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周立波,我的那些外地朋友就火冒三丈。上海男人从来都是全国人民嘲笑的对象,现在出来一个周立波,不仅不夹起尾巴做人,还倒过来调侃外地人,简直是反了他了。
我一直在劝我哪些外地朋友大度点。严格地说,周立波不是嘲笑外地人,而是嘲笑那些嘲笑上海人的外地人。外地人说上海人小家败气,以前全国只有上海有半两粮票,周立波说上海人自己留下半两粮票,其他九两半都拿去支援全国人民了;外地人说上海男人太没男子气,马路上对吵半天也不动手,周立波说要论狠上海流氓最狠,只会说一句“拿伊做特 ”,动手的都是以彪悍著称的某地人。当然这都是戏谑之语。我跟外地朋友说,如果你真想了解上海人,不妨去听听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或许会消除一些对上海人根深蒂固的成见。
上海是一座被误会很深的城市。拿ICT业来说,在我这些年的新闻采访中,不只一次听到有人说上海的信息通信业很弱。我不知道为什么实际情况会跟大家理解的相差那么远。如果去了解一下历史就会知道,在中国的信息通信发展史上,上海是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城市。不用去说它是中国近代通信业的发祥地,就近30年来,上海也创下了无数的第一。中国内地最早的寻呼机起源于哪里?上海,1984年。中国内地最早的移动通信起源于哪里?上海,1982年。中国许多的现代通信业,都是上海引领风潮。
几年前,我曾经策划过一个专题报道,反映上海的城市信息化进度。导读写的就是上海人总是看不懂北京的信息化新闻。当全国媒体都在报道北京市民接入宽带时,上海人很诧异,这是新闻吗?因为上海人好几年前就用上了宽带。当全国媒体都在报道北京市民出行使用公交一卡通时,上海人也很纳闷,上海早就推行一卡通了,这有什么稀奇?
上海的城市信息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那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认识不到这一点?原因可能就是上海人太低调了,做得多说得少。比如按照“官方”说法,内地的移动通信业是1987年从广东起步,所以2007年所谓的“中国移动通信20周年”,新闻媒体都跑到去广东去找寻“中国第一批手机用户”,其实上海的手机使用比广东更早,中国最早的手机用户都在上海滩呢。但上海人从来没去争辩什么,没觉得这个“第一”有多么重要。
拿最近的事情来说,今年上海宣布实施“城市光网”计划,三年内为300万宽带用户提供100兆宽带接入能力,这是一次紧跟世界潮流的“宽带革命”,上海由此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整体实施光纤到户的城市。我开玩笑地跟我的北京朋友说,这个事情要是放在北京,那还了得,但发生在上海,竟然低调得没多少人知道。而再过五年、十年,等中国其它城市都将宽带速率从1兆、2兆提高到100兆时,有多少人还会记得上海是第一个引领者,我很怀疑。
上海是座令人奇怪的低调城市,连带着IT精英都个个怕出名。你看浙江的马云平均每个月都要发出一句惊人之语,弄得天下无人不识君,而上海的陈天桥、梁建章等人都是“隐身人”,千方百计谢绝一切媒体采访。以致老有“圈外人”问我:上海有什么IT企业?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挑起地域之争,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骄傲,只是北京、广东以及其它地区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了,而我恰巧又不是上海人,就来帮上海说两句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