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谋杀》的根本心愿,在于试图帮助中国企业如何走出企业文化不足或偏差的旋涡,可是,不经意间,却对联想这个中国最大电脑企业的商业形象,给予了沉重的一击。尽管联想等企业或多或少地存在企业文化和管理经营方面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但是,如此著作案例剖析,似乎有些不妥。进一步地,联想仅仅就是电脑行业中名列前茅的科技类大企业,并不能因此而代表中国科技企业这个庞大的行业整体。可见,郎咸平在书中对一些问题的表达方式,显然存在不当。
既然郎咸平的《谋杀》已经出版发行,联想集团也已经被案例其中,宣传效果已经形成,对此,联想集团自然要面对。如何面对,方案不外乎三种:一是直面驳斥,二是置之不理,三是顺水推舟。
显然,如果直面驳斥,一场言论大战必将掀起,但结果显然对联想更加不利,因为书中所说或许有那么点事实与道理;如果置之不理,表面上或许显得很大度,但实际上给人的感觉是,这个企业显然阳钢不足,智慧不多,面对种种困境,其将来怎样,难以预料;如果顺水推舟,获得扭转被动局面的可能性较大,关键是要看如何进行顺水推舟。
笔者个人观点,联想集团不妨公开发表一个声明,肯定郎咸平《谋杀》一书所涉及的一些要素,充分肯定是全社会关注关心联想集团的一种典型代表,其心愿是期望联想集团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中早日走出困境、蒸蒸日上,进而更多地回报社会。同时,不妨将企业的一些具体情况,特别是近期经营战略与商业思路通报社会,特别要强调并非象郎咸平《谋杀》中所说的那样,同时,不要忘记一并肯定郎咸平的《谋杀》,绝对不会对中国企业有“谋杀”之心这个隐藏的动机。随之而来,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变负面影响为正面宣传,进而化险为夷,及时冲破这场意想不到的“郎咸平旋涡”。
( 草民孤陋寡闻,一点联想,让大家见笑了哈。 )
二〇〇九年九月五日 于中国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