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模具产业园应运而生



  重庆是一座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发达的装备制造业对模具工业有着巨大的需求,一直来,重庆市的模具产业以“自给自足”为主,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协作化程度低,再加上模具制造的周期长,使得模具工业的现状与汽车摩托车工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极不匹配。2003年,重庆有关方面历经7年的努力,终于引得五位温州民营企业家组团前往考察,并决定在重庆投资40亿元开发重庆模具产业园一期工程——重庆五金国际机电城及西部机床设备交易中心,2004年5月18日正式开园迎接国内外客商。这不仅将成为重庆市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继几年前奥康集团斥巨资在重庆成功打造“中国西部鞋都”后,温州民营资本在西部投资中的又一大手笔。

  据了解,重庆模具产业园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西部最大的模具产业中心,位于正在建设中的重庆渝北重庆十里汽车城核心位置,紧邻江北国际机场、火车新站、集装箱码头、长安汽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3000亩,总投资40亿。由温州企业界人士戚列雄、谢仁兴、谢卫国、潘伟等五位企业家共同投资40亿元联合打造;园区全部建成后将集模具、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五金交电、化工产品、橡胶制品、机械设备、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电子元件等产品的加工、生产、展示、销售,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商品信息咨询服务为一体。其中,市场交易区——重庆国际五金机电城项目,占地600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日前开业的是其一期、集交易、洽谈和居住为一体的别墅型单元式商铺,开创了全新的五金机电交易模式;同时,占地6万平方米的机床设备4S超市——西部机床设备交易中心也同期投入使用。

  重庆模具产业园奉行“亲商、安商、富商”政策,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战略、运用“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的经营策略,招引国内外模具产业链相关企业投资入驻,逐步形成以模具产业为核心,相关衍生行业包括五金、机电、机床、汽摩整车及零部件、建材、塑料等行业为支撑,集生产加工、产品展示销售、原材料供应、设计研发、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品牌化、具备完整产业链的特色园区。据重庆模具产业园区董事长戚列雄介绍,重庆模具产业园区紧邻重庆汽摩制造业的核心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同时重庆市在“十一五”期间将投入600亿元,以推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改造项目,这不仅是重庆模具工业园立足发展的基础,同时模具工业园也将成为推动重庆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配套。

  以人民币计算,重庆模具产业每年需求40亿元,缺口高达18亿元,一直是各路投资者争抢的对象,而近年来更是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据罗百辉了解,重庆模具产业园从启动一期招商活动至今,该园区共引进国内外投资者近20多家,吸引投资资金近3亿元。在巨大的商机诱惑下,一些河北商人也开始坐不住了。重庆模具园和重庆工商联河北商会共同组织80多位河北籍在渝商家,举行招商联谊会,共商合作。作为东道主的重庆模具园向冀商重点推介的是重庆国际五金机电城项目。据介绍,重庆国际五金机电城是重庆模具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五金机电专业批发市场之一,被全国工商联五金商会命名为“中国西南五金机电集散基地”。而重庆工商联河北商会是一个在重庆非常有影响力的经济社团组织。在了解了重庆模具产业现状以及重庆模具园的情况后,河北商会麾下的会员单位有意向表示,拟集体入驻国际五金机电城,这在业界引起极大反响。

  与之同时,浙江明远模具在重庆模具产业园新厂址的开工,拉开了重庆模具产业园首批15家入驻模具企业厂区建设的序幕。重庆市渝北区常务副区长韦竞成、渝北区统战部长袁勤华等领导出席奠基仪式时表示,浙江明远模具在重庆模具产业园新厂址的开工,是重庆模具产业发展道路上的一次标志性事件。浙江明远模具厂系中国民营模具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和典范,成立于1994年。位于重庆模具园的新建工厂,总投资达3400余万元,占地面积30余亩,其中生产车间占地8000余平方米,主要生产汽车内饰件、汽车空调及暖风机等模具产品。新厂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年内实现产值300万元,成为重庆市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模具制造企业之一。据重庆模具产业园相关人士介绍,到目前,其余十多家入驻企业也相继开工。其中,重庆丹尼尔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摩托车、汽车、射钉枪铸造模具的开发、设计与生产,已经购入价值240万元的龙门加工中心一台,做好了进驻园区的准备。

  据悉,这些企业都很认同重庆模具园的环境,包括生产环境、交通环境、人才环境和物流环境等等。在生产环境方面,园区周边就有许多汽摩生产厂家,以及相关的上下游配套行业。又如模具园中的五金机电、机床专业交易市场,也为入驻企业提供了硬件保障,而模具园人才、交通、物流条件的提升同样是其它市场所无法比拟的。

  全国工商联五金商会会长吴石川偕同副会长傅森林一行人在对重庆模具园及国际五金机电城实地考察时,对重庆国际五金机电城专业的建设规划、完善的配套设施、准确的产业定位、科学的经营思路表示高度赞同。并授予“中国西南五金机电集散基地”的称号,列为全国工商联五金商会重点扶持项目。全国工商联五金商会还为重庆国际五金机电城牵线搭桥。目前,重庆国际五金机电城已与上海、浙江、重庆等地市的五金机电商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除了国内投资者的垂青之外,重庆模具产业还引起了许多海外投资者的侧目。据了解,台湾的汽摩配件产业面向欧美市场外向型极高,2008年全台汽摩零部件出口总额达到了47亿美元,其中4成出口到美国市场。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的汽车工业持续萎靡,就目前的情况看,出口量至少下降了2成。区别于欧美市场的疲软,重庆的汽车销售量在金融危机中仍能保持增长,这着实让台湾企业看得眼红。为此,台北世界贸易中心特地组织了包括建大、瑞利两家台湾上市企业在内的24家台湾大型汽摩零部件企业到重庆寻找贸易伙伴,期望能开拓重庆市场来弥补欧美市场的损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重庆委员会专门组织了包括力帆、宗申、长安、嘉陵在内的70余家汽车、摩托车、农用机具生产企业与之对接。在洽谈过程中,台湾汽配巨头瑞利表示欲投千万美元来渝建厂生产模具。在2010年前,瑞利将把65%的产能迁移至内地。目前,瑞利已在海南、武汉、开封设立了工厂,下一步将来重庆建厂,以模具制造为主。台湾另一汽配巨头建大工业也有到重庆建厂的打算,建大工业股份协理沈瑞雄透露,建大工业已在内陆建成5个分厂,位于深圳、昆山和天津,下一次布局计划一经启动,一定是在西部的重庆。目前,建大已与力帆、宗申、建设、隆鑫等渝企签订产品销售协议。对此罗百辉表示,台湾配件企业与日韩、欧美等国家合作较早,在品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目前制造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台湾产品价格偏高是其进入重庆的一道屏障,如直接来渝建厂,其价格将会降低,本土化将是进入重庆市场的关键。当然,台湾摩配进入重庆投资建厂,将助推重庆摩配产业升级,提升重庆摩托车产业的影响力。

  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第七届东博国际机床模具展会期间举行的“欧盟-中国对接洽谈会”上,英国、德国等“欧盟十国”制造企业代表对重庆模具产业园表示了强烈的兴趣和关注,代表们还表示,将组织企业代表团考察重庆模具产业园,商谈引进国际机床及模具制造企业的合作事宜。而在成都举办的首届中国西部五金机电博览会上,来自缅甸、泰国、越南等东亚国家的五金商家也对重庆的模具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罗百辉表示,这些海内外投资者蜂拥重庆模具产业的现象,是重庆模具产业园应运而生的精辟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