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ES看2010年移动终端行业技术走势


   就像中国人不喜欢元旦一样,只有春节才叫“过年”。而CES的地位也有类似的尴尬,无论是3GSM大会还是CeBit展会,都比CES在行业更具号召力,所以CES也就是个配角的命。不过,从CES上也能找到一些亮点,隐约能看出今年行业的大体技术趋势。说明一下,我只关注移动终端及相关的应用服务,别的我就不多涉及了。

“Android年”的预测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前有谷歌发布NEXUS One的自有品牌产品,后有Android系统的产品在CES上大放光彩,像摩托罗拉、LG、索尼爱立信、三星、华为都有自己的Android新品在展会上展出。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通公司8号宣布,正与惠普公司合作设计一款基于Android的智能本终端。再加上有传言,今年全球基于 Android平台的产品不会少于120款,而在中国华强北目前至少已经有二十款以上的Android平台山寨手机面市,这代表着Android平台正式步入成长期。

  而同时,诺基亚在CES上展出的只有三款手机产品,而且像最新的Maemo操作系统却没有展品,Palm也有两款新品,而Windows phone除了LG几乎没有声音(更多的是在智能本层面上),iPhone更是音讯全无,整个CES里就是Andorid在唱主角。同时其产品的覆盖面也从单一的移动终端向全功能数字终端延伸,相比微软可能推出的WIN7 MID级别平台版本及其它简化的版本,Android平台的软件成本优势及与移动终端产品在软件资源方面的兼容性,会加重其成功的法码,这与摩托罗拉Linux当年的失败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初摩托罗拉linux的败因是因为其兼容性太差,可用资源少,开放性不够而最终失败,而Android平台联盟成员有数十家,性质有终端厂商、运营商、应用服务商及元器件厂商,涉及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这是摩托罗拉一家力量所无法比的,所以Android平台能够成为智能手机一大势力不是偶然,也许我们在2011年盘点2010年的行业走势时,把其称为“Android年”也不无可能。

硬件水平又一次提高

  虽然只有短短的九个字,但这九个字代表的“内容”却是实实在在的。首先是终端产品的硬件性能又有一次飞跃,在2008、2009年主流产品的CPU频率还停留在500-800MHz水平上,而2010年1GHz的频率将会成为主流,这里面高通出了大力。而随着NVIDIA公司新一代Tegra芯片的正式发布,这款基于Cortex A9架构拥有八个核心的 CPU产品势必将成为移动终端的下一个硬件目标,其性能比目前最强的手机还高出10倍。目前Tegra2芯片只是用在智能本产品上,要移植到手机终端上估计也是数月之后的事了。除了内在的硬件性能的提高,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的主流标准也在进步,首先是触摸式设计成为了主流,其二是电容式屏幕及多点触控应用被大众所认同成为高端机型标准配置,第三就是尺寸从过去的3寸直接提升到3.7寸-4寸,已经接近手机产品尺寸大小的极限水准。就这次CES上展示的移动终端,基本上代表了未来一年内的硬件发展主流标准。

融合让行业分界越来越模糊

  本次CES展会还呈现出各行业“过界捞钱”的特点,而且成普遍现象。前有Android系统进军智能本市场,后有装载英特尔ATOM处理器的LG GW990产品的展示无不是佐证。而苹果APP STORE的成功也成为各行业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来源,像英特尔就推出了应用程序商店,名字就叫AppUp,这是专门针对Atom开发者的计划,使软件开发者可以赶上netbook爆发的浪潮。

  确实,在数码终端产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化的前提下,融合和产品线延伸就成了大势所趋,像诺基亚推出的book 3g上网本,听说摩托罗拉也有出上网本(或是智能本)的计划,过界捞钱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供职计世网时曾当面采访过ARM的全球CEO,他当时就曾预测到未来二三年内, 英特尔将重新进入移动终端市场,并蚕食移动终端与上网本之间的市场空间,而现在看来,这个预言已经成为了现实,新款的ATOM芯片已经成为了上网本的标配产品。只是他没有说透,因为ARM 也从传统的移动终端切入到智能终端这块市场,采用ARM芯片和Android平台的智能本将成为英特尔从PC端向下侵蚀智能终端市场最大的阻碍。

智能本能否成“势”?

  智能本是本次CES的一大亮点。联想发布了“乐计划”点燃了智能本大战的序幕。所谓智能本(smartbook)的概念是相对于上网本而言的,它具有更轻、更薄,最大的特点就是即开即用,不用像上网本一样需要启动windows进入,而且具有可供全天使用的电池续航能力,支持多种网络(3G、WiFi、蓝牙、有线)连接方式,使用户永远在线,完全为网络应用而设计。联想的这款智能本产品被命名为Skylight,是与高通公司合作推出的全球第一款ARM架构的智能本。


  从上网本这两年的发展情况看,它只是一种介于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的过渡产品,“智能本”的出现意味着它将智能手机和上网本的特征,结合在了一个更小的笔记本电脑上,相比上网本拥有重大优势。除了联想推出成品之外,飞思卡尔、高通、德州仪器等芯片厂商也展示了更多的智能本产品及方案。另外,像诺基亚N900和夏普PC-Z1 Netwalker也具有类似的定位,但这类产品并不提供全尺寸键盘,因此并不算是智能本。

  从用户角度来看,智能本一般的重量不会超过1KG(相仿重量的笔记本产品一般的价格在1000美元左右),长达24小时的长待机,如果能在价格方面进行控制,例如富士康代号为“Qbook”的产品,估计售价仅在2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也仅在1400元,如果以这样的价格水准,我对智能本的市场持乐观。

 

创新是本次大会的另一大亮点

  本次CES在创新方面还是很有亮点。


  外观方面的工业设计一向是手机产品的重要卖点,但是经过多年的延续,很少再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工业设计产品。而这次摩托罗拉所带来的BACKFLIP就算其中一个。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外观上采用革命性的后翻盖设计,上机身可旋转360度与下机身重合。如果你觉得这个已经算是惊艳了,那么华硕推出的可弯曲折叠手机会让你一直合不拢嘴。虽然这个品牌因为“疑似采用工程样品CPU致消费者坐牢事件”闹得臭不可闻,但其多年的技术底蕴还是不容漠视的。华硕在本次CES上展示的这款超酷的概念手机,该机可弯曲折叠,可以像手表一样戴在手上,全触屏的手机正面,外观简直是酷毙了。

  另外,联想发布的Leophone也很有特点,从图片上很容易被这款手机迷惑,实际上这是一款直板设计带外接全键盘的智能手机,该机配有一个极具个性的圆弧形全键盘底座,连接上就可以当个人电脑使用了。

美国的Synaptics公司也展示了一款全新的触控概念手机,名为Fuse,这款手机由The Alloy、The Astonishing Tribe(TAT)、Immersion、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德州仪器)在内的四家公司联合设计开发。这款手机在两侧和背部的增加了反馈感应,用户如果用力挤压手机挤压就可以控制手机。同时,Fuse还支持电容式多点触摸屏、3轴重力感应、距离感应等传感技术。

   无提有偶,三星在CES上也展示其基于重力感应的游戏,这种感应游戏已经和任天堂的WII游戏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您有一部电视,一台支持应用程序的手机,您就等于拥有了WII,感应游戏想玩就玩。

从以上的热点我们可以猜出,2010年基于重力感应的应用将会更普及,结合多点触控技术,对于手机的操作将不再单调,而更俱个性。不用再去按键或触控屏幕,摇晃,挤压都将会成为一种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