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 词 委 婉 四 议
一、适当使用否定词,能使语言平和动捉。如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千乃翁。”这是陆游临死前所作的遗嘱。在离开人世前,诗人想的不是教儿子如何守财,也不是要儿子及时行乐,而是叮咛儿子关切祖国之命运。待到中原平定日,要把此佳音告诉九泉之下的他。诗中第四句,没用肯定词汇“牢记”等,而是别开生面的选择了否定词“无忘”来修饰动词“告”。流露出真切的向往和笃实的告诫,说理和言情相结合,构成意境,诗句平和动听,肺腑之言,感人至深。
二、选择适当的句式,也是一种使词语平和动听的表达方式。人们在交流思想感情,希望对方做出某种反应时,往往使用否定肯定重叠的句式,以表达一种商量的语气,这就比直接陈述委婉得多。如李叔同的<梦>:“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弛。梦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母食我甘酪与粉饵兮,父衣我以采衣。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泪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下略)游子浪迹天涯,魂牵梦绕,念父母,怀故乡,往事历历在目,哪有不记忆犹新之由,然而作者却明白自问:知不知?这样一个肯定否定的疑问句的出现,仿佛带着作者回首流失的岁月,一幕幕旧事的记忆,在眼前徐徐展开,倾诉之言,动人心弦。
陈家丽的<我的未来不是梦>一个使用了肯定句式的佳作。“你是不是象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象我默默地工作。你是不是象我就算受了冷落,也不放弃自己梦想的生活。你是不是象我整天忙着追求,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你是不是象我曾经茫然失措,一次次徘徊在十字街头。”(下略)
三、避讳禁忌语的运用。当人们对于一些字眼很忌讳,就用其它一些词语来代替,修辞学上称为“讳饰”、“避讳”。对于“死”的忌讳,古时候,可能源于宗教迷信,但也还有感情上的原因。现在人们对于自己的亲人、朋友和同志,不愿意也不忍心说出“死”这个字,主要是为他们之间的情感所致。这也是委婉的表达方式。白居易的<长恨歌>有诗句:“六军不发无奈河,婉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娄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下略)
在当代词中,使用“避讳”这一手法,则举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为例:“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下略)
当周总理去世的噩耗传出,人们悲伤、哭泣、惆怅、追思、怀想,而柯岩同志却能在这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发现这一切所由产生的最为根本的恋情--人民离不开周总理。于是,诗人“向着高山喊”、“向着大地喊”、“向着森林喊”、“向着大海喊”,寻找、执着地寻找。是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告诉人们:“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这委婉储蓄的用语,似乎在向人们诉说一个现实而又不愿承认的现实:总理去世了。把人们对总理的兴厚情感,表现得淋淳尽致。他虽然“离去”了,从“无他”的境界中,使我们看到了“他”的存在。人民的好总理,他在哪里?他在亿万人民的心里,在今天沸腾的生活里,在祖国明天的希望里。
关于“死”的避讳说法,往往与情感色彩有关。如“巨星陨落”表示庄重、肃穆;“流尽最后一滴血”表示敬仰;“离开了人间”表示悲痛、惋惜等等。同时,使用“讳饰”和“避讳”的表达范围也并不仅限于“死”。生活中一些事物,当人们感到有的词语过去粗俗,也常巧妙地改用一些委婉的说法。
委婉中的曲折婉转,主要是对表现方法说的,它不是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直接进行刻画和叙述,而是从侧面描述。见刘禹锡的<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云烧畲。”
诗中描写山庄人们愉快劳动的景象,那山腰上的 庄掩映在层层的桃李花中,隐现于白云和烟雾之间。那里的人们,女的”负水“,男的烧“畲”,辛勤而欢快。诗人采用了借代和对偶的手法,曲折委婉,使作品大为增色。当地人们、妇女头插金钗、手配银镯,男人手持长刀、头戴斗笠。诗人抓住了具有显明而双双典型的装饰物和劳动工具,通过联想,借以指代妇女和男人。既反映了当地民族传统的装饰习俗,又表现了他们女的“负水”,男的烧“畲”的劳动分工和生活的和谐。
通过储藏室与人有关的物体来写人,这种婉曲的手法,也常为当代词人所用。如谯人的<绿色的云朵>:“在山岗在田埂,绿色的云朵在漂动。那不是绿色的云朵,那是乡邮姑娘的倩影。...在村落在树丛,欢唱的黄莺在穿行。那不是欢唱的黄莺,是姑娘银色的车铃。”
年轻美丽的乡邮姑娘热爱投递工作,忠于职守,不畏山高路远,身着绿色的工装,骑着车儿,往返穿梭在山居人家,投递邮件。把远方亲人的问候、朋友的友谊,带给千家万户。她的奉献精神,纯朴的心灵,是多么可敬可爱的。词人手抓住了身边人,身边事,以典型的服饰和物件,用曲折婉转的话语来描述、诉说:用“绿色的云朵”代替“身着邮服的姑娘”,把“摇响的自行车铃”说成是“欢唱的黄莺”,生动活泼地刻画了主人公。显然这比直接描写要巧妙。
以上,从“平和动听”与“曲折婉转”两个方面,例举了委婉手法在词作中的的运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使用时细微把握。李渔之言:“意曲才,词贵直;事之顺者,语宜逆”。(3)颇以为鉴。当今提高歌词作品质量,除了升华思想境界外,艺术上的追求,是不可忽视的。(