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商品的价格与价值


 

 

季节性商品的价格与价值

 

季节性商品种类繁多。食品类商品的一部分就是典型的季节性商品,包括种植业中的相当一部分商品、海洋捕捞产品中的一部分都是季节性商品。这些商品的季节性基本上决定于自然条件。从与其他加工类商品相区别的角度分析,其特殊性在于,受自然条件决定的既定的生产期间的限制,使它们难以在其他时间进行生产;并且,这类商品一旦生产出来后,不易储藏或不宜储藏,或者经过储存的产品的品质明显降低。虽然生产技术上的进步,一定程度可以解决或缓解此类问题,使有些产品的品质几乎没有下降,但大部分由自然的生产期间决定的季节性商品的品质,不可能完全不受储存因素的影响。服装是另一类季节性商品,其季节性起因于消费者随季节变换服装穿着的变化。再一类季节性商品是由社会习俗形起的,如中国的月饼,西方社会的圣诞商品。

由日常生活经验可知,季节性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变化幅度是相当大的。基本特征是,刚上市或上市不久商品的市场价格最高,此后价格有所下降,销售末尾阶段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有些商家宣传是亏本销售。

那么,季节性商品的市场价格与该类商品的价值具体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说,季节性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基础在那里呢?大致说来可以肯定,上面叙述的季节性商品的市场价格随该销售季节而发生的幅度颇大的变化,就是其正常的销售价格的体现。而且更仔细地讲,销售季节一过,一部分未销售出去的商品如月饼还必须作销毁处理,其他的季节性商品如一部分服饰也会作报废处理。

如果只着眼于季初的该类商品的销售价格,人们有时就会说,这是暴利价格;反之,如果只是关注季末该类商品的大幅度降价销售,人们又会说这是亏本大甩卖。只是局限于这样的很短阶段的销售价格,不能认为这一类的说法毫无道理——季初和季末,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并无明显变化。但是更适当的视角,是观察和综合该季节性商品整个销售期间的平均价格。而企业的该类商品的成本,则是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的总和,自然也包括作报废处理的那部分成本。对于该类商品季初和季末差异很大的市场价格,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销售初期季节性商品的相当高昂的市场价格,很大程度上是为销售期末的低价甩卖必须作出的补偿的准备。从这样的更加客观、全面的角度观察,季节性商品的季初高昂市价并非暴利,季末的大幅度降价也非亏本销售。当然,以上所说季初和季末价格的巨大差异,只是分析典型的情况,并非所有品种的季节性商品的价格变化都一定如此。但大部分季节性商品价格显著变化的共同特征无疑是重要的。

这里需要指出,季节性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大幅度变化,还因为某些种类商品如高档服装,在销售初期的高昂市场价格,一定程度包含其属于品质优异的新产品因素。其次,季初和季末季节性商品的供求关系也有显著差别。通常季初出现的是供不应求现象,季末则很少有人问津。这些对于季节性商品的市场价格自然也有影响。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季初和季末供需关系的显著差异,正是导致这些商品的市场价格起落很大的直接原因。总的讲,上面分析的季节性商品在其特定的销售季节,期初、期末的差异显著的市场价格,具有普遍性意义。同时,这也反映了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其客观基础的商品价值联系的复杂性。至于季节性商品的定价策略,这是商家不断实践的问题。

200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