理政上,一,促进强盗逻辑,比如,一百个人创造了一千元钱平等分享不叫发展,而一个人占有了九百九十九才叫发展,为了“发展”,所以要改制,由一百人共同拥有的经济制度,改为一个人拥有,一个人拿去。二,使思维陷入只看一点,不管其余,也就是说,唯有个人利益,失去了“易经”的多元并列发散式系统闭环思维能力。
如果要改变一百人创造,一人独占的状态,以先生的观点看,就是其余九十九人都赞同掠夺,这样就和谐了、美好了,但这是何种道德呢?其实,所谓大众民主,不过是和平斗争的机制,避免武化革命的机制。和平斗争(大众政治)是人类代价最小的斗争方式,也最符合易学精神,武化大革命,就是阴盛食阳、阳盛食阴了。而阴盛食阳、阳盛食阴的必然结果就是武化大革命
五
明白了先生的高论,其理想是建立资本民主,也明白了先生所谓的平等,就是弱势群体接受强势群体剥削与压迫,并为之叫好。
民主的灵魂只有一个,那就是确保人民大众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不受侵害的政治机制,离开此而谈民主,那不过是祸国殃民的精英民主。这也是中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搞精英民主,损害人民大众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就是对国家性质的严重破坏,是对全国人民的背叛。
世界历史证明,精英民主是分肥制,是祸国殃民的民主方式,所以,中国只有走大众民主的道路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中国前三十的民主实践,已经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秩序,而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秩序,是社会形成大众民主的基本条件。
从先生的观点看,我们之间的不同不是不要民主的问题,而是要什么样的民主的问题。先生主张精英民主,我则主张大众民主,所以,其道不同,争论无益。
2009-9-26
九章思想社
从“易经”的角度谈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大众政治机制
评论
编辑推荐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