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中国经济运行成本


  当前以信贷资金财政化和政府主导投资为特色的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势将进一步推高未来中国经济运行的成本。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不能指望降低人工成本(缓行《劳动合同法》)、牺牲环境(放松土地和环境保护要求),必须要以按时间表精简政务和破除垄断为根本对策。

  精简政务

  借危机,促改革,控制政务的规模,坚决推进大部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减少预算外收入的需求,从而消减政府机构对土地收入和各种收费的依赖。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带来1999年的中国政府机构大改革,国务院部委减少11个,截至2002年6月,全国公务员减少115万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中国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党政机构及事业单位改革。迄今,政府仍在准备,未有实质性具体政策出台。大家甚至担心,四万亿投资计划会强化行政职能,导致政务成本进一步提高。政府对经济资源的控制力加强,寻租空间更大。2009年财政赤字为9500亿元,债务比率为2.9%,接近3%的警戒线,难再有扩大的空间。政务精简了,营商环境才有希望得到根治,相应降低灰色商务支出。

  减免税费

  香港特区政府在2008-2009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实施包括一次性宽减2007-2008年度75%的薪俸税、提高免税额、一次性资助每户家庭1800港元电费、向高龄长者发放3000港元额外津贴、向领取综合援助金人士多发一个月生活费等多项“藏富于民、分享成果”的措施,金额达400亿港元,占其2007年综合盈余(1156亿港元)的1/3。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对个人退税总额预计为1000亿美元,新加坡等多国政府则直接给全体老百姓发钱。

  2009年各项税改和减税,约能减轻企业税负6000亿元。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综合退税率为11.8%,现在连续6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已接近全额退税率15.3%。出口退税手段太直接,也容易被贸易对手借机削价,不宜继续扩大。尽快减免个人所得税,提高起征点,2007年全国个人所得税 3185亿元,工资薪金所得税(1749亿)占比超过50%。现已取消100项行政收费,仍大有空间。开征物业税以降低房价、提高城市车辆运行和停置收费以减缓环境和交通压力之类的说法纯粹是痴人说梦,政府切不可再借助一些似是而非的舆论开征新的税费。最近提高烟草和白酒消费税倒是纾解目前财政困难的较好方法。为根治对中小企业的滥收费,应效仿在农村控制对农民收费的做法,给餐饮等中小企业发一张收费卡,登记各种收费明细,超过核定的收费总额部分中小企业可以此申请抵税。

  优化公共支出结构

  中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就业保障支出 7370亿元,占财政支出14.9%,占GDP仅为3%。美国2007年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支出 15000亿美元,占联邦政府支出的61%,占GDP的11.5%。巴西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11.7%。中国需要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费用,以减低生活成本进而降低人工成本。现在政府承诺三年投入8500亿元用于医疗改革(其中中央投入3318亿),9000亿元(不全是财政资金)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美国奥巴马政府800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大量投资用于改善校园设施、医院设施、提高上网速度,旨在培养长久的国家竞争力。

  运输成本高昂严重阻碍了中国的产业地区转移。英特尔、阿尔卡特关闭上海工厂,转移至成都,用地成本降低了,但运输成本则直线上升。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需要支付双倍的运输成本。外销的海运成本低,现在做内销市场,物流成本大幅度上升。一台空调从广东运到中西部来销售,物流成本就达50元,与这台空调的销售利润相当。现在各地让在依靠贷款大建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势必进一步提高运输成本。其实中国缺的是免费公路和低成本铁路。动用财政资金收购全国的干线高速公路,免费使用,比新建高速公路对经济的意义大得多。长期以来,铁路运输需求的满足率不足21%,铁路运输吨成本低于公路运输130元,兴建低成本货运铁路,同时辅以铁路商业化改革,能够较大降低运输成本。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前提是实行透明财政。透明财政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我国刚刚起步。最近美国参众两院拟在网上公布开支明细,很值得学习,中国暂时不够条件公布行政官员财产,但网上公布机构收支是完全有条件。其实,好多年前中国农村村一级组织就做到了政务收支张榜公示,城市更有条件如此。

  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费用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削减成本。基础设施质量堪忧,建筑物质量事件屡成公众话题,路面开裂、坑槽、沉陷现象比较多见。最简单的接受公众监督方法是在公共建筑物上书一告示,列明何人何组织决策修建、何人何组织设计施工建造,造价几何,预计使用年限,何人何组织管理及维护职责。二是恰当规划,不超前、超标准建设,减少功能闲置成本。笔者窗下的西单某广场,这几年就没有消停过,奥运会前刚大修过,现在又在大规模翻修,徒耗纳税人钱财。凯恩斯说先挖条河再填起来能够反危机,是个笑话,问题是钱由谁出。三是减少贷款,争取债权转股权,多吸收资本投资,降低财务费用。2009年,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火热进行中,银行中长期贷款中有一半投向基础设施领域,余额超过8万亿元,仅年利息就达4248亿元,政府将不得不以新增收费来还贷,未来使用中国基础设施的成本会进一步提高。

  破除垄断民进国进

  一是破除移动通讯领域垄断,降低电信成本。双向收费、手机漫游费需要立即叫停,按日计费也应立即实施。据报载,手机漫游的过程不过是由网络传送几个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比普通电子邮件还简单的数据包,其成本几乎为零。2005年中国移动年漫游费收入大约为490亿元,考虑到该项服务成本微乎其微,那么相当于漫游服务的净收入为490亿元,而其当年净利润不过535亿元。2006- 2008年中国移动年漫游费收入估计仍在200亿元左右。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都没有收取移动通讯漫游费。中国境内拨打国际长途电话要支付比其他国家高数倍的成本。2006年,中国移动集团的税前盈利达到968亿元,同比增长23%;运营收入2853亿元,同比增长21%。

  在2006年财富500强排名表上,中国移动在22家上榜的电信企业中,市值排名第1,利润排名第5,收入排名第11。电信企业在同一个城市铺设多条通讯光缆,同一个地点兴建多座基站,再多的营业收入也被滥支成本所损耗。中国移动等成为全球财富500强中的电信企业利润大户,成本则由全体境内用户承担。垄断企业的高利润虽在个体上为财政带来较多的纳税,但派生的外部成本则会更多地消减政府税入,政府实际上得不偿失。二是破除石油石化行业垄断,降低石油天然气成本。据中国能源网专家测算,目前北京油价每升6.37元(除税后4.08元),美国新泽西州每升4.56元(除税后3.64元),英国每升12.2元(除税后3.294元),日本每升7.5元(除税后3.4元),中国石油公司拿到的每升油销售收入最高。三是破除电网垄断,推广大用户直购电,降低用电成本。四是破除城市供水供热等公用行业垄断,提高公用事业效率,降低公用事业成本。招商局集团秦晓先生说的好,政府的职能本应当是提供公共产品,以及行使宏观调控和调整经济周期波动等职能,而非控制资源,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国有企业应当被逐渐社会化。破除垄断,所议多年,应有一个时间表。

  进一步降息和人民币适当贬值

  人民币贷款利率仍有27-54个基点的下调空间,降低利息成本。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择机适当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