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投资魏任斌:让我们变成资本,而不是成本


飞来投资魏任斌:让我们变为资本,而不是成本

一、什么是成本与资本?

从最基本的形式看,成本就是当资源进行交换或转移时所形成的牺牲,通俗地说,就是所付出的代价,是企业的一种消耗行为。成本是任何企业的一种负担。如我们进一台电脑作为办公之用,付出的代价是10000元,那么说我们这台电脑的成本就是10000元。资本就是已经累积的用来或可以用来产生更多财富的财富,通俗地讲,就是可以用来投资的钱和物,能够带来预期收益。如我们用10000元作为投资,现金流出量是10000元,结果现金的流入量是13000元,其中3000元是由于赢利形成的现金流入。那么这10000元就是作为资本。企业是以追逐利益为目的,要赢利就必需有资本投入,因此是离不开资本的,对资本是非常欢迎的。

二、    员工为什么要成为永远的资本,而永远不是成本。

企业是赢利组织,以追逐利益为目的,永远不断地赢利是企业存活的唯一条件。因此,企业是不欢迎成本的,成本是企业的负担和无奈,企业总是尽可能地来减少成本,以获取利益最大化。而资本就不一样,资本是钱或物,是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可以带来永远的利益,企业当然欢迎。

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告诉我们,员工是既是成本又是资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每个人生下来之前,父母就有了很多投入,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成为成本。我们出生之后,父母再不断投入,一直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我们还是成本。当我们走向社会,开始谋生赚钱时,我们就开始以资本的形态出现。当我们进入企业成为一名员工时,最初的形态是资本,因为我们是带着知识、经验、能力来的,企业也是因为看到我们的价值,我们可以为企业获取直接或间接利润才录用我们。这个时候,我们是被欢迎的,因为我们是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的资本。事物是发展、运动的、变化的,资本有可能贬值。资本的重要特性是:流动、保值、增值、贬值。员工在企业工作时,有人因流动而失去价值,这都是表面现象,实质是自己作为资本没有保值更没有增值,所以只有贬值。当一个员工贬值时,离成为成本的日子就不远了,而一旦成为成本,就是企业不受欢迎的对象,被淘汰出局。因此,作为员工别无选择,只有成为永远的资本,永远不要成为成本。

三、    员工不断学习是成为企业的资本而不是成本的唯一途径。

众所周知,当我们明白企业人力成本与资本的意义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而没有人愿意成为企业的人力成本。我们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由于得到不断教育和培训,个人就不断增值,这时候就是作为个体的人力资本在增值.作为一名员工,在任何一个企业的平台上,他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都有可能贬值或丧失。你的经验也好,能力也好,知识也好比,那只能代表是在过去的时光和环境下形成的,我们要面对的是现在。任何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生存和发展,唯一要思考的是怎样活下去和活得更好。企业要活下去或活得更好,从财务角度讲,有两条金科玉律:一是不断增加销售收入,二是不断地减少成本。如果员工成为资本,当然可以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员工也可以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员工可以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这些经验和知识是永远属于自己的,公司拿不去,这就是企业与员工实现了双赢;如果员工没有在企业这个平台上使自己保值、增值甚至成为企业的成本,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甩掉成本包袱。可能有人说:资本方不人道。其实,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如果企业因为成本增加而导致亏损甚至倒闭,就会损害到资本的利益,当然包括成为资本的员工的利益。市场是残酷的,永远不会同情弱者,强者永远受人尊敬。我们可以这样说:对局部人的不人道是为了全局的利益和永远的利益。这就是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和员工都要思考的问题。

员工为了使自己不贬值,就要不断地利用已有的平台来学习:向书本学,向上级学,向同事学,向下级学,向竞争对手学,在组织中共同学习,形成组织的学习。企业在发展,如果员工不学习就赶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企业就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将员工无情地抛弃。任何一个存在的企业都是从市场中拼杀出来的,都是在击败无数竞争对手之后血淋淋走出来的,尤其是一个大企业。正因为如此,正值生机勃勃之时的企业,总是充满狼性和虎性,绝对不允许任何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存在。员工一旦成为成本,就在不自觉地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这时就像狼,永远处于饥饿状态,永远在追求新的增长点;同是也像时刻准备下山的老虎,去捕杀敌人。这时企业也是高速行使的汽车,永远别想回头。作为企业的员工,也永远没有喘息的机会。要么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增值,作为企业的资本在使自己增值的同时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要么没有保值甚至贬值成为企业的成本,被企业抛弃。安全是企业最低的底线。企业这时抛弃员工,是一种无奈,是丢卒保车的行为,企业损失,员工也损失。如果员工能参与建立学习型组织,与时俱进,与企业共同发展,员工在自己增值的同时,企业也在增值,最后形成良心循环。

四、企业如何将成本转为资本,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根本途径。

从财务角度来说,人力成本是我们企业料、工、费三大项成本之一。每个员工当他走进企业,企业就得多增加一项成本,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工资。其实更多的成本是培训和培养。企业提供工作平台,让你一个初生毛犊的人,去做企业的不同重要程度的岗位,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刚开始就会呢?不是的,总是经过不同的培训,经过不同的磨练才成长的。这些不同的培训、这些不同的磨练也是企业付出不同的成本。只有经过企业的培训、平台的磨练才会成长出人力资本。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本可以通过两种重新途径来实现的,一种是内部培养,一种是外部引入。这两种都有不同的特性,内部培养适应性强、时间长、成长性好;外部引入适应性弱、成本高、短期效果好。所以,员工首先是成本,然后才能是资本。这中间会有一个蹊跷板的功能,资本的性能大一点,成本就性能就少一点。如何让资本的性能增大,关键在于企业。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同的企业让员工发挥的功能是不同的,怎样才能让员工的资本性能发挥最大化呢?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是根本途径。只有在学习型的组织中,每一个员工才能充分发挥资产的性能,保值、增值,才能和企业共同发展。只有建立学习型的组织,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和培养与时俱进的员工。所以,一个企业,要成为百年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让员工由成本变为资本是根本途径。

五、怎样建立学习型的飞来投资集团?

51培育学习力文化.加强学习力的推进,选拔塑造具备学习力的人才,把重要工作岗位和重要工作交给学习能力强的人,推动公司全体员工人进行系统学习,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创造力,培育长期学习力的氛围。

52培育快乐工作文化.我们在追求完美之时也允许失败。我们所做的工作应感谢给予我们关心、成长的环境,用一颗善良而友好的心态为对待事物,尊重人性、快乐工作。而快乐文化的本身就是让每一个企业人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53培育创新文化.企业在新时代的新竞争中要想生存并保持发展,必须不断创造,持续创造,创造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在当今世界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心态,只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创新出更有竞争力的经营管理,便可以在竞争中取得发展。

54培育反思文化.反思是最重要的学习,反思是学习的基础,不怕出问题,就怕不能正确的对待出现的问题,系统地反思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然后不断改进工作是进步的重要基础。

55培育共享文化..当我们面临的各种困难时,要不断地组织大家共同解决,将取得的有效的经验与大家共享,通过交流、信息反馈来升华,激发大家的智慧,启动群体的能量,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这就是知识与经验的共享。

56培育速度文化.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企业今天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就是企业人才逐渐成为专业人才和高级人才的竞争,就是企业学习速度之争,学习的速度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决定了企业在竞争中是否成败。

每个员工都能认识到成本与资本的转化条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组织学习的重要性,能参与建设学习型飞来集团,必将是员工的明智,也是飞来投资的福祉,我们创立的飞翔(中国)创业俱乐部其实就是一个学习交流的最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